分享

暖心酿豆腐VS懒人豆腐

 369蓝田书院 2019-06-15

对于我这种懒洋洋的客家女来说,做酿豆腐是最简单不过的事:热油锅,将豆腐全部扔下锅里煎,再把肉馅倒在豆腐周围,撒上盐、葱花、淀粉,倒入适量的水,盖上锅盖,大火焖、小火收汁,然后起锅——豆腐虽然黏黏糊糊不成形,没有卖相,不过勉勉强强下饭也是可以的。

那时我刚出来工作不久,父母突然袭击,来到我的出租房时,我正在手忙脚乱煮这样菜。父亲看到锅里打火锅似的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一块完整的豆腐,笑得差点撞到门槛上,对我说:“千万别跟人家说这就是客家酿豆腐,你这个最多就是懒人豆腐。”

的确,客家酿豆腐材料和我准备的差不多,色香味却是我那“懒人豆腐”没法比的,工序也要复杂得多:首先把豆腐对半切开,将腌制好的肉馅酿入豆腐里。然后锅里热油,放入豆腐块小火煎制。一般用中小火慢煎,等豆腐的一面煎至金黄色后再翻动,将每一面都煎至金黄。再将适量的生抽、芝麻油、糖、淀粉、水……调成酱汁倒入煎至金黄的豆腐里,加盖焖两分钟收浓汁,最后出锅前撒上葱花。出锅装盘,一盘黄澄澄、香松嫩滑的客家酿豆腐就可以吃了。

客家酿豆腐是客家人非常喜爱的一道菜。逢年过节,一早就开始磨豆腐,从黄豆碾片脱壳开始,到磨豆浆,再到将豆浆加压成形……一直到酿豆腐,煮豆腐,吃豆腐……可谓从早忙到晚。久而久之,吃酿豆腐给了客家人很深的仪式感。

回到小时候的记忆中,剁馅、煎炸,洗葱花……在那间小小的土屋内,母亲的身影不停地忙碌着,我喜欢乖巧地守在灶台前,给母亲打下手。昏暗的灯光下,我小小的影子和母亲的影子重合,在泥墙上摇摇晃晃。虽然那时候的豆腐没有现在那么多材料,酿的馅肉少菜多,但是煮出来后依旧美味可口,多汁好下饭。在物质缺乏的过去,这已是非常难得的佳肴。我喜欢吃酿豆腐,喜欢咀嚼这种简简单单的幸福味道。

成家以后,我再也不用一个人去煎“懒人豆腐”了。婆婆是非常勤劳的客家女人,只要她在家,总是要煎两大锅酿豆腐,叫上叔叔婶娘大姑带着弟弟妹妹们过来吃。我和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地坐在饭桌前,又开始品尝美味的酿豆腐。而我那不到一周岁的女儿小乖则坐在婆婆怀里,笑得天真无邪。我从婆婆身上看到了母亲的影子,在我脑海中摇摇晃晃。突然明白:婆婆也是妈,婆婆煮的豆腐,也是客家酿豆腐。想到这,心里就暖暖的。我一如既往地吃酿豆腐,喜欢咀嚼这种简简单单的幸福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