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大专到斯坦福,我的逆袭之路是如何炼成的

 我想不出昵称 2019-06-15

今天推送的这篇文章,黄博士非常真诚地分享了他曲折的求学经历。后台的留言中有很多朋友都在问,起点不够高怎么办?我相信大家从这篇文章中可以找到答案。

我的小时候

我出生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小乡村,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小时候的记忆就是父母常外出打工,我和弟弟在乡里的小学读书。小学由于成绩好,就一直被委任班长或副班长。不过当时完全不知道班级领导要做什么。可惜了一个培养领导力的机会,现在还觉得自己缺乏领导力。对小学的生活没有太多的记忆。印象比较深刻的记忆就是冬天上学的时候天气特别冷,一到下课的时候同学们就在教室墙角你挤我我挤你来取暖。我想这可能是我到现在还比较怕冷的原因。

小时候学校外的生活记忆可就多了。记得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泥巴,把泥巴捏成四方形,把底部弄的很薄,然后把四方形泥巴用力反扣在地上,薄薄的底部就被冲开一个洞,看谁的洞大谁就更厉害!打水仗,当然用的是白猫牌洗涤剂的空瓶装水,可以长距离射水!跳远,跳绳,捉迷藏!钓鱼,抓蛙,挖泥鳅!小时候记忆还比较深刻的就是放牛啦。伴随着放牛有太多的记忆了,美好的,彷徨的,惊吓的!首先浮现在脑海里的就是爷爷对我的夸赞!每次找到一个草多的地方,让牛吃的两边肚子鼓鼓的。爷爷就会夸我牛放的好,很棒!我爷爷是一个很能干的人,很多事情看一遍就学会了,能得到爷爷的夸奖,我心里可高兴了!另外去山里放牛,顺便抓一大串蝗虫回家喂鸡也会得到夸赞!还有第一次骑上牛背时的紧张,然后小牛疯狂地跑起来,吓得赶紧从牛屁股后滑下来幸好毫发无损!伴随放牛还有彷徨的记忆,那就是一时贪玩疏忽,让牛走丢了或者吃了别人的庄稼。这些经历也让幼小的我意识到了有些事情没做好就要承担一定的后果。

小时候还有一个经历不得不提,那就是捡垃圾挣零花钱。记得小时候经常捡可乐铝罐,塑料瓶什么的,还有捡桃核,然后把桃核锤开收集里面的桃仁,还有收集桃树油,这些都可以拿来卖钱。在每次卖出自己的收集物,拿到那一点点的零钱的时候总会很有成就感!因为可以拿自己挣来的钱买铅笔和作业本,还有那五分钱一根的冰棍,一角钱一个的雪糕,别提那有多美味了!

童年看似有点艰苦,但其实很丰富多彩!现在回想起童年的经历,可能当时没有完全意识到它的作用,但养成了我两点珍贵的品质。第一,不一定要有惊天动地的成功才能感到快乐。生活中有很多的小快乐,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易于知足的童年的心。第二,就是积少成多,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

我的初高中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班上有一个保送市一中的名额,根据成绩排名好像应该是我,但后面不知什么原因给了另外一个同学。我考试的时候不幸差了市一中录取线几分,就只好就读于乡中学了。记得当时没有什么特别沮丧,想着乡中学离自己家还近呢!在乡中学还是成绩靠前,班长或副班长的职位。初中的时候做班干部好像还干了点事,出黑板报就是其中之一。记忆比较深刻的一次就是在放学后班主任亲自下厨做饭,和我们几个班干部一起出黑板报,感觉很好!中学期间基本上是自己管自己,父母经常在外面打工挣钱。

初中的时候迷恋上了武侠小说。有一次上课的时候偷看武侠小说被班主任逮到了。当时我紧张的要死,但她当场没有批评我只是把我的小说没收了。放学后把小说退还了给我,让我要少看小说。很感谢班主任的宽容处理,从那以后就没有再在课堂上看小说了。但真正的转折点还是后面才发生。记得是一个短暂的假期,去了一个初中同学家里玩。同学家里有很多武侠小说,就像来到了天堂。坐着看小说,走路也捧着看,晚上睡觉的时候躲在被窝里看。经过两三天的持续作战,看得两眼发红。回到家后,发红的眼睛没有恢复,反而越来越红。父母带我去看医生,跟医生说这孩子学习很努力,估计是看书太用功了。医生说用眼过度,导致了眼部感染。我在一边不敢吱声,但心里感到很内疚。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迷恋地看武侠了。

初三的时候父母又外出打工了。我就到乡中学寄宿。偶尔回家奶奶总会炒一大罐子菜让我带到学校去吃,叮嘱我要好好学习。在初三考高中的时候终于考上了市一中。家里人都很高兴,想着以后一定能够考上个好大学。来到市一中成绩在班上已不再拔尖,但还好,中等偏上。同时也回归到了平民学生的身份。

高中生活对我来说还行,只是有点觉得没有乡中学自由,市中学管的有点禁锢。高中生活记忆比较深刻的就是讨厌早起集合做早操和中午等着下课铃一响就抱起饭盆奔向食堂抢占排队打饭的首位。时光如流水般哗哗就过去了,转眼就到了高三。我是03年高考的,当年的高考偏难,对于我这种中等偏上的成绩不利。拔尖的成绩还是考得前面的高分档,差的成绩的还是低分档。中等偏上的成绩很多都被刷低了分数档。我就是其中一个。高考分数连上二本线都差几分。当时复读高考很流行。家里人和老师都建议我复读一个高三,再高考一次肯定能考上一个重本大学。由于我对高中生活没有特别的好感,同时我又不喜欢重复一年的高三生活。我决定先去上大学,然后再努力考研究生。我很感谢父母尊重我的决定,没有强迫我去复读高考。

我的大学

于是我就来到了湖南文理学院就读于生物系。湖南文理学院的前身是常德师专。这是一所专升本的学校,但这是一所美丽的大学。我很喜欢在湖南文理学院的生活。也许是我在小学,初中,高中养成的自律精神,大学的相对自由的环境让我觉得如鱼得水。在经历过初高中高压的学习生活后,很多同学在大学就撒手放羊了。但我不紧不慢地计划着我的大学生活。从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将来要考上一个好的研究生学校的目标就立在了我心中。这是我对家人的也是对我自己的承诺。

除了好好学习外,在大学我尽量去寻找发现不同的机会和爱好,不断地锻炼自己。比如说参加乒乓球,羽毛球社团;常去学校英语角活动,迫使自己去参加英语演讲比赛等等。大学参加英语角活动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历。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就知道英语对将来的考研很重要。但由于小学初中没有什么英语底子,高中的英语也一般。大学英语起步比较低,口语更是如此。

记得刚去英语角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怎么开口,处处碰壁。一开始还有几个生物系的同学一起去,但到后面就越来越少了。可能是我小时候养成的那股韧劲,我就坚持去英语角,不管是有人一起还是没人陪,不管是说的好还是说的不好。坚持了半年多的时候,偶尔会有一两次不错的英文谈话。这又成了促进我去英语角的动力。后面在英语角遇到一对非常友善的澳大利亚夫妇 Wendy 和 john。跟他们有很好的交流,尽管我的口语还很差。

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去英语角从当初的坚持慢慢地变成了一种习惯。只要是没有重要的事都会去。在大学同时也养成了听英文广播的习惯。记得当时收音机里能收到的英国BBC和美国VOA电台信号不是太好,况且语速也远远超出我当时的听力。我没事的时候就会调到英文电台,不管我听不听的懂。但幸好有一些语言学习的节目语速会慢一些,和中文电台的英文节目。加上英语课上的磁带听力练习。慢慢地英文听力水平也上来了。至于英语过级考试就相对容易多了,英语四六级考试都是一次通过。

在大学还有一次让我记忆深刻的经历就是参加英语演讲比赛。系里每年都会组织英语演讲比赛。有同学就说你经常去英语角,不妨去参加英文演讲比赛试试。我当时想我现在能说一些英文了,但去参加演讲比赛根本没门,我的水平还不够。另外在公共场合讲话我还怯场。所以就更加不想去了。但后面转念一想,就算我去参加了,我又有什么可损失的,只不过是多了一次锻炼的机会。很多事情的不同结局往往就在于你的一念之差。没有再多想就报名了系里的英文演讲比赛。记得演讲比赛的那天穿了一件很潮的韩式喇叭裤。在台上演讲的时候我超紧张,感觉到两腿都在发抖。演讲完后,台下同学们一阵鼓掌欢呼。我下来后跟同学说,演讲时我两腿都发抖了,你们看到了吗?他们说你这喇叭裤穿对了,裤脚大,我们根本没看到。嘘,躲过了一劫,哈哈!而比赛的结果大出我的意料。我竟然拿到了演讲比赛的二等奖还是三等奖,记得不是太清了。可以代表系里去参加全校的英语演讲比赛。在全校英文演讲比赛场上就镇定多了,两腿完全没有抖了,就是嘴唇有点抖,哈哈!在全校演讲赛上没有拿到名次,但我一点也没有失望。

我能走到这一步,对我自己来说已经是战胜了自我,做到了更好的自己,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和优秀者的差距。在大学里我成长了不少,在这里要感谢陪伴我一起走过的大学同学和老师们!到了研究生考试的时候,我的目标很明确,我想考一个好的学校,同时需要是公费的,因为家里付不起学费。当时一位老师建议我报考中科院在广州新成立的一所院校—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我觉得挺好就报考了,结果当年我以笔试第一的成绩考入了该院(我听招我的导师说的,没有确认是不是第一)。父母很高兴,他们对中科院没什么概念,只是高兴他们不用再交学费了!我也很高兴,算是实现了对自己的承诺!


中科院都是硕博连读的,一般五年可以毕业。我的计划是先博士毕业,然后再出国做博后。但常常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我的博士中期考核没通过,结果在中科院读了四年的硕士。然后就计划申请去美国读博士。目标也是想去美国的名校。但第一年申请,可能是目标定的太高,申请的都是Top50以内的大学;也可能有申请准备太晚的因素,很多学校的材料都是挨着截止日期寄送出去的。结果是一个面试的机会都没有。第二年重整旗鼓,接着再申请。这次把目标定的实际点,把申请范围拓展到了Top100左右。结果拿到了俄亥俄州立大学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offer。由于我喜欢热的天气,再加上经过两轮面试后觉得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导师很nice。俄亥俄州立是直接给了offer,没有面试。最后我选择了去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后面的生活也支持了我的这个选择。导师确实很nice,每次教我什么东西都要先问一下我有没有时间。博士期间接触到了不同的文化,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眼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校园也是甚美,在这里体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学校里良好的多层健身房,美丽的湖泊划船中心,都是由学生经营,主要服务于学生。我在做科研和给本科生上实验课之外,也不断充分利用学校里的资源来丰富自己的经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音乐系很强,有很多对学生免费的音乐表演,去听了很多交响乐演奏,虽然不是很懂欣赏,但听起来感觉不错就行!歌剧也是一样,有时唱的都不是英语,完全听不懂在唱啥,但有一次还被唱的掉下了眼泪,很特别的感受!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电影系也很不错,免费电影没少看!当然舞蹈系也没错过,舞蹈表演也看了不少!同时也开始学打网球和高尔夫球。这样的生活听起来是不是很安逸。

我的博士和博后

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节箴言不止适用于一个民族和国家,同时也适用于个人。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成长于挑战,止步于安逸。不时地跳出自己的安逸区 (step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去挑战一些让自己不安和紧张的新领域才会有更大的成长和进步。这是我一直在努力做的地方,但常常做的还不够!从来不认为自己是跳舞的料。但看了很多舞蹈表演后,觉得跳舞很美!为啥不挑战一下呢!刚好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有很多学生舞蹈社团。我就鼓起勇气去尝试了。肚皮舞都尝试了一下,但我那僵硬的胯部确实扭不起来。后面去尝试探戈舞,遇到了一个很好的教练Nathon。他人很热情,讲解也很到位。不但讲舞蹈还讲人生。探戈就像人生一样,一开始不相识的两个人在一起,要通过不断地磨合和交流来创造一段美好的舞蹈。刚开始学探戈的时候同样是笨手笨脚的,但因为喜欢和Nathon交流就坚持了下来。虽然现在也跳得不好,刚入门的水平。但至少探戈已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很多时候人是促进改变的重要环境因素,当然你自己是决定改变的内因。在我的博士答辩会上我感慨地说道,答辩毕业时,很多人都会觉得终于熬到头了,博士终于毕业了。但对于我来说这是我生命中到目前为止最美好的五年生活!

在博士毕业后,我来到了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也算是圆了我的美国Top50大学的梦吧!立足现在,期望开启新的篇章。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在人生的许多路口我们都要做出选择。

从我个人的经历中,我的领悟是: 在人生的起起伏伏中,心态是你拥有的最好的财富。不管世事如何变化,你总可以选择你的心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可以陪伴你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我们要对未来有计划有理想,但也没有必要为那还没发生的未来忧心忡忡。在人生的路口做出选择后,就没有必要再为过去而过度懊悔。关键是调整好心态,立足现在,活在当下,努力做到最好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