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玉的把玩方面,有很多人对把玩玉件存在着严重的非科学偏见,认为生坑的玉器只有多见油,才能快速地盘熟。所以,经常将玉件放在额头、鼻尖等油脂分泌旺盛的部位“揩油”,这种典型的拔苗助长的结果,就是彻底毁了这件千年出土古玉。 在老的古玉收藏者口中,经常提到“土门”这样一个词,尤其对于生坑古玉来说,这个词所表述的意义是比较重要的。我们知道,古玉沁色的出现,是古玉玉质内部的结构水与掩埋外部的有机元素形成内外交换的结果,结构水出来,有机元素进去,这样,就在玉质内部形成了带有各种颜色的沁色。而这种交换的通道,就是土门。 我现在不知道,也无须知道在微观下的土门是什么样子,宏观的土门只是一个概念,用肉眼看不到,但实际上它存在于掩埋日久的古玉之中。在收藏界,收藏者们往往希望生坑古玉的“土门大开”,因为只有土门敞开,才能将刚出土灰蒙蒙的生坑盘出沁色。 西周玉璧 从玉质上讲,土门一定要出现在和阗玉质上面,因为和阗玉的内部结构与其他任何类玉的结构都不相同,土门作用于盘玉的效应很明显,生坑和田玉经过一段时间的盘磨,一般可以有比较大的改观,虽然不会在短期内成为熟坑,但是沁色会逐渐显现,与刚出土时的样子有较大程度的改观,泌色会表现出应有的颜色特征,和田玉质也会随之泛出油润含蓄的光泽。而非和阗玉的类玉同样是由于内部分子结构的排列与和田玉完全不同,不可能出现和田玉样的玉质表现与沁色表现。 从时间上讲,带有土门的和阗玉一定是入土掩埋时间久远的古玉,没有经过入土的玉件,或是在墓室内没有长期接触周围有机物的古玉,一般都不会有土门存在。譬如明、清玉器,即使曾经有过入土的经历,但是由于时间短促,缺少玉质内部的结构水与外界有机物质的交换过程,不存在溢出浸入的通道,所以不会出现各种沁色,自然不存在土门。 汉 玉虎形璜 所以我们在在鉴定古玉真伪上,可以用比较科学的沁色形成的理论进行鉴定,也可以通过玉器所表现出的沁色与手上的古玉沁色对比进行鉴定。 汉 龙形佩 我们知道,土门就是一种用肉眼看不到的毛细管道,在古玉刚出土的时候,沁色隐含其中。只有在长时间的盘磨接触下,人体散发出的热量、汗液中的微量元素通过这些管道将已置入玉质内部的有机元素激活,才能显现出各种颜色的沁色。一旦这些细小的管道被油脂堵住,形成“土门封闭”,古今尚没有好的办法使之通畅,这件古玉也就毁了。 为了保护土门的通畅,生坑古玉最好不要贴身佩戴,盘玉时要将手洗干净,隔上一段时间,就要把古玉放在偏热的温水中清洗一次,不要用硬刷和洗洁剂,这是比较保守的,但是最合理的养玉方法。 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与小编互动,只有经历多次的失败教训,才能够领悟到古玩的深度和难度。订阅时代收藏网公众号《sdsc2004》学习古董鉴定方法、分享古玩收藏经验、古玩买卖、艺术品定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