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带一路·名城——科伦坡

 陆一2 2019-06-16

地名由来

        科伦坡,英文拼写为 Colombo,其名称由来有三种说 法。一说认为Colombo 来源于阿拉伯语化的僧迦罗语中的 Kalanbu 一词,意为“凯勒尼河的港口”;其中,Kalan 属于僧迦罗语,是 Kalani 的缩写形式,意为“凯勒尼河”(Kalani Ganga,Ganga 意为“河流”),而 Bu 属于阿拉伯语,是 Bandar 的缩 写形式,意为“港口”。另一说认为 Colombo 来源于梵语中的 Kalamba 一词, 也意为“港口”。还有一说认为 Colombo 是由僧迦罗语中 Cola 和 Ambo 两个 词演变而来,意为“芒果城”,其中 Cola 意为“树”,Ambo 意为“芒果”。

区位

  科伦坡地处斯里兰卡的西南海岸,位于凯勒尼河河口的南岸,西临印度洋,是斯里兰卡的最大港口,也是世界最大的人工港之一,因其处于欧洲、 非洲、亚洲和大洋洲海洋航运的必经之路上,素有“亚洲门户”和“东方十字路口”之称。城区总面积为 37.31 平方千米,是斯里兰卡的首都和最大城 市,也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科伦坡又是西方省的省会,该省北连西北省,东靠萨巴拉加穆瓦省,南接南方省。

历史

  科伦坡最初只是凯勒尼河附近的一个小海湾。公元前 5 世纪时,僧迦罗 人来此定居,他们捕鱼狩猎,耕耘种植,修筑房屋,逐渐形成了一个小渔村,人们就以其所处的位置取名为卡兰托塔(Kalanttota,Kalan 是 Kalani 的缩写 形式,Totta 意为“渡口”),意为“凯勒尼河的渡口”。

  公元 8 世纪时,阿拉伯人看中了这里的地理位置和天然形势,遂陆续来 此侨居、经商,小渔村很快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商镇和颇为热闹的港口。阿拉伯人还将原来的名字改为卡兰布(Kalanbu),意为“凯勒尼河的港口”。14 世纪时,我国元代著名的航海家、享有“东方马可·波罗”之誉的汪大渊曾来到这里,在其所著的《岛夷志略》一书中,按照这个阿拉伯语化的名字,将其音译为“高郎步”或“高浪阜”。

  16 世纪初,葡萄牙人绕过好望角到达这里,在此建立了军事基地,并将 其名字改为科伦坡。随着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势力范围的扩大,科伦坡成为葡萄牙殖民当局的政治与海运中心。

       1658 年,荷兰殖民者占领科伦坡,并将其建成殖民统治的政治中心。在 此以后,科伦坡逐渐发展成为斯里兰卡全岛的主要港口和对外贸易中心。

  1796 年,英国人占领科伦坡,结束了荷兰人对本地的殖民统治。1815年, 随着康提王国的灭亡,英国殖民者实现了对全岛的殖民统治,而科伦坡则成为英国殖民当局的政治和经济中心。1833 年,英国殖民当局正式宣布科伦坡为全岛首都,从而确立了科伦坡的首都地位。在1869 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 英国为争夺殖民市场,在科伦坡的西南、东北和西北修筑了三条防波大堤, 总长达8000 米,使科伦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之一。

  1948 年 2 月 4 日,斯里兰卡正式宣布独立,定国名为锡兰,定科伦坡为 首都。锡兰先后于 1972 年、1978 年改国名为斯里兰卡共和国和斯里兰卡民主 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仍为科伦坡。1982年,斯里兰卡政府决定行政首都迁 往科伦坡南郊的科特(Kotte),而科伦坡则继续作为商业首都。但是自迁都以来,除国会、森林局等少数机构以外,大部分职能部门尚未从科伦坡转移过 来,因此绝大多数国家仍将其大使馆设在科伦坡。

地理

  科伦坡位于斯里兰卡西南沿海平原地带,地势较为平缓,平均海拔高度 为 10 米左右。科伦坡三面环陆,西面濒临浩瀚无际的印度洋,港口的三条大防波大堤伸向海洋,阻挡住了汹涌澎湃的波涛。全长 145 千米的凯勒尼河从 城市北郊蜿蜒流过,注入印度洋。市中心有一处大型的人工湖,名为贝拉湖,占地 65 公顷,湖上有鸬鹚、白鹭等鸟儿盘旋,湖边的树木洒下浓重的树荫, 是当地人最喜欢的休闲场所。

  科伦坡属热带季风气候,四季长夏,终年暖热,很少出现酷暑天气,年 平均气温为 27.4℃左右;因靠近赤道,全年温差相距不大,各月平均温度在 26.6℃—28.3℃之间。雨水充沛,年降雨量为 2530 毫米左右,受热带季风的 影响,降雨量在各月的分布很不平均。每年的 4—5 月、9—11 月为两个降雨盛期,有一半以上的时间会下雨,常常雷电交加,降雨总量达到 1660 毫米以上,占全年总降雨量的 65% 以上;其中,5 月和 11 月为降雨最多的两个月份,平均降雨量都在 400 毫米左右。其余 7 个月份降雨相对较少,但也都在 58 毫米以上,其中 1 月份降雨最少,平均降雨量为 58.2 毫米左右。科伦坡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是世界上著名的热带花园城市。这里一年到头绿树葱茏,繁花似锦,街道两侧棕榈树茂盛挺拔,铁木树(斯里兰卡的 国树)、芒果树、榕树、雨树 、木瓜树、面包果树、菠萝蜜树等热带树木随 处可见,鹅黄色的庙花、黄色的马尔花、红色的灯笼花、白色的茉莉花、紫色的紫荆花以及五颜六色的睡莲(斯里兰卡的国花)等鲜花将城市装扮得绚 丽多彩。

  目前,科伦坡共分为城堡区(Fort)、帕塔区(Pettah)等 15 个区,其中 城堡区原为葡萄牙殖民者建造的要塞,现为科伦坡的政治与商业中心,是政 府大楼和主要企业总部的汇聚之处,而帕塔区则为旧城区,街道狭窄,人口稠密,各类店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仍然保持着东方集市的特色。科 伦坡是斯里兰卡人口最多、分布最为稠密的地区,2016 年的人口数量达到 64.8 万 。其中,僧迦罗人占到 75% 左右,泰米尔人约占 15%,其他人口包 括摩尔人(Moor)、马来人(Malay)、伯格人(Burgher)等。

经济

  科伦坡所处的西南平原地区,是斯里兰卡最富庶的地区,这里土地肥沃, 气候湿润,是全国的椰子 生产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稻米产地。

  科伦坡是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主要包括电力、钢铁、造纸、油料、 化学、木材、盐业、纺织、煤气、石油加工、食品、饲料、烟草等工业部门。

  科伦坡是全国的交通枢纽,水运、陆运、空运都非常发达。从科伦坡沿 海路向南可达南部港口加勒(Galle),向北可抵北方重镇贾夫纳(Jaffna),经 加勒或贾夫纳可达东部天然良港亭可马里(Trincomalee)。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可到达全国各大城市。班达拉奈克国际机场是斯里兰卡最大的国际机 场。依靠便利的交通网络,科伦坡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出口贸易 中心。科伦坡承担了全国 90% 以上的外贸运输任务,出口产品主要为红茶、

橡胶和椰子,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红茶输出港,年出口量为 20 万吨左右,出 口红茶的收入占全国外贸收入的一半以上。另外,科伦坡还担负着东西方各国的转口运输任务,是印度洋地区的国际货物转运站。

  科伦坡是斯里兰卡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是亚洲较为著名的旅游目的 地城市之一。近年来,特别是斯里兰卡内战(1983—2009 年)结束之后,科 伦坡的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万事达 2015 年公布的《全球目的地城市索引》年度旅游调查结果中,科伦坡成为全世界游客人数增长最快的城市,增 幅为 21.1%。

文化

  科伦坡是一个民族和文化多元的城市,其居民的语言和信仰较为复杂。 在语言方面,僧迦罗人使用僧迦罗语,泰米尔人使用泰米尔语,摩尔人和马 来人使用的语言以泰米尔语为主,伯格人使用英语,而各民族的上层社会也通用英语。在宗教信仰方面,约 70% 的居民信仰佛教,约 15% 的居民信仰印度教,其余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科伦坡的建筑风格多姿多彩,既有斯里兰卡的民间传统建筑,又有葡萄 牙、荷兰、英国殖民者遗留下来的欧式建筑。在绿树鲜花的掩映之下,一座 座佛教寺庙、印度教庙宇、伊斯兰教寺院以及西式教堂点缀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灿若星斗,交相辉映。冈嘎拉马寺是一组精雕细琢的建筑,融合了斯里 兰卡、泰国、印度和中国的建筑特色,最珍贵的藏品是一撮来自佛祖的头发。 新、旧印度庙隔街相望,寺庙入口处上方装饰有大量的印度教佛像,色彩亮丽,精彩纷呈。红色清真寺,是一栋红白两色砖造建筑,为科伦坡的地标建 筑之一。圣安东尼教堂具有典型的葡萄牙天主教教堂式的外观,内部装饰却 富有浓厚的南亚风格。

  科伦坡的居民喜欢各种鸟类,尤其喜欢乌鸦。这里是乌鸦的天堂,颜色 不仅有漆黑一团的,还有黑白相间、浅灰色、浅绿色、淡黄色的。乌鸦被当 地人视为“神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礼遇。虔诚的人们认为乌鸦落入院子是吉祥之兆,他们会把剩菜、剩饭放在院中喂养乌鸦;行人在街上吃零食,如有 乌鸦前来索讨,定会欣然分享。不仅如此,乌鸦还进入了当地居民的语言和 生活。当地人将聪明的人或心眼多的人称作“来自科伦坡的乌鸦”,并对《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和乌鸦》这则著名的寓言故事进行了改编。故事的前半 部分没有改动,故事的结尾却大相径庭——乌鸦在听到狐狸的赞美之后多了 一个心眼,先把肉放在树杈上,然后再一展歌喉,而狐狸的诡计宣告落空,不由得发出“科伦坡的乌鸦真狡猾”的感叹,最后悻悻而去。

  科伦坡的节庆活动众多,每月都有不同的节庆,重要的节庆活动包括新 年、国庆节、月圆节等,这些节日也是斯里兰卡全国性的节日。每年的 4 月13—14 日是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的新年,这是斯里兰卡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类似于中国的春节。斯里兰卡的新年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把新年钟声敲 响的前后半小时称为“凶期”或“行善期”,节日期间,人们会停止一切活动 待在家里,或出去听念经。每年的 2 月 4 日为国庆节,也是独立日,以庆祝 斯里兰卡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取得国家独立。每个月的月圆之日都要举行月圆节,各个月的月圆节具有不同的主题,节日当天,广大佛教信徒纷纷前往寺 庙做燃灯、献花等佛事活动,盏盏油灯象征着佛祖成道的智慧之光。

  科伦坡是斯里兰卡的教育中心,拥有科伦坡大学、视觉及表演艺术大学、 斯里兰卡信息技术学院等多所大学。其中,科伦坡大学是斯里兰卡最古老、 规模最大的大学,与中国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云南红河学院合作设立了孔子学院。

  科伦坡注重与国外重要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尼泊尔的比拉德 讷格尔(Biratnagar)、俄罗斯的圣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中国的上海、英 国的利兹(Leeds)、蒙古国的乌兰巴托(Ulan Bator)、马尔代夫的马累(Male) 等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

旅游

  科伦坡的旅游景点非常丰富,人文旅游景点云集,自然旅游景观荟萃。 科伦坡市政厅是一栋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英式建筑,其外形与颜色同美国白宫 很像,故有“小白宫”之称。对面的维哈马哈德维公园也是市政厅的一部分,是科伦坡市区最大的公园。独立广场是斯里兰卡 1948 年 2 月 4 日独立仪式举 行的场所,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独立纪念堂,模仿康提王国时期皇室接见朝 觐者的大厅而建。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是由中国政府无偿援助斯里兰卡的项目,建筑宏伟,精美壮观,是该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其地位相当于中国 的人民大会堂,被誉为“中斯友谊的象征”。此外,科伦坡市内的著名景点还 包括旧国会大厦、阿输迦拉马雅寺、冈嘎拉马寺、圣安东尼教堂、贝拉湖、蒙特拉维尼亚海滩等。

  科伦坡的文化娱乐设施较为齐全,娱乐项目较为丰富。科伦坡国家博物 馆是斯里兰卡最古老的博物馆,藏有斯里兰卡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如 石雕像、铜雕像、宝石、武器、画作以及康提王国时期的各种编织品、金属制品、民俗手工艺品等。馆内有一件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中国明代郑和下西 洋到此地时所立的一块石碑,其顶端刻有二龙戏珠浮雕和汉文、阿拉伯文、 泰米尔文 3 种文字的碑记,主要记载郑和来斯里兰卡的目的。荷兰殖民时期 博物馆主要介绍了荷兰在斯里兰卡的殖民历史,展品主要是荷兰殖民时期的家具以及石雕、石柱、陶器、瓷器、纺织品等文物。莲池剧院也是由中国政 府援建,是南亚地区最先进的剧院,经常有大型演出在此上演。在科伦坡, 游客还可以到动物园骑在象背上观赏各种飞禽异兽及水上动物,也可以乘坐从科伦坡到加勒的“海上火车”饱览印度洋美景,还可以海边体验各种海上娱乐项目。

  科伦坡的特色商品种类多样,主要有锡兰红茶、宝石、木雕、陶瓷器、纺 织品、编织品、香料等。购物场所较多,既有大型的购物商场、超级市场,又 有集贸市场、特色纪念品商店,主要包括 ODEL 商场、Majestic City 商场、荷 兰医院购物中心、Arpico 超市、Crescat 购物长廊、贝塔市场、Barefoot 连锁店等。

  科伦坡汇聚了世界各地的美食,这里不仅有斯里兰卡本地特色餐厅、印 度餐厅和穆斯林餐厅,又有中餐厅、泰餐厅、日式餐厅以及各种西式餐厅。 当地的特色美食包括咖喱饭、泄湖蟹、炒饼、薄饼、煎饼、鱿鱼卷、椰子煲鸡汤、锡兰红茶等。传统的咖喱饭,一般是一碗米饭、一个豆子汤、一个咖 喱菜,再配上几个小炒和口味很辣的凉拌菜。

  科伦坡的住宿设施相当齐全,既有奢华的五星级饭店,也有条件简陋的 经济型饭店,可满足各层次游客的住宿需求。世界知名酒店品牌的连锁酒店 数量不多,只有希尔顿、华美达等品牌在此设立连锁酒店。在高档星级饭店中,具有 200 多年历史的蒙特拉维尼亚酒店最为闻名,英国驻斯里兰卡第二 任总督托马斯·蒙特兰德爵士和一位美丽的斯葡混血舞女拉维娜·阿彭苏瓦 在此上演了一段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从而使其享有“世界上最浪漫的酒店”之美誉。

  科伦坡为斯里兰卡的交通运输中心,市区内有班达拉奈克国际机场、拉 特马拉纳机场、城堡火车站、德玛塔戈达火车站、中央汽车站、巴斯蒂安马 瓦汽车站和航运码头。市内交通工具主要有出租车、公交车、嘟嘟车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