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处耀眼的风景(作者:坦洲明德学校原805班张佩宜)【作者授权代发】

 昵称63262467 2019-06-17

舞台上的她,洒脱无束,激情奔放!她用二胡,来演绎她的世界,生命的亮色。

    那一晚,我和母亲满怀崇敬,坐在歌剧院的观众席,等待着她的出场。

    钟声响起,演出即将开始。几分钟后,她身着华服,迈着轻盈的步子,走向舞台。台下即是掌声一片,一番自我介绍后,她没再说什么,架好琴,等待着伴奏的开始。

    伴奏响起,她以清新的旋律,浓郁的地方风味,和丰富的演奏手法来演绎开场的《河南小曲》,为观众呈现河南的生机与活力。她灵活的手指如精灵般飞快地跳动着,每一个音符都彰显着不同的色彩。

    几曲过后,人们已沉浸在她的世界里,而这弦上的精灵似乎也从未感到疲惫。

    接着又是一曲《空山鸟语》,这首极富形象性的作品,第一段琴弦大音程跳进,恰似空谷回声,刻画出一种幽渺、静穆的意境,令人神往。此时她融入了乐曲,就似融入了大自然空幽、诗意的世界中。她充分发挥其细腻娴熟,稳健大方的演奏风格,展百鸟相争飞鸣的喧闹情景,表达她与人们对大自然无尽的赞颂。她的演奏技术令人惊叹,她对音乐全身心的演绎感染了听众。

    二胡,这个只有两根弦的中国古老乐器竟然被她演奏得像小提琴一样富有表现力,它的音色如此的美,它的特性那么的鲜明,令人叹为观止!

    这,即是宋飞!舞台上的她,耀眼夺目。她的世界,在二胡的演绎下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听听宋飞的自叙:“(二胡)这一拉就是几十年,不知为什么,这件小小的乐器竟赋予了我这么多的神往。我的乐趣欢愉,寄托和希望,都在这指尖流淌的音符中。”是的,她让听众沉浸在了她指尖流淌的旋律里。

    就在她舞台生涯最辉煌,最耀眼的时候,被誉为“民乐皇后”的她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回到母校做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在她看来,在课堂上和学生交流的空间很小,但思想空间却很大。她觉得可以传递给他们更多民族的观念,比如民族的审美、中国人的道德、中国人的哲学。

    这种收获对一个有志于从事民族音乐教育事业的人来说不仅仅是欣慰,更多的是很强的诱惑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宋飞老师的学生在一系列最具有权威性的大奖赛中成绩斐然!

    都说民乐精神需要淡定与从容,但更需要宣扬与宏大。宋飞老师人生的闪光点还在于她更愿意在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巅峰的状态下,与更多年轻的生命一起去发掘民族音乐独树一帜的生命力。这真是:痴心民乐铸辉煌!

    这也是中国民乐历程上一处耀眼的风景!

    或许正是这耀眼的风景促使我更想去努力!

现场听她的演奏时,感受到的只有那种令人神往的意境,可见,她付出了多少!那么,作为一名平凡的爱好者,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拼呢!

曾伟,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学校骨干教师;学校教科研中心教研员;多次主持校本课程的研究和编写工作;《基础教育论坛》封面人物;几十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征文活动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参加各级教学比赛、创课大赛、精品课程建设、教师专业技能大赛都曾获国家级、省级、市级、镇级一、二、三等奖;几十篇文章和研究成果在《教育学》《教师教育论坛》《教育理论研究》《课堂内外·教师版》《文存阅刊》《读与写》《语文课内外》等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发表,并被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录;2018年参加由教育部关工委社区教育中心组织的“中国好老师评选”入围终审;现为百度学术网学者(注册)、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广东省教育学会会员、中国导读语文协会会员、中国导读语文协会微信公众号编辑,《坦洲文艺》“校园文学”专栏编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