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形成,主要是动脉血管的病变,当动脉管腔发生狭窄或血栓形成,致脑血流量减少或中断,引起的脑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 脑梗是一种“突发性”的脑部疾病。 可发病于任何年龄段,脑梗一旦发生,若梗死面积大,即使能挽回生命,也会严重影响以后的正常生活。 因此,脑梗重在预防。 这4类人,深受脑梗“喜爱”,希望你一个不占 第1类、肥胖者 特别是胆固醇含量超标的高血脂患者。 这类人血管中的斑块较多,更容易发生血管堵塞。 第2类、患糖尿病者 若血糖水平长期超过正常值,会在血管中生成糖基化终末期的产物。 这些产物在血管上沉积,就容易使血管堵塞。 第3类、有房颤者 心跳的正常频率在60~100次/分钟。 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心跳频率达到350~600次/分钟,且不规则时,心房内肌纤维收缩异常,使心脏内的血液向乱流一样来来回回流动,增加血栓形成率。 第4类、患高血压者 高血压是突发脑梗的危险因素。 嵌在血管壁的斑块,在受到高高压血流的冲击后,脂质斑块极易脱落,身体会以为血管发生了破裂,自发启动凝血机制,形成血栓。 血栓随着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如果到达细动脉分支,就很容易卡住,若是卡在脑部动脉,就易诱发脑梗。 当身体频繁的出现以下4种症状,要警惕脑梗找上门 1、眩晕 眩晕一般发生在清晨。 因为夜间的休息,使脑血管血流速度减慢,早起时血液粘稠度较高,无法快速供应氧气,易引起眩晕。 2、视线模糊 突然看不清东西、出现一过性发黑,但过一会儿会自行缓解。 3、不自觉流口水 睡觉时经常不自觉流口水,尤其是老年人,常睡觉时被呛醒。 4、步态异常 走路不受控制,并出现肢体麻木无力,是偏瘫的征兆之一。 医生提醒:预防脑梗,可以从这2大方面入手 方面一、预防、减少斑块形成 正常的血管内皮光滑又健康。 而血管壁会慢慢老化,受到损伤,而血液中的脂质就容易“潜入”血管壁中,之后白细胞会吞噬这些血管壁夹层中的脂质,形成“脂核”。 经过钙离子等的“加固”,转变为脂质斑块。 如何预防? 方法1、降血脂 降血脂是预防脑梗的第一件事。 注意把血脂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LDL-c<3.37mmol/L; 总胆固醇TC<5.18mmol/L; 甘油三酯TG<1.7mmol/L。 方法2、补抗氧化剂 氧化过程是损伤血管的重要因素。 体内有机物氧化过程中会产生自由的原子碎片(自由基),对血管有很强的破坏作用。而一旦血管有损伤,就更容易沉积胆固醇。 抗氧化剂,说白了就是具有抑制体内氧化过程的物质。 有一些富含抗氧化剂的食材,我们可以泡水喝,像各种绿茶、白茶、石斛、元芙菊等,坚持饮用,也能降低血脂、软化血管。 其中元芙菊不仅含有丰富的硒元素,还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和植物甾醇等营养物质,晒干后泡水喝,有助降低血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保持血管弹性。 元芙菊主要产自河南云台山,去云台旅游的,不妨带点儿回家。 方法3、多做有氧运动 选择一项有氧运动,比如走路、打太极拳。 持续性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加体内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把停留在血管的脂质带回肝脏。 建议,每周运动不少于4次,每次运动最好能使身体微微出汗。 方面二、避免血压突然升高 血压突然升高,易使脂质斑块脱落。 当血栓夹杂着脂质斑块,随着血液堵住脑部动脉,从而诱发脑梗; 如何预防? 方法1、注意补水 尤其是早起时,注意喝一杯温水。 清晨喝一杯200ml的温水,有助于稀释早起时粘稠的血液。 三餐之间,也要注意补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每人每天的饮水量须达到2500ml,减去摄入食物所含的水分,还需要补充1200ml的水分。 方法2、情绪要稳 保持心情稳定,是预防血压突然升高的有效方式。 研究结果表明,人在激动、暴躁等情绪时,血压会骤升30毫米汞柱左右; 建议,平时可多做深呼吸、培养自己的兴趣、每天做3件让自己高兴的事,都能帮助稳定情绪。 方法3、按医嘱用药 夏季,血压会有所下降。 患者可以在遵医嘱的前提下,适当减轻药量。 因为有的患者,原本只需要吃1粒药,但停药后血压升高,再吃1粒药就不管用了,这一现象是血压的“报复性反弹”。 因此,不建议患者完全停药,避免“一过性”血压升高。 最后,提醒高血压患者:若出现这3种情况,说明该到医院调整降压药了 1、自己测血压时,高压经常低于120mmHg; 2、服药后,有无力、头晕、虚弱等异常,特别是站起来后头晕、甚至跌倒。 3、轻度高血压患者,高压在140-159mmHg之间,或者低压在90-99mmHg之间,在夏季血压会有所降低,也要注意及时调整用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