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丨梅雨季节小龙虾养殖注意事项分析

 昵称51430495 2019-06-19

梅雨,又叫做黄梅天,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和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自然气候现象。

由于梅雨发生的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中国人称这种气候现象为“梅雨”,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时的空气湿度较大且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梅雨季节除了造成我们生活上的不便,对水产养殖业也是影响很大。

6月份的平均水温已经超过25℃,在这样的环境里,微生物、浮游动植物繁殖生长速度非常快,鱼虾等养殖对象的摄食率增加,长速加快,而梅雨季节的天气,恰恰给我们水产养殖带来一个很大的考验。

一、水体溶氧不足

“一天缺氧,三天不长”,水体溶氧的高低是影响鱼虾生存生长的最主要因素。

水体溶氧的60%以上是藻类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而在阴雨天和夜间,水体的溶氧60%以上是被水体中的微生物所消耗。

“黄梅天”里一定要注意水体溶氧的变化,做好预防和及缺氧的应对措施,家中常备紧急增氧产品如颗粒氧。

01

调水

定期改底、消毒、解毒,降低池底和水体中的微生物数量,控制“水呼吸”对氧气的消耗;提高水体的通透性,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等含量;特别大雨暴雨等极端天气到来之前,一定要做好改底和解毒工作,防止雨后发生次生危害。

02

控草

虾塘里如果水草过密,一定要及时割草或者打头,降低水草密度。水草如果过少,及时补充水生浮性植物,如水葫芦、水花生等。

03

补菌

水色不好的塘口,补菌工作一定要重视。补菌可以调节水体的藻相菌相,使之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有一点要注意,细菌作用是比较缓慢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坚持使用一定有效果,想要立马见效,几乎不可能。当前养殖塘口很多水色发浑,那么芽孢杆菌、EM菌等有益菌的使用,非常重要!

04

降低养殖密度

六月份天气阴雨多变,气候不稳定,很多塘口的水草、水质都有问题,这种情况下,要及时将大虾起捕卖出,降低养殖密度来抵抗养殖风险!

05

水体增氧

这里说的增氧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增氧”,通过水体微循环,或者增氧机的搅拌,将水体搅动起来,达到水体的溶氧均衡。笔者在塘口服务过程中,水源条件好的塘口,在进入到5月后,就一直保持进排水状态,其龙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低,且品质和规格都很不错。

二、可能发生倒藻

“倒藻”可以说是6月的水产养殖中杀伤力最大的一种情况。老水产人或多或少的都会经历过,清楚“倒藻”的威力。

那么

什么样的叫“倒藻”呢?

倒藻”主要是指由于天气突变(台风,暴雨等)或者养殖管理不当,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而造成水体中的藻类大量或全部死亡,导致水色突然变清、变浊、甚至变红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发生倒藻的池塘,往往在下风口漂浮一层死藻(一般呈棕黄色或者土黄褐色的漂浮的絮状物或者“油膜状”物质)。水体往往比较粘稠,泡沫多且大,长时间不会分散,有些泡沫甚至呈比较脏的土黄色。

造成“倒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气温突变:

连续高温、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突变都会导致水体分层、盐度骤然改变、夜间溶氧过低,从而导致藻类大量死亡。

2

人为管理不当:

包括施肥时机掌握不好,池塘换水加水时间及水量不足,消毒药用量和时间不适宜等。浮游生物都有生命周期,每次施肥之后,藻类都会先经历一个快速增长期。随着浮游生物丰度的提高,加大了水中营养物质的消耗,当营养物质消耗完,藻类繁殖速度下降,群体不断老化,此时水体透明度较低,水面无光泽,如果不采取预防,藻类会出现大量死亡,发生倒藻现象。

3

水体营养元素缺乏:

营养元素缺乏,容易导致藻类繁殖速度变慢,水体老化,新生藻类跟不上,就会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

发生“倒藻”时,首先溶解氧会下降,二氧化碳会增加,使pH值迅速下降;其次,大量的死藻分解,会加大耗氧外,还会产生氨氮和亚硝酸盐;同时,水中的原生物会大量繁殖,反过来抑制藻类的生长。

预防“倒藻”的发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加强日常巡塘次数,随时关注水体变化并定期监测池塘各项水质指标。

2

时刻关注天气预报,谨防由于连续高温、暴雨等天气突变造成的“倒藻”现象。

3

水体透明度变差,水体开始浑浊,都是“倒藻”出现的前奏。可以通过定期加注新水,使用EM菌或者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净水,以调节藻相;也可以配合使用改底产品进行底质改良,避免“倒藻”。

4

台风来临前“倒藻”的预防,一般可以3-4天的补菌补肥,防止“倒藻”,主要是补充藻类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可以补充有益菌+红糖。台风来临需要保证池塘夜间溶氧的充足,保证夜间藻类呼吸作用的溶氧,防止因夜间溶氧过低,影响藻类的呼吸作用发生“倒藻”,可以通过加开增氧机和使用化学增氧剂如颗粒氧进行增氧操作。

5

多开增氧机,避免养殖水体分层。


三、继续出现死虾

五月死虾情况可能还会继续,主要的病症如肠炎、弧菌病、纤毛虫病、甲壳溃烂、黑鳃烂鳃等情况,在虾塘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还会有发生。

详细请参考之前推文:“3+7”方案,教你如何破除小龙虾养殖“五月瘟魔咒”!

【 总结 】

在梅雨期内,一定不能疏于管理。塘口巡查、水草控制、水质调节、有节奏的起捕等工作,都要细心认真去做,水产养殖确实是一个很辛苦的行业,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在今年如此诡谲的行情背景下,挣到钱的养殖户也还是很多的,但是更多的是盲目跟风,资源有限,管理不当等导致养殖失败的。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 水田虾 · 专注稻田养虾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