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名普通工人的创新 打破国外多年垄断 而且为国家节省数亿美元

 铁血老枪 2019-06-21

以前有一句话叫做:一个国家没有经济独立就没有政治独立。其实应该改为:一个国家没有技术独立,就没有经济独立、政治独立。而现如今的中国,要想技术独立,就必然要走自主创新之路。

一名普通工人的创新 打破国外多年垄断 而且为国家节省数亿美元

大型压缩机

然而,提起自主创新,人们首先会想到科学家、工程师所搞的技术创新。这点没有错,其实广大一线操作工人,把高科技产品制造出来,这也是一种创新。这个很简单,你能研发出高科技新产品,总得造出来吧。产品的技术要求高了,那么一线操作工人的操作技能也必然要求更高,工人对自己手艺的提高过程,也就是一个创新过程,而且是非常不容易的创新。

一名普通工人的创新 打破国外多年垄断 而且为国家节省数亿美元

压缩机外壳焊接

中国一个普通的焊工老杨,1969年就进厂当了一名焊工,拥有40年以上的焊工经验。当中国的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已经完成图纸设计,其中压缩机外壳制造的难题摆在一线焊工面前时,老杨总结了自己数十年的实践经验,一步一步摸索发明出一种分体焊接技术。这种焊接技术对工人的要求极高:大型压缩机的外壳,少说也有几十吨重,最厚的地方将近半米,最薄的地方只有十毫米,150多个零部件有严格的焊接顺序和方法。

一名普通工人的创新 打破国外多年垄断 而且为国家节省数亿美元

普通焊接工人老杨

就是老杨这个普通工人的技术创新,使中国打破了国外多年的技术垄断,使用他的技术制造的大型压缩机已经有近千台,为中国至少节省数亿美元的进口费用。

一名普通工人的创新 打破国外多年垄断 而且为国家节省数亿美元

压缩机外壳焊接

焊接压缩机机壳,必须依靠手工完成。这套技术的传承,也只能靠师傅传徒弟了。老杨在工作中培养出了十几个徒弟,把他四十年的焊接经验倾囊相授,希望技术不断档,一代更强过一代。

一名普通工人的创新 打破国外多年垄断 而且为国家节省数亿美元

退休前不舍的老杨

老杨如今已经退休,但他创新发明的新技术,仍然在为中国的装备制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他的创新精神,也有了更多年轻人的继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