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以敏从风痰论治多发性抽动症的经验

 色即是空0000 2019-06-21

唐彦 ,何平 ,朱瑛 ,苏艳
(1.云南中医学院I临床医学院,云南昆明650200;2.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21)

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儿童期起病, 以慢性多发运动性抽动和(或) 发声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性
疾病, 常伴有强迫、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本病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及学业, 是目前儿科多发的疑难病之一。云南省名中医,全国第三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刘以敏主任医师以育阴平肝潜阳、熄风化痰止痉法为主辨治本病,在组方用药中尤其擅长使用本地药材,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 阴虚阳亢.风动痰扰是主要病机

刘主任认为, 抽动症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但均不离“动”, 而“风胜则动”, 任何部位的抽动, 中医皆称为“,rx2,”。《内经》云: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多发性抽动症可属中医“肝风证”。肝为风木之脏,其声为呼, 其变动为握, 抽动症所表现出的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抽动都可认为由肝风扰动所致。肝藏血, 主筋,体阴而用阳。而小儿纯阳之体,在生理上具有“肝常有余, 心常有余”,“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的特点,若有禀赋不足,感受外邪、五志过极等因素影响,致气机不畅, 郁久化火, 阴血暗耗, 皆可引动肝风。“风为阳邪,其性善行而数变”,故抽动有时发时止,且易出现新症状的特点。风性轻扬, 故头面部的各种抽动症状出现早,且表现多样。风有内风与外风之分, 内风是抽动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也有外风引动内风者, 如临床常见多发性抽动症患儿每因外感风邪导致抽动症状反复或加重。对于患儿有异常发声和行为怪异的表现, 刘主任遵从“怪病多为痰作祟” 的理论,探究痰的产生,与小儿肺脾肾不足有关, 肺虚津液失于输布凝而成痰,脾虚水湿失于运化而成痰, 肾虚水液失于蒸化而成痰。其中尤责之于脾, 临床观察到不少患儿嗜食肥甘厚味及快餐食品, 易致痰浊内生,痰与风交结为患,痰随风动, 无处不到, 阻滞气机,扰乱心神,上扰清窍, 横窜经络, 患儿则在性情及行为上表现出种种怪象。
综上所述,抽动症虽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但审证求因, 终属本虚标实之证,其发病主要阴虚阳亢,风动痰扰有关。

2 创制新方。平肝潜阳。熄风化痰


不少医家都以平肝熄风、化痰止痉法治疗抽动症,但刘主任在组方上有其独到之处, 其自拟止抽汤以《滇南本草》的药物红土瓜、兰花参、荠菜花为主药, 方在红土瓜健脾化痰, 兰花参补虚损、除虚热、平肝安神,荠菜花清热除湿, 三药合用共奏平肝清心、健脾助运化痰之效;方中还有虫药全蝎、蜈蚣平肝祛风、熄风豁痰,全蝎性善走窜,既平熄肝风,又搜风通络, 有良好的熄风止痉之效,蜈蚣性善走窜,通达内外,搜剔经络之邪搜风定搐力强,与全蝎均为熄风要药,两药常同用, 能明显增强平肝熄风、止痉定搐的作用;杭白芍既能养血柔肝,又可平肝潜阳, 兼能制约风药伤阴之弊; 乌梅味酸涩具收敛之性,可入肝经,《本经》谓其“下气, 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此外, 其能“益精开胃” (《本经逢原》),可减轻患儿长期服药对食欲的影响;炙甘草补脾益气,其配伍芍药, 有缓急之用, 可控制抽动症的肢体拘挛; 同时甘草调和诸药, 也可减轻虫药的毒性。以上八味药合用,组方精炼,功能平肝潜阳, 熄风化痰, 标本兼治,尤其主药选用本地特有的中药, 体现了刘主任作为云南名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辨治思想。


3 随证加减.条理谨然

3.1 结合抽动部位不同进行加减 如有眨眼加菊花、蝉花清热明目祛风;缩鼻加辛夷花、苍耳子宣肺通窍;有摇头、点头、斜颈加天麻、钩藤以平肝熄风定惊;如有异常发声, 则加石菖蒲、胆南星、远志、郁金清心豁痰,僵蚕、山豆根、射干清热利咽; 抬肩、肢体抽动用葛根、木瓜、伸筋草、川牛膝舒筋活络;腹部抽动加大芍药、甘草用量以缓挛急。


3.2 根据伴随症状进行加减 如患儿有鼻塞、喷嚏、流涕等轻微外感症状, 可在基本方中酌加荆芥、防风、桑叶等; 伴脾气暴躁加柴胡、白芍、龙骨、牡蛎等平肝敛肝。伴注意力不集中,加石菖蒲、远志、郁金等人心经药物清心安神、祛痰开窍。夜寐不安,多梦者加茯神、珍珠母、酸枣仁、夜交藤宁心安神。焦虑抑郁加银柴胡、磁石、合欢花、香附、淡豆豉解郁除烦、宁心安神。纳呆加藿香、神曲、炒二芽以开胃助运。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情志、饮食调摄不容忽视。家长应多安慰和鼓励患儿,为其营造宽松的学习、生活氛围, 不打电脑游戏, 避免看紧张、惊险、刺激的影视节目。切忌在精神上施加压力,太过关注其抽动症状, 更不可强行制止其抽动。饮食上忌食辛辣或肥甘厚腻的食物,少食含有色素及防腐剂的食品。同时通过体育运动进行调节,释放精神压力,更利于疾病的康复。


4 典型病例


刘某,男,10岁,2012年5月10日初诊, 患儿3月来出现眨眼、耸肩、吸鼻,扭脖,学习紧张时加重, 老师反映上课听讲不专心, 注意力不集中,每因紧张焦虑或打电脑游戏时症状加重。在外院做脑电图、头颅CT、微量元素等检查, 均未见异常, 因家长不愿给患Jlll西药,故求中医治疗。来诊时患儿上述症状明显,性急易怒, 纳可,二便正常, 舌尖红,苔中腻, 脉弦细。辨证: 阴虚阳亢, 风动痰扰。

治则: 平肝潜阳,熄风化痰。处方: 红土瓜15g, 兰花参15g,荠菜花15g, 全蝎3g,蜈蚣2条,僵蚕9g,天麻9g,钩藤9g, 白芍15g,郁金9g,石菖蒲9g,伸筋草12g, 炙甘草6g。5剂,水煎服,每日1剂。并嘱家长不要过于关注其抽动症状, 清淡饮食,禁止玩电脑游戏。5月16 日复诊,服药后眨眼、耸肩、吸鼻、扭脖等症状明显减轻,发脾气减少,注意力改善, 舌苔转薄, 原方去全蝎、蜈蚣,再服5剂。5月23 日复诊, 患儿偶有眨眼、耸肩,以原方加减继服1月调理, 抽动症状基本消失,情绪稳定,学习成绩上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