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丨夏至药膳食疗养生

 百花堂快乐至上 2019-06-21
导读

夏至日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白昼最长。此时,大地虽然炎热,但阴气生而阳气始衰。《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夏至养生:防暑祛湿,养护脾胃

夏至前后,高温、潮湿、暴雨频繁,江南地区梅雨天气持续,易生肠道传染病。养生仍应注重防暑祛湿,养护脾胃,平心静气,安养精神。

饮食上要注意饮食清淡,清心胃之火:暑热容易让人出现头脑昏胀、心烦口干、倦怠乏力、头痛胸闷、食欲不振、口舌生疮等症状,这是心火亢盛、胃火上炎的表现,在饮食中应多吃清淡甘寒、清热降火的食物,以清泻心火、消降胃火为主。

夏至适宜饮食
夏至适宜饮食:清泻心火、消降胃火

宜粗粮豆类 :玉米、小米、薏苡仁、绿豆、赤小豆、毛豆、豆腐等粗粮及豆类食物作为夏季主食,健脾益气又能通畅肠胃、消除胃热。宜吃瓜茄类食物:番茄、黄瓜、西瓜、苦瓜、西葫芦等瓜茄类食物,清爽多汁,清热生津,最宜夏季食用。

吃面食:“冬至饺子夏至面”,北方有夏至吃面条的传统习俗,由于天气炎热,多为芝麻酱凉面或炸酱面,而南方有“夏至馄饨冬至团”之说,夏至多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

宜饮茶:多饮绿茶,或以竹叶、荷叶、莲子心、薄荷、茉莉花、金银花等泡水代茶饮,可起到清热祛暑、除湿抗菌、散热除烦、预防中暑的作用,是适合夏季的清凉饮品。

另外不适宜食用的是大热及辛辣油腻食物:这类食物助生湿热,最好不吃。也不可过食冰饮:食冷不可过度,如冰淇淋、冰镇饮料、冰镇西瓜等适可而止,太过寒凉易伤脾胃阳气,造成内寒,引起肠胃不适。


[夏至养生]

代表药膳食疗方
夏至养生代表药膳食疗

芝麻酱凉面

材料

生荞麦面条150克,胡萝卜、黄瓜、芹菜各50克,大蒜适量。芝麻酱30克,盐、白糖、鸡精各适量。

做法

将芝麻酱倒入碗中,放入盐、白糖、鸡精,分次倒入清水,调拌成麻酱汁。胡萝卜、黄瓜切成丝,芹菜焯水后切成丁;大蒜去皮,洗净。煮锅加水烧开,下入荞麦面条生坯,煮2沸,至熟捞起,投入凉水中过凉,沥水后装入盛器中。放上黄瓜丝、胡萝卜丝和芹菜丁,浇上麻酱汁,拌匀食用,可佐以大蒜。

专家点评:很多地方都有夏至吃面的传统食俗。夏季容易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减退,软烂的面条是最容易消化的食物,搭配上各种酱料和配菜的凉面能让人胃口大开,快速补充营养和体力,非常适合夏季食用。

面条选择绿豆面、荞麦面等粗杂粮面为佳,可增强清热通肠的作用

夏至馄饨冬至团

虾皮紫菜馄饨

材料

馄饨皮100克,瘦肉馅70克,油菜150克,香菇30克,虾皮、紫菜各适量。料酒、酱油各10克,盐、鸡精各适量,生抽少许。

做法

将油菜洗净,焯水后切碎,香菇切碎,和瘦肉馅一起放入调理盆中,加料酒、酱油、盐、鸡精,调匀成馅料,包入馄饨皮中,制成馄饨生坯。将生抽、紫菜、虾皮放入汤碗中,冲入沸水,制成汤。煮锅加水烧开,下入馄饨生坯,煮至馄饨上浮、面皮透明即熟,盛入汤碗中即成。

专家点评:南方不少地区有夏至日吃馄饨的习俗,“夏至馄饨冬至团”,取其混沌和合之意。馄饨把面、肉、菜混合在一起,营养均衡,开胃健食,是夏季增进食欲的好选择。虾皮、紫菜富含钙、铁、钾、镁、钠等矿物质,有利于调节人体代谢平衡,消除湿热水肿,十分适合夏季调养。

登场书籍

《食在24节气养在24小时的饮食指导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