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之所以出现,是为了解决人们病痛的问题,让人处于健康安适的状态,也就是说,医学存在的目的是处理及治疗疾病,恢复人们的健康;或是提供防治的知识,使人们维持健康的身心。中、西医虽然发展成不同范式的医学,但同样都是以“人类保有健康的生活”为诉求;在这点上,二者间并无差异。 1.平和的健康意蕴 依据中医的观点,怎样的表现才能算是健康?《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人者不病也。”提示健康的标准就是没病,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素问·生气通天论》如此描述健康的状态:“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论及若人的阴气平和、阳气固密,那精神状态也会是正常。《素问·生气通天论》再对健康的身体作出具体描绘:“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血气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认为圣人达到了阴阳平衡,那他的筋脉调和,骨髓坚固,血气顺畅,这样就内外和谐,邪气不能侵害,耳目聪明,气机正常运行。所以,阴阳失调是中医的笼统病因。《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及治病的目的就是为了求取阴阳的平衡:“以平为期。”即张仲景《伤寒论》第58条所谓:“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指出了“和”是达到健康的指标。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言:“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揭示以“安和”意指健康,而健康的条件是身体“五脏元真通畅”。 为何仲景用“安和”两字来概括健康的意涵?《说文解字》云:“安,静也”、“和,相譍也”,二字合起来有“与平静呼应”之意,意谓了身体健康事实上并不是一种静态状况,只是与平静相应,是一种看似平静的动态平衡。《国语·郑语》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阐明了“和”是“以他平他”,提示“和”是和谐,是把二种(含)以上不同但相关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并使之均衡(平衡),如此可以产生发展万物、丰盛成长的“生物”效果;“以同裨同”,是将相同的事物叠加在一起,结果却是造成生机窒息,无法永续经营。 古代儒家的立论基础是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道家则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都是在不同的领域内探讨如何和谐共处。古人很早就认为“不同”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不同”才可以相济相成。这样的认识应该源自于对自然界的观察与生活实践的体会,就像一首动听的音乐是由许多不同的音符所构成,若一直重复同一音符是无法构成一首曲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需要多种食材的适当搭配,若没有调味的单一食材是难以下咽。以上所述,强调的重点是在诸异中求“和”,唯有“和”,音乐才会悦耳;唯有“和”,菜肴才会可口。“和”的主要精神是协调不同,达到和谐统一,而各个不同的事物还能够继续的发展,正如《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庄子·天运》曾云:“太和万物”,是说跟天地万物同和,这应该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展现了。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具有各种物质基础,外有五官九窍,内藏经络、组织、脏腑,仲景以“和”指称健康,表示人体所有的器官、结构和物质基础的生理运作协调、和谐,而且又能各司其职,达到动态的阴阳平衡,也就是说,健康是一种人体机能的动态平衡。仲景的“安和”观,显然出自于天人相应的哲学思想,也来自生活实践的体验。 2.人体贵“通” 仲景认为人安和的生理条件是:“五脏元真通畅”。此时,仲景跳脱了阴阳的诠释体系,采用了另一套解说健康的系统——“通”的理论,如此支持了中医就是一个为人体生理及病理解释的医学。中医对人体的阐释并不是凭空生成,而是一种通过自己身体与客观世界互动后的结果。此处,所言的元真为何呢?徐忠可《金匮要略论注》说:“从无形言之,则为元真。”《推求师意·内伤》曰:“元真者,造化之元气也。”故元真意指为元气、真气。《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说明物体的内部有生生不息的神机,外形依赖气化作用而存在。如果出入功能停止了则神机毁灭,升降作用停息了则气化危亡。没有出入,不会有发生、成长、壮实、衰老与灭亡;没有升降,也不会有发生、成长、变化、收成及闭藏,所以没有一种生物体不具备升降出入。提示人体的生命活动,自始至终都存在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那么可以推知,如果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受了阻挠,生命活动必会受到影响。《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指出如果君主不明智顺达,那麽包括其本身在内的十二官都要发生危险了,各脏腑运作的途径闭塞不通,形体将受到严重伤害。难怪仲景要强调:“若五脏元真通畅, 人即安和”。 《医宗金鉴·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指出“若五脏元真通畅, 人即安和”这一条文应为该书纲领:“此篇乃一书之纲领,前人误编为次篇,先后失序,今冠于首,以统大意。”揭示仲景医学是以“通”为主要的医学,“通”是治病的关键。可以说,“若五脏元真通畅, 人即安和”是仲景的医学逻辑起点,其命题结构的符号形式是:“A n B”,“通”是“和”的充分必要条件。日常诸多事物也都揭示着“通”的重要性,通或不通影响了生活惬意度的高低。生活中如果遇到了水道淤阻,涨潮或下雨时水液泛滥成灾而淹没农田、损伤住屋;道路壅塞了,只能鹅行鸭步或改道而行;田渠受阻了,无法灌溉作物;鼻子不通了,嗅觉迟钝、昏昏欲睡等等,这时会觉得生活品质好吗?古人建构中医理论时,日常生活的深刻经历自然而然会被用来作为认识或描述人体的知识背景。从认知科学的理论来说,一个事物能够被认知,进而形成定义或概念,认知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人类对人体内外世界的感知,首先凭借的是人类的感官,即哲学范畴所谓的感性认识。只有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人的意识才有可能进一步地行动,即通过思维的机制进行理性加工。隐喻认知研究的是概念,概念的实质是思想。这也正如传导隐喻理论开创者雷迪(Reddy)所言,隐喻的原生地是思想,不是语言。 中医认为人体是以肝、心、脾、肺、肾等五脏为中心,以胆、小肠、三焦、胃、大肠、膀胱等六腑相配合,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透过经络,将脏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五脏元真通畅”,讲的是五脏与六腑要先通畅,继之脏腑与经络通利,元真之气沿着常道、依着常度流动,在一身上下内外畅通无阻;换言之,元真之气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三焦腠理、经络血脉之中若能顺畅地流动着,人即安和无病。再者,“五脏元真通畅”还意谓着人体内充满了各种的通道或管道进行着联络与交流。对于人体内管道或通道中物质基础的虚实或流动情形,古人基于天人相应的信念,认为人体具有与自然界一样的规律,借用诸多的自然现象来理解和阐释肉眼看不见的生理运作。《素问·八正神明论》载:“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指出脉管内气血的盛衰和流动会随着天候冷暖与月之盈缺而变化,气候温和晴朗时,则人的血液流行滑润,而卫气浮于表,血容易泻,气容易行;气候寒冷阴霾时,则人的血液流行滞涩,而卫气沉于里。月亮初生的时候,血气开始流利,卫气开始畅行;月圆时,则人体血气充实,肌肉坚实;月黑无光时,则肌肉减弱,经络空虚,卫气衰减,形体独居。 《说文解字》曰:“通,达也。” 与“郁”、“滞”相对。脏腑若郁滞,可能出现水道不调、传化物停滞、水谷精微无法输布、气血循行受阻或经络不通等状况,而变生多种疾病,如二便不通、身体浮肿、肌肤甲错、目茫齿动、食欲不振、筋骨不利、妇人经血不来或乳汁不下等。《丹溪心法·六郁》论及了六郁及其产生的临床表现:“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气郁者,胸胁痛,脉沉涩。湿郁者,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寒则发,脉沉细。痰郁者,动则喘,寸口脉沉滑。热郁者,瞀闷,小便赤,脉沉数。血郁者四肢无力,能食便红,脉沉。食郁者,嗳酸,腹饱不能食,人迎脉平和,气口脉繁盛者是。”揭示气、湿、痰、热、血、食之六郁可以阻碍元真之气通畅,以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秽浊在人体滞塞,此为实证。中医病机中,疾病的病因有积累性,当各种浊气越聚越杂,越聚越多,元真之气变少,恶浊之气变多,则会开始腐化脏腑、经络而生恶病。此外,《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诸痛门·头痛》提出人体“塞(不通)则痛”的概念:“诸头痛。有因气,因痰,因虚,及外感四气,或酒食所伤,或作劳失力以致头痛……塞则为痛。”文中还条列了气、痰、虚、六淫、酒食、劳累等因素会阻塞人体的通道或管道,特别需要重视的是虚证也会致使元真失去通畅。《内外伤辨惑论·辨阴证阳证》也言:“气伤脏乃伤,脏病则形乃应。是五脏六腑真气皆不足也。”故治病时当求本,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对于真气不足,则需要仰靠后天之本来滋养,见《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 对于“五脏元真通畅”之态,若换以气血体系来阐释,就是气血安和,如《丹溪心法·六郁》谓:“气血冲和,万病不生。”即《素问·调经论》言:“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人体的通道或管道中除了气血,还有津液、水谷、营卫等,即谓五脏元真通畅应该是人体通道或管道内的所有物质基础都能运行通畅,如《灵枢·天年》云:“五脏坚固,血脉和畅,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3.结语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提出“五脏元真通畅”,一方面反映了人与自然界之间协调一致的天人相应观;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营卫之间相互沟通和联系的整体观。在结构复杂而彼此相通和交流的人体里,人体的通道或管道是生理职掌的路径,却也是病变传变的道路,一处患病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无怪仲景在同篇章中要谆谆告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腑脏,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中医里,“通道或管道是病邪与病变传变的途径”之述是一种隐喻映射,很形象的说明了疾病发生发展的凭借,也能很形象的理解当管道或通道内充满了畅行无阻的元气时,病邪没有了可凭借的途径,病安从来?透过隐喻,“元真通畅”之意显而易解! |
|
来自: 老玉米棒 > 《脏腑经络气血三焦瘀堵通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