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赏之 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 明代 (十四)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9-06-21

131 董其昌 仿米芾洞庭空阔图卷

鉴赏之五百三十三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明代 <wbr> <wbr>(十四)

纸本,墨笔,纵 21.3cm,横227.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以墨笔画洞庭湖之景,左虚右实,用笔生拙,劲力内敛。起首之景画云烟弥漫,天水渺茫,山峰、平坡、树木若隐若现,主要以米氏点子皴表现远山,淡墨点写小树。本幅的主题部分在中段,天高云淡,奇峰耸立,湖面辽阔,树木丛生,房屋掩映,意境深远而自有生气。山石皴染并施,树木勾、写、染兼用,笔法多变。后段则以寥寥几笔勾写山峰、树木,淡出画面,似余音缭绕,回味无穷。

本幅自题:“记语巴陵舟中,望洞庭空阔之景写此。乙卯玄宰识。”钤“董其昌”、“太史氏”印。《石渠宝笈初编》著录此画为《明董其昌仿小米潇湘奇境图》。

132 董其昌 仿黄公望山水卷

鉴赏之五百三十三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明代 <wbr> <wbr>(十四)

纸本,水墨,纵25.7cm,横20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峰峦绵延,于高低错落中显现出逶迤起伏的节奏感。在移步换景的设陈布势及草木树石的勾描笔法上均可见董氏对黄公望绘画艺术的传神表达。近景形态各异的树木相互遮掩地生长在凹凸不平的坡地上。树干以墨线双勾,用淡墨或皴或晕,增强了其明暗效果及立体感。树叶的表现更为丰富,有的以侧锋卧笔大点横贯,有的用浓淡墨相互交叠,有的直接落笔画线成叶,有的则以细线双勾成夹叶状。画家笔下的树木山石不重形貌而重其内在的神韵本质,同时笔墨的自身韵味也成为画家自觉的追求,这些都表现出明代晚期山水画的美学特征。

自题:“丙辰首春写黄子久笔意。时有明州闻尚书家藏子久图,客以见授,因略仿之。玄宰。”钤“董其昌印”。丙辰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董其昌仿黄公望山水卷有多幅,此幅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133 董其昌 书画合璧卷

鉴赏之五百三十三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明代 <wbr> <wbr>(十四)

纸本,水墨,纵56.5cm,横399.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用高丽皮纸作,尺寸阔大,在董氏传世的手卷中较为突出。山水构图饱满,气象壮阔;行书腕力超迈,变化丰富。皆董氏亲笔力作无疑。近代曾归海上大收藏家庞元济所有,《虚斋名画续录》定为“老年所作”、“上上逸品”。

画幅自题:“岚影川光翠荡磨,春风江上听渔歌。重重烟柳笼南岸,好着轻舟倚钓蓑。昨年秋得巨然卷于惠山,有倪元镇题如此。玄宰识。”钤“董其昌印”。

卷后书法:春台望。暇景属三春,高台聊四望。目极千里际,山川一何壮。太华见重岩,终南分叠嶂。郊原纷绮错,参差多异状。佳气满通沟,迟步入绮楼。初莺一一鸣红树,归雁迟迟去绿洲。太液池中下横鹤,昆明池上映牵牛。闻道汉家全盛日,别馆离宫趣非一。甘泉逶迤亘明光,五柞迟延接未央。周庐复道纵横转,飞阁迴轩左右长。须念作劳居者逸,勿言身后面能恒。为想雄豪壮柏梁,何如俭陋卑茅室。董其昌书。钤“宗伯学士”、“董玄宰”、“玄商斋”印。

134 董其昌 烟江叠嶂图卷

鉴赏之五百三十三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明代 <wbr> <wbr>(十四)

纸本,墨笔,纵29.5,横184.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诜所画《烟江叠嶂图》被宋徽宗赵佶标为“内府所藏王诜四卷中此为第一”,苏东坡在友王定国处,观其收藏王诜此幅画后,写下一首《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诗,赵孟頫也曾题写此诗,与赵体大字行书相比,本卷董其昌行草更显潇洒自然,用笔酣畅,气势尤盛。书后作图也是“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烟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但见两崖苍苍暗绝壁,中有一道飞来泉。萦林络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景之再显。

据说《烟江叠嶂图》为董其昌“平生最得意之作”,存世的有上海博物馆藏本和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本,两幅画画面完全一致,有如“双胞胎”,不知谁为赝本,还有待探讨。

135 董其昌 钟贾山阴望平原村景图卷

鉴赏之五百三十三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明代 <wbr> <wbr>(十四)

金笺,墨笔,纵28.2cm,横25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画层林参差,树木繁茂,山峦错落,青峰连绵,板桥卧波,屋舍隐现,远方云烟氤氲,湖天一色。画中山石用中锋细笔勾写轮廓,继以短笔浓点或卧笔长皴表现其阴阳向背。画树运笔率意,注重枝枒曲直姿态。构图平远开阔,呈现出江山无尽的悠远之趣。

董其昌将历史上的山水画家分为南北两个派系,自己崇“南”抑“北”,追求笔墨沉稳雅致。董氏以自己提倡的南方山水画名家惠崇、巨然的笔意绘制此图,愈加体现出从容恬静中蕴含的冲淡平和的文人气息。

题:“钟贾山阴望平原村,有湖天空阔之势,亟拈笔为此图,出入惠崇、巨然两梵法门,以俟同参者评之。玄宰。”钤“画禅”朱文长方印、“太史氏”白文方印、“董其昌”朱文方印。

136 董其昌 潇湘白云图

鉴赏之五百三十三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明代 <wbr> <wbr>(十四)

纸本,水墨,纵30.6cm,横258cm   辽宁博物馆藏

此卷是董其昌七十三岁时所作,图仿米芾笔意,以墨韵幽雅,意境深邃取胜。用略为夸张的笔法去捕捉流动的大气,描绘多变莫测的云烟雨,使得绮丽多姿的山水更富有直观表现的色彩。

137 董其昌 设色山水图

鉴赏之五百三十三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明代 <wbr> <wbr>(十四)

纸本,设色,纵21.2cm,横159.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设色山水图》描绘山间的苍翠景色。高山奇峰,树木葱茏,山石圆浑秀润,远山坡石上杂树成行,层林迭翠,近处参天古树,枝长茂叶,远处山上有拦腰白云,飘忽似山中岚气。丘壑高耸,体貌崇峻,一派秀丽景象。

138 董其昌 溪山秋霁图

鉴赏之五百三十三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明代 <wbr> <wbr>(十四)

绢本,设色,纵33cm,横231cm   私人收藏

此画构图巧妙,意境悠远,远处层峦叠峰,近处坡石亘连,杂树错落其间,或疏或密地点缀在山坡、山谷和岸边,树阴掩映下,屋宇楼阁若隐若现。远山连绵,至左面逐渐消失不见,留以大片的空白表现平静的水面,使得画面至此骤然开阔。

此画设色淡雅,山石画法用披麻皴,多以重色勾皴,再敷赭石、石青、石绿等色,或晕染、或接染,显得浑朴醇厚。点苔多用花青,聚散有致,浓淡得宜;树木造型简朴,布置严明,树叶用笔丰富而有变化,有的一抹而就,有的大点横贯,有的勾以夹叶。整幅画尺幅较长,但是画面浑然一体,以青绿山水表现出江南的秀丽风光,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堪称佳作。

139 董其昌 仿董北苑 溪山秋露图

鉴赏之五百三十三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明代 <wbr> <wbr>(十四)

纸本,墨笔,纵27cm,横206.8cm  私人收藏

此图仿董源《溪山秋霭图》而作,画笔朴拙圆厚,寓情深浓,当是新笔妙品。卷后书《畸墅问水诗引》,书亦高雅秀逸,可谓双绝。

140 陶成 貍奴芳草图卷

鉴赏之五百三十三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明代 <wbr> <wbr>(十四)

绢本,设色,纵23.2cm,横153.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猫”谐音“耄”,因此而具有祈求长寿的吉祥寓意,成为入画的好题材。画史记载,如唐代的卢弁、刁光胤,宋代的李迪、李霭之,明代的李孔修、陶成,清代的阿尔稗、沈振麟等等都是著名的画猫名家。

此卷上一共画着二十四只大大小小花色不同的长毛波斯猫,在草地上各自戏耍休憩。画中好几只大猫身边都有小猫依偎,这群阵容浩大的猫咪们可能包含着好几个猫家庭的成员。画卷中段一大二小三只黄色虎纹猫头前尾后的空中,还飞舞着好几只蝴蝶。猫、蝶与长寿的同义词“耄耋”谐音,此图具有祝人长寿的吉祥意涵。

陶成,字孟学,号云湖仙人,宝应(今江苏宝应)人。其生卒年不详,约在成化、弘治年间。宪宗成化七年举人,多才多艺,工诗文 ,擅长篆隶,尤其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山水常用青绿,陶成为人不拘小节,有米元章、郭忠恕之风而浩荡技巧,为米、郭所不及,曾经仿制银器,超过原物。在他晚年的时候,曾经追求一位丽妓,陶成自织锦裙,金环以赠之,精类鬼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