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个段子:怎么看出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当你看到夕阳余晖,你的脑海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哇,好多鸟,真好看!” 01 当你欣赏一盆盆景时,你是希望你能确切的表达出你的审美感觉来呢,还是只会讲:“哇,真好看”,还憋得慌。这样,不仅与同好们聊不投机,还会把天聊死,盆景市场化的时代,与客户聊天是必修课,如果你没有对盆景独到的见解,你那点贫乏的审美理念,三两言就露底,怎么谈成生意?怎么搞活盆景市场呢? 02 怎样去增强欣赏盆景的能力?或者说,具有对盆景审美的独到见解?这恐怕是每一位盆景人都希望具有的审美境界和知识学养,多阅读才是不二的法门。不过很多的盆景人,可能会和小编一样,看着每天都在刷新的知识量,头有点大,不知道该把自己的关注点,投注到哪里,才能得到系统的、有效率的收获。针对系统和效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选取知识范畴。 03 第一,从管理养护方面的知识入手,地球植物资源丰富,我们不可能通读所有的植物属性,先挑选自己现养护的植物,弄懂理论加实践结合的管理养护是根本,再逐渐拓展。学知识最怕浅尝辄止,半懂不懂,那样既失了良好的学习心态,又未得到扎实的知识来支撑你的盆景事业。网络上片段化的、零碎的知识不大管用,那些断章取义的知识还坑人,往往误导了很多盆景人,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在被很多过电影的知识弄得晕头转向的时候,还是相信专业网络媒体、传统纸媒的知识传播平台吧,在阅读了一定的知识量以后,自然会有剔除糟泊,吸取精华的能力。 04 第二,从盆景审美内核:造型艺术来入手,有目的的去增加造型艺术方面的知识内涵和外延。盆景艺术的内涵,就是盆景艺术本身的概念性知识,包括他的硬件组合构成要件、审美原理的理论依据等,她的外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比如绘画、书法、雕刻等等范畴的艺术元素的共通点,我们可以博取其他相关艺术门类的精粹,精读一两样姊妹艺术的审美原则,比如绘画与盆景,在构图及空间布局上的很多相近的遵循原则。还有盆景艺术的时代性也是很重要的,现代新的艺术元素,比如环境艺术,陈列艺术等,对盆景艺术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 05 第三,从植物本身的生命特征来更深层次的正确理解盆景造型艺术之美。现在有不少盆景新人,对素材造型的理解和制作不甚了了,容易走入偏门,走入主观,对盆景艺术审美的入门理解随意散漫,主观性强,仅靠捕捉肤浅的空间形象来表情达意,而忽略了自然物态之美。想起西方的波普艺术,利用一些平常生活的零碎片段,进行想象拼凑,虽然可以体现一种人文精神,但似乎离事物的本质越来越远。 每棵树都是独立的生命体,我们只有在懂得它律动的生命所表现的音符节奏,才能以贴切合拍的连贯性音频输出,来表现它的生命所放射的独特之美,哪怕是在小小的盆盎中。松树阳刚,耐旱,树格挺拔意气飞扬;柏树需阴好湿,阴柔内敛,风格柔韧极尽曲柔扭转变化之美;落叶树种对季节的敏感表现直率,树格以豁达朗净为基调,个性特征也很分明,冬观寒枝春观芽叶,观叶时叶葱茏明目,观枝时枝条棱角明了清晰。每一树种,它们的生命本色特征,与他们自然气质美的风格,内在里都有千丝万缕的有机链接,需要我们去读它,再去理解它,最后才能够去表现他们的生命内在与表象之真美,只有真正表现了这样的美,才能让盆景艺术感动更多的人。 06 第四,现在是全球经济文化大融合的地球村时代,给盆景艺术精英们提出更高的知识储备要求,吸取西方文化艺术的精髓,融合到我们华夏传统文化中,并进行有原则的创新,才是引导盆景艺术高度发展的重要源泉。 盆景艺术,已被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纳入了园艺艺术的重要分类,中国盆景要走向全球,盆景人要做的,要学习的知识量,很多很多,这些知识,不仅仅是拿来聊天的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