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文学家与书法家。他“以绝世之资倡其新说”,历经坎坷,参悟圣人之道,开创心学,以赫赫文功武治,成一代圣贤。那么,阳明的心学究竟是怎么样的学问呢? 【01】何为人生第一等事 王阳明十一岁时,有一天上课突然问先生,“何为第一等事?”人生的第一等事也就是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先生回答:“惟读书登第耳。”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好好读书,然后考中科举、做官。王阳明不同意,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人生的第一等事是读书,学圣贤。他父亲听说后,就质问他:听说你想当圣人啊?你知道什么是圣人吗?别看王阳明才十一岁,却人小志气大,当即头一仰,大声说,圣人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 为着“学圣贤”的人生理想,小小年纪的王阳明开始研习兵法、舞枪弄棒。十五岁的时候,为了继承前贤的遗志,王阳明径出居庸关、山海关,对边塞的地势地貌、山川形胜进行了一番实地考察。他还曾在蒙古族部落里参加了射箭和骑马比赛,居然拔得头筹。他十分向往东汉大将军马援的功业,云游归来,有感于动乱频仍的社会现实,写了《帝国平安策》欲上呈朝廷,被父亲训斥教育了一番。但由此可见,王阳明家国天下的胸怀和襟抱。 【02】心外无物,心即理 心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奠基理论:“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即理,意思是万事万物只有人类意识参与时才能明白,遇到事情“不动心”,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保持一颗岿然不动的心。 平宁王之乱的时候,王阳明并未到第一线去。他坐镇指挥的同时还在上课、讲心学。当他的手下大将伍文定正和宁王朱宸濠大战的时候,王阳明大概就在讲“不动如山”之境。这时候突然前方战报来了,说情况紧急,前敌总指挥伍文定的胡子都被烧着了,前方军心已乱。这时候,王阳明站起身来,走到旁边拿令牌传命下去:谁再说伍文定胡子被烧这件事,立刻给我斩了。然后调回头来继续上课。 学生们都很紧张,问外边怎么样了?王阳明摇摇头说,刚刚听人说前方有点不顺利,此兵家常事,不足介怀。我们继续讲。讲了一阵,又有前方战报来报,说宁王朱宸濠已经被活捉了,大乱平定。别人听到这样的消息,肯定要欢呼、庆祝。但是,王阳明听了,只是点点头,然后依旧接着回来上课。 学生们又忍不住问了:前方怎么样?王阳明说,听说宁王朱宸濠大败,而且已经被我们抓获了,想来这个消息不假。这时,王阳明眉头一皱说,就是听说死伤惨重啊!这里看出他的悲悯之心。但说完之后,又接着讲课,而且表现为“理前语如故”“理前语如常”,旁观者无不佩服。这就是遇到事情“不动心”,不动如山,心外无物。 心外无物,其实是一种更大境界的价值存在。获得这种价值存在之后,人生就有了一个价值支撑,就有了一个价值出发点。人类的终极问题是不朽,怎么追求不朽?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滴水一样,就算再饱满,放在阳光下没多久就被蒸发掉了。这滴水怎么才能不被蒸发掉呢?很简单,放入旁边的长江大河,汇入汪洋大海之中。王阳明心学不是一种简单的自我解脱和现实逃避,而是一种社会担当、一种博大的胸怀,是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然后勇于担当,勇于负责。 【03】知行合一,事上练 阳明心学诞生后,王阳明兴办龙冈书院,授徒讲学,声名远播,后又受到贵州提学副使席书的邀请,讲学于贵阳书院。此后,王阳明的“心即理”不断延展,渐渐产生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这是他心学的第二大层次。“心即理”,可以说是心学的基石,“知行合一”则是心学重要的发展。 “知行合一”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口诀,叫做“事上练”。碰到事,不怕事,这颗心要到事上去磨练,就像一把兵刃,要在磨刀石上磨练才能锋利一样。 王阳明在贵阳讲学,三年贬谪期满后,被朝廷任命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上任后第一天,“蓦有乡民千数拥入县门,号呼动地,一时不辨所言,大意欲求宽贷”。他很快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乡民们鸣冤,是因为庐陵这个地方不生产葛布,却要缴纳繁重的葛布税。 弄清了事情原委之后,王阳明先安抚乡民的情绪,开口表态:既然朝廷派我来庐陵县做父母官,如果确有不平、不是之处,我一定为大家做主。这样一表态,大家立刻安静了。然后,王阳明立刻召集县府有关人员开会,了解到这葛布税并非国家应收的税种,而是宦官搜刮民财的一种恶劣手段。之后,他向乡民们宣布,免去今年的葛布税。 这可不得了!王阳明刚刚新官上任,还没有跟上下级沟通,也没有跟官僚体系整体协调好关系,他就敢现场说今年就免去葛布税!手下人都吓坏了:这得要担多大的责任与风险?免去了乡民的葛布税之后,王阳明给上级政府写了封信,言之凿凿,陈明利弊,既不卑不亢晓之以理,又不动声色摆出态度,最后以人情动之,面对奸宦,软硬兼施,竟然就这么轻松圆满地把事情解决掉了。 “知行合一”,事上练。首先是具备调查、洞悉全局的能力,然后就是敢于担当,碰到事不怕事,而且敢于迎难而上。神奇的是,他越是迎难而上,越是敢于担当,后来他遇到的困难越是迎刃而解。这就是阳明心学的力量,强大的“知行合一”的智慧。 【04】修身正心,致良知 王阳明,一介书生,身体羸弱,却勇斗宦官,剿南赣匪患,平宁王之乱,平广西匪患,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成功的背后是心学“知行合一”的智慧。“知行合一”背后有个关键的地方,也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堪称总纲中的总纲、精华中的精华,那就是——“致良知”。王阳明说:“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阳明心学所说的这个良知,典出《孟子》“不学而能为之良能,不虑而知为之良知”。知天理、知人间大道,是一个人内心本来就有的,“人人皆有良知”,但因现实中各种欲望、情绪、不良习性蒙蔽了良知。因此要找到这个良知,找到人类文明积淀下来的智慧、道德与灵性的自觉,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然后不停地去磨练它,升华它,激发一个人巨大的能力,使其不断成长。 宁王之乱时,王阳明本是奉圣旨去福建平士兵哗变,但听到朱宸濠的叛乱消息,立刻前往平叛,毫不犹豫!想想当时的环境,当年朱棣靖难之役的历史摆在那儿,再加上朱厚照本身昏庸、荒诞,宁王朱宸濠准备了十年,完全是有可能成功的。当时南方官员给朝廷的上疏都没说宁王反叛,而是说南昌有变、江西有变、江南有变,都在明哲保身,为自己留退路。只有王阳明知难而上。他也担心自己,甚至让家眷在自己家门外环布柴草,说一旦事败,绝不肯被俘,全家举火自焚,说明当时形势何其严迫。但是王阳明为什么可以挺身而出?就是这种“致良知”,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行为准则、行动智慧全都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就是致良知的表现。 王阳明曾有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阳明心学关键的总结和升华。宁王之乱平定后,忠泰之难接踵而来。张忠、许泰、江彬等人,处处刁难王阳明,甚至要陷害他。在那个危难时刻,王阳明的祖母去世了,父亲王华又病重,王阳明想回家,学生们都劝他不能走,疑谤在身,被朝廷猜忌,怀疑谋反,这个时候走了,别人就觉得是畏罪潜逃。但王阳明细想了一下,说:我的良知告诉我,亲情足以让我放下这一切。我的良知告诉我,我和亲人之间的感情是最基本的人性,是我要追求的最光辉的东西。如果这个东西都没有了,其他东西还有什么必要呢?王阳明就真的辞职不干了。这说明,他自己内心中的良知是他处事的最高指引,而不是外在世俗的标准。这就是,听从内心的指引——“致良知”。 王阳明堪称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典范,他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他讲学问道付诸实行、在艰难中建功立业的功夫,他经过修炼而获得强大内心以及战胜苦难的决心和勇气,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体悟。 本文摘自《五百年来王阳明》(作者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图源网络
|
|
来自: 大飞5g9qlq391k > 《阳明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