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期回顾】管建刚:理解儿童有多难?看了这三个案例你就知道了

 hgzwhwzy 2019-06-23

(一)

圆圆快两周岁了。

快两周岁的圆圆,跟着妈妈一起练瑜伽。圆圆东张西望,妈妈说,你要闭上眼睛。圆圆闭上了眼睛,却把嘴巴翘起来了。妈妈说,嘴巴不要翘起来;爸爸说,嘴巴不要翘起来,你只要闭上眼睛好了。

圆圆还是努力地翘着嘴巴。

圆圆为什么总是翘着嘴巴呢?

你可能会认为,圆圆听不懂大人的话;你可能会认为,圆圆故意做鬼脸;你可能会认为,圆圆就是个调皮鬼。

后来,我们否定了以上的猜测。

圆圆其实很努力地听妈妈的话——闭眼睛。

幼儿身体柔软,牵一发动全身。幼儿伸一下腿,全身都动;幼儿摇一下手,腿也跟着划动。园园很努力地闭眼睛,于是牵动了嘴巴,嘴巴就翘起来。

你看,成人时常误解了儿童的行为。

(二)

奶声奶气的圆圆会背《三字经》,奶声奶气的圆圆能背好多首唐诗。

圆圆的“迷宫”,说成了“迷东”。

圆圆的“火车”说成了“火呲”。

圆圆的“哥哥”,说成了“多多”。

好多字眼,圆圆的舌头总是在上颚的前端,伸不直似的,

幼儿说话都奶声奶气的,只是我们似乎从来没有想过,幼儿为什么奶声奶气的呢?

大人说,幼儿都这样的呀。

幼儿的确都是这样的。“都是这样”的背后还有一个成因。

养生静坐的朋友知道,静坐的时候要舌尖轻轻抵住上颚。舌尖轻抵上颚,一放松,五分钟后,舌头下面就有汩汩的津液。这个津液对人体非常重要,滋润濡养,冲养血脉。人老了,津液少了,生命不长了,所以“活”字,就是舌头下面有“水”,这个“水”就是“津液”。

幼儿的口水多,多到流口水。一来幼儿的生命力旺盛,二来幼儿天生地舌尖轻抵上颚——也因此,幼儿说话的时候会“口齿不清”。

   过了一段时间,幼儿的舌尖放下来,自然不再说成“迷东”“多多”。

(三)

圆圆要画画了。

圆圆说,这是毛巾。我们一看,是一个小圆圈。

圆圆说,这是白毛巾。我们一看,是一个不知道是圆还是方的东西。

圆圆说,这是牙刷。我们一看,还是一个不知道是圆还是方的东西。

成人说,不像不像,一点也不像。

那样我们也许又错了。

幼儿还处于“人神不分”的阶段。幼儿是最接近神的。长大了的人就离神越来越远,而跟动物越来越近——人的欲望越强跟动物也就越近。

神仙脑子里想一个苹果,手里就出现了一个苹果;脑子里想一块毛巾,手里就出现了一块毛巾。圆圆画一条毛巾的重点不在于她笔下画了一块毛巾,而在于她脑子里出现了一块毛巾。至于毛巾会不会真出现,圆圆可不管。

    圆圆在乎的是脑子里真的出现了一块毛巾,笔下是不是画出来了,也许跟她没有半毛钱关系了。

1,2,3,4,5,6

(四)

理解幼儿是如此地困难。理解儿童也是如此。

没有对儿童的理解就没有好的教学。

没有对儿童的理解就没有好的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的80%的问题来自不理解儿童。只有20%的问题来自于不理解作文教学。这是我目前的观点。

2019/5/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