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日本设计小站(ID:japandesign),已获得其授权 在我们的印象里 “教科书”基本上和“美”是搭不上边的 因为它要不是长这样 就是长这样 内页也和封面的画风保持统一 毫无惊喜和新意 然而,就在两年前 台湾的一套教科书横空出世 直接获得了2017德国红点设计大奖 名字也很特别 叫“美感教科书” 数学书竟然比画报还好看 你敢相信吗?! 每个英文字母都被藏在了小格子里 一般人还猜不出这是“英语书” 课本的设计不仅贴合孩子的天性 还增加了启发性 比如适当的留白 空余的地方孩子可以用贴纸自由发挥 国语书的封面只有简简单单一个笔画 可不是设计师偷懒 而是想看学生通过这一“横” 能联想起学过的哪些汉字 都叫“美感教科书”了 必然不能“徒有其表” 翻开内页 跟电影的主视觉设计也有的一拼 设计师还贴心地加了折页设计 上节课老师讲到哪儿 一翻就能找到 今年,他们又杀回来了! “美感教科书”来到第三季 观感怎么说呢 比上一季又上升了一个level吧 初一(上)的数学书 主角是个大大的代数符号“x” 别小瞧了这个“x” 里面大有乾坤 未知数x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就不用说了 你再放大点看 左上角的小人不是在玩普通的球 而是“用筛检法找质数” 右下角水族箱上的刻度 是帮你认清“正整数”的概念 还有左下角的计算器使用 全是这本书的内容 谁看了不说一句: 设计师用心良苦啊! 这还只是个开头 下面有的你惊艳的 语文书 封面用了“书柜”的创意 每篇文章都变成了一本书 书名就是课文名 字体、大小各不相同的书本 或斜或正地摆放 你别说,还真有点书柜的意思 在做封面之余 又有了目录的功能 最妙的一点是 “书本”之间不是用不同的颜色相隔的 而是全靠凸起的外框线 也就是说,在视觉之外 语文书还有触觉上的特殊体验 “质感”满分了~ 自然科学书 据说灵感来源于“连连看” 翻开课本的内页 显微镜下的细胞竟然可以这么美! 他们甚至还邀请知名插画师Croter 在每章开头画“生活情境小漫画” 孩子在不经意间 就开始思考这章节的问题了 为设计师的机智点赞! “枯燥”的初中教科书都能设计出花来 小学课本就更不在话下了 妥妥的“绘本风” 幽默诙谐的插画里还藏了各种“游戏梗” 猜谜 找线索 故事引导 上课还真的成了一件有趣的事儿! “美感教科书”的企划2013年就开始了 令人没想到的是 发起人竟然是三个毫无设计背景的理工男 他们去欧洲学习时 被那边随处可见的古建筑 和浸透在日常生活中的艺术熏陶给震惊了 以至于回台湾后感受到不小的落差
那时他们才意识到 环境对一个人审美品味的影响 是下意识的、又是决定性的 但这好像不是多开几个博物馆、艺术展 就能解决的 怎么办呢? 于是他们想到了教科书 一个孩子在12年义务教育下 花在课本上的时间约为12760个小时 相当于看6000部电影 去3000次美术馆 如果课本不再只传达知识 还能兼具美的熏陶 那12年后 有没有可能影响一代人的美感呢? 所以他们邀请了13名设计师和插画家 对教科书重新改造和排版 让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用心的配色、线条、插画 打造一个美的环境 他们的口号是 “给我们一本课本,我们给孩子一座图书馆” 除了台湾 还有很多地方的教科书值得一夸 日本小学的课本宛如绘本 目录页也如此有趣 韩国的这套课本 使用了独特的拼贴手法 新加坡 葡萄牙 澳大利亚 课本对色彩的运用都堪称一绝 “美感教科书”的发起人曾说 美感教育的重点不是“美”,而是“感” 是培养自己对美的感受、想法和观点 所以与其告诉孩子什么是“美” 不如给他们提供更多风格的课本 激起他们对美的热情 让他们知道,“美”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和可能 希望有一天 我们也能拥有这样的教科书 让孩子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 还能接受美的教育 每日正午十二点,和日站站长说一句:“设计说”三个字,站长会为您推送一条设计物语,365天,365句经典,我们相约每日正午时分,不见不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