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目前中国的慢性肾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2亿,而处在肾功能不全阶段的患者接近2000万人,这些患者的肾功能将在几年或十几年后逐步丧失,成为潜在的尿毒症患者。 如今,尿毒症患者人数逐年递增,医院的透析室人满为患,虽然透析已经很普遍,但透析并不能完全清理掉人体产生的肌酐、尿素氮等毒素废物,对于疾病的治疗没有本质上的意义。同时,透析也会给患者家庭带来不小的经济、精神压力,让人身心俱疲。 既然透析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有些人可能想到了近些年很火热的“人工肾”。 人工肾目前的研发进度正在加快,比如可穿戴人工肾3.0版、植入式人造生物肾脏及干细胞再生肾脏等均有明显进展,但要想应用于普通患者的临床治疗,还尚需时日。 就目前的整体医疗环境而言,当肾病已经彻底走向尿毒症,患者想要获得“重生”的唯一方法,还得靠它——肾移植。 先来了解一下肾移植都有哪些? 同种异体肾移植:一般大众理解的肾移植就是把一个人的肾脏取出,安装在另一个人的体内。按医学意义来讲,这种肾移植属于“同种异体肾移植”。 自体肾移植:自体肾移植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多见于泌尿手术过程中,它是把患者自己的肾脏位置进行移动,不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 异种肾移植:异种肾移植说的是具有相似基因表达的不同物种之间,进行的肾脏移植手术,这也是近些年科学家们重点研究的器官移植课题之一。 当患者肾移植手术成功后,心头最大的感觉就是重获新生,或者说是经历长期透析煎熬后的“劫后余生”之感。但这样的“新生”仍旧会面临诸多难题,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1.术后免疫排斥反应 虽然肾脏换成了新的,但机体的免疫系统并不认可这个“新成员”,只会把它当做“敌人”进行打击、消灭。所以,肾移植术后需要服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抑制自身的免疫排斥反应,尽可能让新肾少受打击、长久存活。 2.病毒感染的威胁 肾移植患者由于长期需要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身体免疫能力相对低下,容易引发感染。临床上约有10%的肾移植患者就因多瘤病毒感染造成肾丢失。感染重点在于预防,需要患者按照医生的要求,在预后的生活管理当中注意免疫力的提升。 3.原发病复发 部分肾移植“丢失”是原发病复发引起的,比如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移植后,血糖没有控制好,仍旧出现新的病情。这点需要肾移植患者定期复查肾功能,有问题及时治疗。 4.患者思想麻痹 有的患者在肾移植后开始的一两年时间内,可以坚持复查、遵医嘱用药,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思想开始麻痹,总觉得自己和常人无异,开始不重视自己的身体,这样造成的慢性排斥反应引发严重后果。 5.外科因素 比如由于血管、输尿管等特殊问题造成手术失败,等等。 目前,我国肾术后5年存活率已超过85%,10年健康存活率达75%~80%。但事实上,因肾源有限、经济实力等问题,让很多尿毒症患者的重生之路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 希望有幸完成肾移植术的人,做到与“新肾”融洽相处,让“新的生命”长久绽放。 如有肾衰竭、尿毒症、肾移植等肾病问题,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