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可描述」的情绪怎么写?一个套路就能让读者入戏十分!

 transpacificm 2019-06-24

塞尚《静物》

画画的时候,同是画苹果,塞尚多用暖红色,给人稳定、沉实的感觉,卢西安·弗洛伊德则偏好灰调的黄绿色,有冷漠疏离感,同样的物体,颜色的冷、暖、明、暗可以传递出多样的情绪。在写作中,比喻就是我们的调色盘,借助它,可以渲染上你想要的色彩,精准营造出你想要的微妙气氛。

我们先来看几个句子:

1、薇龙一抬眼望见钢琴上面,宝蓝瓷盘里一棵仙人掌,正是含苞欲放,那苍绿的厚叶子,四下里探着头,像一窠青蛇,那枝头的一捻红,便像吐出的蛇信子。

2、再回头看姑妈的家,依稀还见那黄地红边的窗棂,绿玻璃窗里映着海色。那巍巍的白房子,盖着绿色的琉璃瓦,很有点像古代的皇陵。

3、薇龙觉得自己是《聊斋志异》里的书生,上山去探亲出来之后,转眼间那贵家宅第已经化成一座大坟山;如果梁家那白房子变了坟,她也许并不惊奇。

4、梁家那白房子黏黏地溶化在白雾里,只看见绿玻璃窗里晃动着灯光,绿幽幽地,一方一方,像薄荷酒里的冰。

吐着红信子的青蛇、陵墓、坟山,这些意象都带着点恐怖、阴森,也是《聊斋》中常常出现的元素,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些东西来比喻一所房子?什么样的房子竟会给人这样的印象呢?

大家可能已经看出来了,这是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句子。小说中的姑妈嫁了梁姓富商做姨太太,富商死后,她活跃欢场,享受被男人簇拥追捧的感觉,「留住了满清末年的淫逸空气,关起门来做小型慈禧太后」。女学生葛薇龙请求姑妈出钱资助自己念书,但姑妈可不是什么慈善家,她肯帮忙,是看薇龙长得美,打算利用她来帮自己吸引男人——难怪还要留薇龙住在她的豪宅里,并且替薇龙置办许多华服靓衫。

薇龙本想专心读书,认为自己只要行得端走得正,足可以抵御那种浮靡环境的影响;然而事情的发展却不如她所想,她深陷情感纠葛,难以抽身,步步沦陷。所以薇龙在这里的处境是尴尬、紧张的,环境在一点点地浸染、吞噬她。

关于梁家宅子的这组比喻,便全部在助力营造这种氛围,富丽堂皇之余,又处处体现出妖异、不安之感。

蛇是可怕的冷血动物,又常常成精,把仙人掌比作青蛇,像是活了、成精了,吐着信子要吃人,暗示这环境也是这样张牙舞爪、危机四伏。

第二句,白房子,绿瓦片,本来还是挺好看的,但是张爱玲笔锋一转,把它比作古代的皇陵,皇陵是什么?是坟墓啊!再豪华的坟墓也终究是坟墓,要吞没埋葬人的。薇龙将要在此处开始的生活就是这样,华丽但危险,薇龙终将被吞噬。

接下来《聊斋志异》中大坟山的比喻就更明显了,妖气,鬼气!繁华尽头,富贵冷灰。薇龙来这里,可不就是入了妖精窟!薇龙的结局,可不就是烟花一场空!

第四句,屋里正在开派对,「薄荷酒里的冰」这个喻体非常贴合当时灯红酒绿的热闹情境,而「绿幽幽的」也给人诡异森冷之感,像鬼片常用的色调。

这一个个画面,就像电影片头一样,营造出特定的氛围,令观众十足入戏!电影、小说都是如此,不是只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还要用画面来造境、造势。而画面怎么来?抽象的情感基调要怎么化为可感知的形象/变得可感?很大程度上就是靠比喻!电影中的许多象征镜头,就是比喻。

相反,如果你是要写一个纯真唯美的小清新爱情故事,你会用什么东西来比喻人物的居所、植物呢?肯定要选择一些软萌可爱的意象了,比如童话中的房子啦、毛茸茸的多肉向天空伸出小手掌啦,等等。

利用比喻造境造势,除了张爱玲,台湾才女林奕含也深谙此道。《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比喻非常密集,几乎每几句话就有一个比喻。小说写13岁少女被禽兽老师强暴,维持了长达五年的施虐关系,这样一部张力十足的作品,林奕含是如何用比喻向读者传达个中种种复杂矛盾的情绪、不足为外人道的微妙体验呢?

先呈上一组句子:

1、三个人窝在皮沙发里,小牛皮沙发软得像阳光。

2、思琪埋在衣柜里千头万绪,可不能穿太漂亮了,总得留些给未来。又想,未来?她跪在一群小洋装间,觉得自己是柔波上一座岛。

3、她们进去的不是咖啡厅,而是珠宝店。眯起眼睛四顾,满屋子亮晶晶的宝石就像是四壁的橱窗里都住着小精灵在眨眼睛。

4、伊纹坐在他对面,一个人画图一个人看书,两个人中间却不是山崖的沉默,而是崖壁有宝石矿的沉默。

这几个句子,选取的喻体是阳光、柔波、小精灵、宝石,都给人轻快愉悦的感觉。

小牛皮沙发软得像“阳光”,这里用到了「通感」,用无形的阳光来比拟一种柔软的触感。沙发怎么就像阳光了呢?因为心情美妙呀!三个热爱文学的小女生窝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沙发软软的,身子软软的、心情软软的,阳光可不就也软软的?

女孩子在漂亮衣服堆中,觉得自己是「柔波上一座岛」,衣服堆叠的形态像波浪,衣服的触感柔软,是柔软的波浪,一下就放飞了少女对未来的憧憬。

一间四壁有小精灵眨眼睛的珠宝店,必定是童话般的所在吧!这里确实是一处童话之地,这里发生的故事也是纯净美好的,珠宝设计师毛毛对伊纹姐姐的爱,是作品中有关爱情唯一干净美好的存在。

下一句还是写毛毛和伊纹,两人各自做自己的事不出声,但这不是「山崖的沉默」,是「崖壁有宝石矿的沉默」,这是踏实安心的沉默,最好的关系就是不说话也不尴尬,这种感觉人人心中有,却是人人笔下无。天啊,林奕含是怎么想出这种比喻的!

卢西安·弗洛伊德《威尔士的苹果箱》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虽然有这些纯净柔软的东西,但它们在全书中占比极小。「柔波上一座岛」那句,其实她换衣服是为了跟变态老师出门,前后文情绪都是压抑的,就只这么一句柔情浪漫。——她那时刚开始遭性侵,噩梦才刚刚开始,还没绝望到底,还对未来残存着一丢丢幻想。书中少许纯美的部分,写它们,常常是为了表明那是房思琪已然失去的世界,写它们的作用是衬得当下更加绝望,美被撕碎更令人心痛、愤怒。

而书中更多是下面这样的句子:

1、隔着他,她看着天花板像溪舟上下起伏。那一瞬间像穿破了小时候的洋装。想看进他的眼睛,像试图立在行驶中的火车,两节车厢连接处,那蠕动肠道写生一样,不可能。

2、思琪被他压在玻璃窗上,眼前的风景被自己的喘息雾了又晴,晴了又雾。她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太阳像颗饱满的蛋黄,快要被刺破了,即将整个地流淌出来,烧伤整个城市。

3、她开始照往常那样在脑子里造句子。突然,句子的生产线在尖叫,原本互相咬合的轮轴开始用利齿撕裂彼此,输送带断了,流出黑血。

4、整个季节当头浇灌下来,像汤霜刑,抬头看太阳,像沉闷在一锅汤底看汤面一团凝聚的金黄油脂。被淫烫之际我才发现整个世界熊熊燃烧的核心题旨是我自己。

这一组句子用的词是刺破、燃烧、尖叫、撕裂、黑血,读者感到满满的紧张压力,情绪是极端的尖锐、痛苦、疯狂——没错,前三句写的都是少女遭受强暴的现场。

「她看着天花板像溪舟上下起伏」,明明动的是她,却成了天花板在起伏,体现了她被动接受的木然心态,试图把自己从眼前的恐怖场景中抽离。——房思琪今后几年里一直是这么做的,以抽离来抵御痛苦,「脑中开始自动生产譬喻句子」,因为「不想想别的,实在太痛苦了」。

小时候的洋装代表过去那个单纯美好的小世界,童真碎了就再也拼不回去。两节车厢连接处像蠕动的肠道,除了形似,肠道还给人以腌臜恶心之感,恰似性侵带来的的不洁、耻辱感。

第二句,太阳像蛋黄,蛋黄破碎流淌出来,倒不如说思琪想让太阳流淌出来,「烧伤整个城市」,毁灭这一切,包括自己。流淌燃烧的太阳,像不像梵高的画?梵高画的日月就是这样旋转、燃烧,躁动到要发疯。这是他们关系的中后期,长期的精神折磨已经使房思琪出现一些精神症状比如严重失眠、冲动易激惹、选择性失忆,大胆推测,此处关于太阳的幻想已经有疯狂的苗头。

第三句是思琪最后一次被性侵。写作造句原本是她擅长的,这一次却造不出来了——精神疾病往往会影响认知功能——句子的生产线在「尖叫」「撕裂」「断了」,实际上就是她的精神终于崩溃,维系正常理智的最后一根钢丝终于崩断。过去惯用的抽离策略也不管用了,下文很快写到「这次,房思琪搞错了,她的灵魂离开以后,再也没有回来了」,也是在说思琪是真疯了。后来她就被送进精神病院。

最后一句,是作者在本书后记中写的,也是精神处在崩溃边缘的极端体验。表现极度地燥热,说「整个季节当头浇灌下来」,又是天才的语句!换了我,想破头也只好说「天地间都是热」之类。金黄的太阳是汤面的油脂,而人在锅底煎熬,原来熊熊燃烧的只是自己啊!(世界在燃烧,更像梵高的画了。)燥热煎熬只是在自身,别人还是好好的,世界还是好好的,精神病患者的独特体验。

所以说林奕含真是老天赏饭的大才女。不是像林奕含这样有过精神疾病切身体验的人,写不出上面这些真实的句子;而这些抽象的、一般人永远不会有的精神体验,她又能够用天才的比喻把它们形象地传递出来,使我们也可在战栗中略窥一二。林奕含,她替我们担荷伤痛,又呈现给世人这第一手的泣血之作。


我们再说回写作技法。本篇所讲比喻vs情绪,概括起来有如下两点。

1)用比喻来表现抽象的情感,使之易懂

如前述林奕含用比喻句写出精神疾病的体验。

我的练习句:

抑郁症患者生活中未必缺乏热闹欢笑的场景比如朋友聚餐、K歌,但他们很快会回到低落状态,荒凉是他们心境的底色。就像在黑底子上作画,你尽可以描绘鲜花丽日、孩童嬉闹,但不管多么鲜艳的颜色,落下去都会浸染了浓黑的冷嘲。

想知道大家看了是否能更理解抑郁症是种什么体验呢?

2)用比喻来渲染全文氛围

如前述张爱玲用比喻句暗示全文氛围。敏锐的读者,就算不知道故事情节,只看你的单个句子,也能嗅出来味道。

我的两个练习句:

那猩红的夕阳,傍着青黛的远山,仿佛一只硕大的蓝孔雀被当胸刺了一刀,流出稠热的余血。

「猩红」「青黛」的浓重配色,刺伤流血的意象,传达出偏阴暗的调子。

原来是他送的情人节礼物,费列罗巧克力。一球一球黄灿灿的,高高垒成金字塔形,顾巧巧便是住在其中的法老,戴着黄金的面具,底下却是一具干尸。

金字塔富丽堂皇,但它是埋葬人的坟墓;黄金面具再贵重,底下还是干尸。这是在小说中描写禁锢的爱情,表面对你很好,其实限制你的成长。

我写这些句子的时候,心中确实先有了想表达的情感氛围,然后联想到了相关的意象。也可能是先想到若干喻体,然后从中拣择出了最符合最满意的。

大家在写比喻句的时候大概也是如此,你联想到的喻体天然就会带上一定的情感色彩,想写单纯美好就想到阳光、花朵、水晶、萌宠,想表现伤痛就想到暗色、流血、撕裂等等,这是个无意识的过程。而我们在经过这样一番分析研究后,可以更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技巧。

顺道,上面三个句子都是我模仿张爱玲的句子才想出来的,舒明月老师一再强调的「仿写大师」实在是非常强大的方法!过去我以为多用几个颜色词、多描写人物衣饰便是张爱玲了,现在看来那样太流于表面,人家的厉害之处不在于用了几个漂亮词而已,更重要的是其中处处浸润着情感色彩,处处在为整篇文章造境、造势。

总结一下,我们要描写某种复杂情绪、营造某种微妙氛围的时候,可以借助比喻,比喻是个好工具;写比喻句的时候,不要光图形似,更要注意情绪的营造,氛围要与整个文章一致。这样写出来的作品,必定氛围浓厚,造境十足,更容易令读者沉浸其中!

此文由舒明月提出思路,王湘媛做文本检索,虫二执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