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道的实战型「舌象」解读(2)

 中医药方便 2019-06-24

 我们不从其他方向,单从舌象角度分析问题。

10.胖大舌

然后这个胖大舌(10.胖大舌),但是胖大舌为什么胖大?堵的,堵了以后,气血湿,尤其是湿,排不掉,代谢不掉,蕴积在内,它就会胖大,身体肿,舌头就会肿。你体内湿气重,肚子大、腿肿、心衰这些,你舌头也跟着一起大,扩心这些。所有舌头一样大,而且这一看也是痰湿、瘀血都有,一起化,你化了就是体内轻轻松松就像排骨一样,你没有那些痰饮湿实停留在体内舌头自然就消掉了。你就有那些东西就像那些老年病、糖尿病、脂肪肝、三高后肚子又大了,这种病人最容易出现这种舌像------胖大舌。

胖大的你就让他把那个水分代谢掉,你要给他去掉这个痰湿。

11.瘦小舌

然后瘦小舌(图11 瘦小舌)就要补了,正好就反过来。它为什么瘦小?就气血不足嘛,而且偏于阴虚不足,这种病人就要补,而且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我说了你补血没有错,你补阴也没有错,但一定要注意脾胃,他为什么能虚,而且虚到已经就说整个自己的都是被代谢的都透支掉了,所以才会瘦小。

大肉下陷,大肉已脱,这些病人就说一定要兼扶脾胃,就你比如这个瘦小舌你用了四物汤,你同时比如加点类似归脾丸,归脾丸为什么有一大堆养血的,或者是你用补中益气汤之类的,就说你一定要用一点调气的。补气和补血的,所以我们就是当归补血汤为什么无形之气及当先顾,急性失血也好什么,我们本身补气,气能摄血、气能生血、气血同源,这就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东西,你注意的他,你就不会单纯的就用一个四物汤了。

12.点刺舌

然后点刺舌(图12 点刺舌),其实主要就是热证,而且如果在舌尖心肺,你看的是头、心脏为主还是肺部症状为主。就是肺部症状为主,其实偏于外感,外感风热,这简单来说就是点刺舌就外感风热,舌尖红有点刺,然后你就是用一些清热解毒,银翘散之类的去治就行了。

但如果偏于心脏,你就要清心安神为主。你丹参本身这个药,起活血化瘀、清心安神又凉血消痈,他在活血的时候又清热,所以他是非常针对一个只是这类的症状的,哪怕是表证你都可以把丹参加进去。而且丹参有凉血消痈的作用,就喉咙痛那些肿,丹参都可以用。

但这个病人,如果是在心上,可以用天王补心丹或者朱砂安神丸,你看是失眠还是心烦?栀子豉汤这些的,都可以根据情况去加减,就说你第一呢,你根据舌象客观地抓住他的问题,就是上焦有热,而且偏血分,所以在舌上,如果偏于气分就该苔黄了。明白吧?所以你一定注意这个气分和血分,如果偏气分就苔黄,如果偏于血分就舌红,那就是以凉血为主,再跟着症状,烦躁的我们可能甚至百合地黄汤,这些百合狐惑病的方都可以用,生地就是凉血清热的,导赤散也是。

如果是失眠的,那你就往失眠那边下药,你如果是肺部的症状的,喉咙痛的、风热的那你就往银翘散那边想,就是这样子。像这个病人(图12 点刺舌)其实他还有一个什么问题呢?这种就是经络不通,我以前都不知道的,这都是经验多了然后慢慢就摸索出来了。当然还有我姨这边提示的,就她偶尔会点一下。

就说你看有的人就是这样,它舌头一边儿偏于胖大,有齿印的,就是往外凸的,一边儿偏凹陷的,也有这样的人,尤其是一些中风偏瘫那边的,就说他经络不通,一边的虚的比较厉害,一边的实的比较厉害了,而且是因为堵而导致的虚,所以这种病人就是所谓的就说经络不通。

另外这个病人(图12 点刺舌),你看他舌根部是偏于有苔,而且很厚的,舌尖部少苔而且很红的,病人有什么?上热下寒啊,就说他下焦不太通畅,所以那个火往上走,火本身就往上的,火曰炎上水曰润下,它本身就在往上走,所以呢,你要引,比如用牛膝,又给肉桂黄连,交泰丸嘛去治,郁金也有降气降火的作用,同时也凉血清热,清心开郁,它有很多作用的。

所以就是说你首先要把这个中药的部分,就是每个药真的是抓牢了然后你再去再往前谈的时候,你自然就是就说像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嘛。你心里有底了,而且他都是相互的,比如说我现在研究的是中药,但是等我研究方剂的时候反而就是继续加强我的中药,你在研究舌像的时候你在研究中诊的时候还能继续加强中药。他都是互相的,你看到这种时候我就在想用一些清凉的药。

它是很自然地,并且很多病人都是上面热,下面一堆黄腻厚白苔之类的,这都是下焦瘀滞,就苔在哪里就堵在哪里,就是厚的胎就是整个舌苔就一块儿厚的。在那里就说明就这里不通,所以有些病人为什么什么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下焦疝气乱七八糟的或者长瘤子,很多时候这样的。这个病人指定偏黄的,就是黄白了,就是黄白还是要看它偏干还是偏润。偏干就是偏热症,有的可能没来得及化热,有的人可能是刚刚化一部分热,就热得化得还不明显,这就是黄白偏干的,再你看的舌质偏红。

还有一种就是舌质非常湿润的,但是也是黄白腻的那种,它这种是阳虚水湿不化,这个不化的水湿郁而生热。对于这种病人,你要治本的同时也要治表,比如你加个芦根,比如你用真武汤就加个芦根或者车前子。就是我用真武汤或者苓桂术甘汤本身是在治他的寒湿,但是因为这个寒湿郁久了,在那化热了,你用芦根、车前子之类的,往外一倒。就把这个湿热,整个方就说具有清热利湿的针对黄苔的,又有温阳化湿的针对白苔的,所以这就是灵活嘛。

就说我们中诊你等我讲完这些舌像,真是没多少个舌像,你再把前面的舌像好好看一遍,我说的东西全都有,就是我说的你白苔就有得白干苔就主这个苔位转黄而内热已炽这种急热证,我说的舌红少苔而津润主血瘀,还有这个阳虚水湿不化的这种黄腻胎,黄白相间微黄的那种又很湿润的那种苔就是阳虚水湿不化。就本身阳虚,然后湿气在那里,时间久了,又郁而化热。

13.瘀斑舌

然后瘀斑舌(13.瘀斑舌),其实这个就跟我们的紫舌有点像,本身颜色差不多,但是它更显的不均匀,就是像地图一样,一块一块的,这种为什么会出现一块块的,就类似瘀点,就一定要通,而且要活血化瘀为主。

14.齿痕舌

那齿痕舌(图14 齿痕舌)我讲,就说有胖大的、有片瘦小的。偏瘦小的,那就是脾虚或者气虚无力运化水湿导致的,就是虚证;如果是偏胖大的,那就是水气太重了,泡得肿胀了然后被两边牙挤到了。

所以它是两种,我们前面就是一个是气虚的,一个是阳虚的,阳虚这边,就是寒湿重了,其实阳和气本身也差不多,就说你看它颜色,有的是白而齿印,这是偏阳虚,当然也有血虚、血寒,但是有的人是红而有齿印就是红润,就是颜色上是接近正常的。这种是偏于脾胃气虚有湿,所以要六君子之类的。但是另一个你可能就是苓桂术甘汤加减。就说白而齿印---苓桂术甘寒湿重嘛。当然也有气虚,白术本身也补气,你要加减你加上黄芪、五指毛桃这些,还有泽泻这些利水的、祛湿的、运脾的,你也要加,我说的只是底方,我们方剂说的方基本都是底方,基本都是要加减的,你一定不要就是用原方。所以我并不建议你都说是照着原方去用,要根据实情去调整处方。

15.肿胀舌

肿胀舌(图15 肿胀舌)一个道理,肿胀舌和那边也是,就是不通堵的,堵了以后化了热,就是它又接了一个热,肿胀要活血,通的时候清热,加个清热,这个病人(图15 肿胀舌)就清热活血再加上活血化瘀的,或者是你直接就选一些能凉血化瘀的一些药,对这种你可能加上连翘。连翘清热散结消肿嘛,或者是很多我们的一些这种病人,他舌头肿了,外头就肿得,就皮肤红肿热痛,比如说蜂窝组织炎、软组织感染、挫伤这些,或者是哪里肿了、疖子、疮这些就类似这个。

你只要是肿胀的都是偏热症的,有的人就要清心火的,你像重舌是舌头下面又生个小舌,或者是口舌生疮,这些都是心火有余,或者心脾火有余,但是你清心火的时候脾火也跟着一起清了,但你也可能就说你心火带小肠火用导赤散,心火带脾火用泻黄散,胃火用玉女煎、清胃散也都互相的,就是你再清心的时候脾本身就一起清,所有的清热药都会清胃的。所以为什么说寒凉伤胃,所有的清热药因为直接喝到胃里都会清到胃,那些清热药:白花蛇舌草、重楼、地锦草都会伤到胃,其次就根据他清脏腑,黄芩清肺、清肝胆,黄柏清肾,但是同时所有都清胃。

16.镜面舌

然后镜面舌(图16  镜面舌),其实跟前面那个偏于阴虚了,而且偏于胃阴虚,所以要养阴益胃汤这些为主同时还是要注意气,阴虚了气也会跟着虚的,所以你西洋参、太子参、炙干草之类的,生甘草比炙甘草好,因为它益气又生津,因为它偏热了,阴虚嘛就会偏热。镜面舌就要补气养阴这些去用。

17.歪斜舌

歪斜舌(图17 歪斜舌)为什么会歪?脸歪和舌歪一个道理,经络不通加中风。就是所谓的脑血管意外、脑血栓、脑出血,为什么会歪,就跟脸歪一样。所以这种病人一定要通经络,而且只要是中风的,在中医讲都是按痰治。看那些中风的病人,大部分都是要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导痰汤这些方去治。

看这个歪斜舌(图17 歪斜舌),你看这些苔就是痰了,这些点就是瘀,并且颜色不均匀,这也是瘀滞不畅导致的颜色不均匀,如果都是很通畅的,颜色是均匀的。是瘀导致的会化热,只要有瘀就会化热,不通就会化热。所以这个病人,要化这个苔,这个苔就是痰,要化这个瘀点就是瘀,而且要通络,这个病人舌头有点厚,有点肿胀,所以刚开始要通的猛一点,后期要加上补气的。

就说前期可能是以攻为主,后期可能以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是个好方,但是少了化痰的,补阳还五汤就是黄芪推地龙,地龙这个药很多功效,平肝熄风、息风止痉、通络、活血、利水、利尿又清热镇惊,所以这个药功效非常多,而且力量又很好,效果也很好,而且蚯蚓也比较好弄,但是也比较贵,而且黄芪推着地龙,有补有攻,地龙能在土里钻来钻去,这就是在通络,而且你只要是通路都会有活血的作用。

然后这种病人初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化痰,这些中风偏瘫的,基本都是有痰,而且只要是疤痕组织或者水肿或者是组织变性,在中医讲都是痰,这些都是要化。就说脑梗会导致大面积的脑栓塞、变性、水肿,这些都是痰,另外就是有一些的比较少痰的,就是中风两大类,那种比较稳定的,像阴虚动风的,帕金森就一直抖一直抖这样的,尤其很多老人就这样,他们就是阴虚风动,你要用黄连阿胶汤,阿胶鸡子黄汤或者是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这些,就是在滋阴的基础上息风,叫滋阴息风,就是重镇的配上养阴血的。

他们那种是偏于阴虚的,你看那个舌是没苔的,也是歪斜的,或者是在那抖啊抖。但是那种还是偏少了,更多的还是这种中风实证就是有痰的。我们现在中风的话,大部分都是以活血化瘀为主化痰的,西医就是从血上走的嘛,血管问题、脑血管意外,所以他们这些中医就是走在瘀血的路上,这就越走越远了。

中医的中风-----癫狂痫这些全都跟痰有关,定痫丸专门治这个抽风的羊癫疯的,全都是化痰的药,神仙解语丹治中风这个语言謇涩说不出话来的也是化痰药,祛风化痰药,神仙解语丹这名字专门是针对中风不语的,但是就是中医院校出来的这些科班的中医他们这个水平就是不够的。脱离不了这些血瘀的死圈圈,所以他们临床疗效始终跟不上去。

注:

1.本文作者「夜炎」口述;「星辰」转为文字,编校排版「杏林医哥」,版权归本公众号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