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寒三友图》为什么是三友

 zzm1008图书馆 2019-06-24
  2018.05.11 07:07
    

         

         
       



       
       

         

           

《岁寒三友图》只为松,竹,梅。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松树、竹子、梅花在宋代人赵孟坚手里,就成了一副“ 插花艺术画 ”的鼻祖。

而松、竹、梅的寓意,一向都是“ 咬定青山不放松 ”的坚韧无惧。苏东坡有诗曰:“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

这三者常常用于文人素材里,受尽褒扬。

整幅画里最多的便是留白,这是在艺术创作里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倒不说一定会让人觉得思绪飞扬,引发无尽想象,至少从视觉上来说是一种解放。

我自己也比较偏好在画作里做过多的留白处理,看起来简单又轻松。

所以对于朱宣咸的这幅中国画版本的《岁寒三友图》,第一眼的时候真的就是很喜欢,完全没有想要去欣赏的欲望。因为这种感觉让我压抑,让我觉得不够放松,甚至还让我觉得有些恐惧。

只能说自己真的是个伪艺术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对于为什么是岁寒三友而不是四友五友,历史上总是说与苏轼有关。

在北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遭权臣迫害,被捕入狱。经王安石等人营救,从轻定罪,安置黄州( 今湖北黄冈 )管制。

苏轼初到此地,心情苦闷。之后,家眷来依,朋友来访,他的心绪慢慢好转,但生活还是窘迫,便向黄州府讨来数十亩荒地,开垦种植,借以改善生活。

这块地,当地人唤作“ 东坡 ”,这也是他号称“ 东坡居士 ”的由来。

苏轼在东坡栽了农作物,又筑园围墙,造起房屋,取名“雪堂”,并在四壁都画上雪花;园子里,则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

一年春天,黄州知州徐君猷来雪堂看望他,打趣道:“ 你这房间起居睡卧,环顾侧看处处是雪。当真天寒飘雪时,人迹难至,不觉得太冷清吗?”

苏轼手指院内花木,爽朗大笑:“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

意为风声和泉声就是可解寂寞的两部乐章,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霜开放的梅花,就是可伴冬寒的三位益友。

徐君猷闻言,对苏轼以“三友”自励,保持凌寒留香的高尚情操,肃然起敬。

后来,仁人志士对三者,是借此来体现自己傲霜斗雪、铁骨冰心的高尚品格。老百姓则看重其长青不老、终冬不凋,引申为生命力的旺盛,所以也是吉祥的象征。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这三友里,从小最爱的便是竹了。

春天里爱去竹林里挖竹笋,沾上一身的竹笋毛,晚上奇痒难忍,第二天还是乐呵呵地拿着镰刀和锄头到处挖挖砍砍。

毕竟,竹林不是自家东西,挖起来胆战心惊的,还是很有刺激感。

后来读郑板桥的诗《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背得滚瓜烂熟。

也在刚开始学画不久,去给竹子写过生。

后来,我就再也没去过了。

安慰自己,四十岁学国画的时候再画竹子吧,还是不要随便就去玷污人家高贵的身份。

关于梅花,倒不觉得有多喜欢。

南方的冬天很少下雪,见不到“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场景,自然感受不到白雪皑皑下,洁白世界里清幽的香气。

也是一大遗憾了。

好像松树在南方也挺少,针叶植物自然存在于温带,亚寒带比较多。

梅花和松树能够抵御严寒,我丝毫不反驳。

至于竹子的品格,我第一反应便是竹笋好吃,大熊猫也喜欢,还能清热去火。如果郑板桥老师知道有人这么想,会不会气得直说“ 孺子不可教也 !”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