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极效医案3则.如何用好桂枝附子汤!

 松静空空 2019-06-25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相信这条原文大家都很熟悉了。

那么今天,小师妹为大家整理出河南中医药大学王振亮教授的3则临床医案。

学经典,致临床。

畏风寒案

王某,男,55岁,河南安阳人,某公司副经理。

2008年6月25日初诊:畏寒怕冷,虽酷暑难耐,仍厚衣重被包裹,不耐风袭,遇风则寒彻骨髓。

汗出多,纳尚可,眠一般,肠鸣不止,碌碌如雷,心甚烦之。

小便可,大便溏,日1行。

舌淡红,苔白,脉沉缓。

病机:卫阳不足,营卫失调,中阳亏虚,肝木乘土。

治法:温阳固表,调和营卫,平肝驱风。

方药:桂枝加附子汤加减。

桂枝9g、白芍9g、制附子10g(先煎)、炙甘草5g、生姜5片、大枣5枚、天麻10g、钩藤12g、山茱萸15g、煅龙骨12g、煅牡蛎30g,7剂。

2008年7月3日二诊:畏风寒明显缓解,已不用围衣盖被,汗出少,肠鸣似有减轻之势。上方加僵蚕10克,7剂。

2008年7月10日三诊:畏寒已减轻多半,肠鸣缓解一半。

上方坚持服用15剂后,症状基本消失。

后以当归生姜羊肉汤善其后,以杜绝复发。

10个月后偶在路途遇之,自述吃羊一只有余,痊愈后再未复发。

按语:畏寒怕冷,虽酷暑难耐,仍厚衣重被包裹,不耐风袭,遇风则寒彻骨髓,汗出多(卫阳不足,营卫失调)。

肠鸣不止,碌碌如雷,心甚烦之(肝木乘土)。

大便溏,脉沉缓(中阳亏虚)。

老年感冒案

张某,女,80岁。

近来感冒后畏风,阵发性汗出,耳鸣,右侧头痛,纳尚可,眠佳,二便正常。

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方药:桂枝加附子汤加减。

桂枝9g 、白芍9g、炙甘草6g、生姜12g、大枣20g 、川芎15、生黄芪15g、蔓荆子10g,7剂。

服上方1剂,畏风汗出无,上药7剂服完,耳鸣头痛也有明显减轻。

但口干而苦,因耳鸣头痛由来已久,随处小柴胡汤5剂,服之愈。

产后风湿案

李某,女,40岁。

2017年8月5日初诊:畏风寒两月余,因小产后洗澡诱发。

刻诊:畏风寒,汗出多,双肩关节疼痛,左侧为甚,站久腿酸。

目眩,纳差体倦,眠差,大便干结,3-4日1行,小便正常。

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

方药:桂枝加附子汤加减。

制附子(先煎)9g、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5枚、桑枝15g、生黄芪15g、防风12g、生白术9g、三七粉4g(冲服) 15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17年9月17日二诊:体倦好转,汗出减少,但双肩关节仍疼痛,小腿时酸楚,畏寒怕冷。

纳眠佳,头蒙,颈部酸楚,后背酸痛,大便干结,2-3日1行。

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

处方:制附子(先煎)9g、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5枚、桑枝15g、生黄芪15g、防风12g、生白术9g、三七粉4g(冲服)、天麻10g,15剂,每日1剂,水煎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