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诺贝尔奖得主马歇尔:感染幽门螺杆菌,必定会引起炎症!还可能致癌

 罗宋汤的味道 2019-06-26

记者 孙倩文 文 李晓龙 王晓伟 图

消化道看似只是一个食物输入的管道,但却十分复杂、脆弱。数据显示,中国有肠胃病患者1.2亿,消化性溃疡发病率为10%,慢性胃炎发病率为30%,而幽门螺杆菌(HP)又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国康复医学会消化病康复专业委员会2019(第二届)年会暨中原幽门螺杆菌微生态及消化病论坛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带着他的研究成果再一次来到了郑州,与大家分享《HP研究进展》。

巴里·马歇尔因发现胃中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之间的关系而获得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自2015年起,马歇尔教授与郑州大学开展紧密合作,依托郑大五附院建立“郑州大学马歇尔医院”和“郑州大学马歇尔医学研究中心”。同时,马歇尔教授还是郑大五附院的兼职教授,与郑大五附院共同培养博士。

1

幽门螺杆菌必定会引起炎症

正常情况下,胃壁有一系列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能抵御经口而入的千百种微生物的侵袭,但幽门螺杆菌是唯一一种可以大量附着在胃黏膜上的细菌。马歇尔教授介绍,幽门螺杆菌主要分布在胃里,其中胃窦占20%、胃体占70%、胃底占10%,幽门螺杆菌在胃里是可以随处游动的,但它更喜欢附着在胃黏膜的底部。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达60%,感染人数近8亿,其中,发达城市感染率较低,乡村地区感染率较高。此外,河南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也接近60%。

马歇尔教授说:“要提醒大家的是,幽门螺杆菌必定会导致炎症。”患了胃炎后,主要会出现三种现象:

1.胃酸过多。10%的病人会出现胃溃疡。

2.胃酸不变。80%的人没有症状,5%的人会出现轻微症状。

3.胃酸过低。5%的人会有轻微症状,这部分人患胃癌的风险高。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是否会出现症状,主要与受影响的胃黏膜面积、胃窦或胃体有幽门螺杆菌、胃窦和胃体两者都有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的数量、受感染的时间等因素有关。

那么,幽门螺杆菌是如何导致胃癌的呢?

马歇尔教授说,有研究指出,骨髓干细胞很可能是胃癌的来源,胃癌很可能在肠化的组织边缘形成。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人体的正常细胞组织被破坏,细胞被破坏后,新的幽门螺杆菌就会吸引干细胞做一些修补工作,同时这些干细胞也会变化成不同的细胞,这就是肠化的由来。

由于幽门螺杆菌只能附着在健康的胃黏膜上,而不能附着在肠化的细胞上面,所以肠化的组织边缘会发现附着的幽门螺杆菌。如果要找胃癌组织,说不定可以在肠化的组织边缘发现胃癌细胞。

2

长期使用PPI

一般不会提高胃癌风险

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一类致癌因子,为了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接受根除治疗。目前,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根除,主要使用的是以质子泵抑制剂(PPI)或者铋剂为基础联合两种抗生素的方法。

近几十年来,铋剂已广泛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等。口服铋剂后,在胃酸的作用下,会形成铋盐和黏性凝结物,铋剂会附着在细胞的表层上面,形成保护层并直接杀灭幽门螺杆菌。而对于那些比较深入的幽门螺杆菌就需要用PPI来消灭。

2018年,有学者发表论文,对根除HP后服用PPI的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研究发现,长期服用PPI的患者,胃癌的发病率提高。

长期使用PPI真的会提高胃癌风险吗?对此,马歇尔教授回答,也许会,但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对于消化道疾病来说,必须使用精准治疗方案来控制病情。

3

共餐不会感染幽门螺杆菌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有人问道:很多人最关心的是,会不会因为一起吃饭而感染幽门螺杆菌?

马歇尔教授回答,共餐不会感染幽门螺杆菌,早上醒来时,口腔内可能存留极少的幽门螺杆菌,其他时段口腔内是不会存在幽门螺杆菌的,幽门螺杆菌一般是在胃里。但中国人有一个习惯,吃饭的时候喜欢把食物嚼碎喂给孩子,幽门螺杆菌会通过这种方式传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