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的收入在全国算是最低的省份之一,前有“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顾少强教师辞职,后有毕业于河南省南阳二师张景娟辞。张老师毕业后回到了家乡河南省内乡县瓦亭乡闫湾小学教书,成了一名乡村教师。因为1、工资低,不足以养家糊口,2、职业提升空间小,看不到未来的发展。3、想换一种活法,作家梦重新复活。 而河南省又一直以来是一个人口大省,教育弱省,高考生将近100万,而全省只有一所211大学,竞争可想而知。而这样一个高考竞争十分激烈的大省,教师工资却是最低的省份之一,既不能跟沿海省份比,也不能跟西部边远的省份比,真是苦了河南的老师们。 在这种背景下,5月17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全国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提高教师待遇和解决教师职称问题改革力度较大,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也希望其他省份能够效仿。 一、提高教师待遇方面有重要举措。 1、落实教龄津贴、班主任津贴,预计拨款21.1亿元,其中仅班主任津贴以不低于每月400元核算发放。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长期以来,不少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津贴是从全校的绩效工资中支出,为平衡全体教师收入,班主任津贴非常少,有的学校一学期只有几百元。这次改革将保证了班主任的利益。提高班主任的积极性。 2、实施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拿出4.75亿元。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是最差的,交通不便,如果能改善农村教师生活条件,也是对乡村教师的一个福利。 3、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预计安排15亿元。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按理全国早就有政策,估计由于财政的原因,河南部分地区还没有落实到位,这次安排15亿资金,确保乡村教师的能够足额领到生活补助,从而改善生活条件。 二、在教师职称评审方面,降低中小学评审职称的门槛,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的结构比例。对农村从教且教龄男满30年,女满25年的在岗在编教师,符合申报条件的,可不受岗位结构限制,直接评聘为中小学高级教师。 一直以来,职称也是广大教师心中的痛,职称上不去,待遇提不高,还有在职称评审过程中需要低三下气去巴结领导,为了那难得的职称评审指标,教师们互相较劲,影响教师们的团结。同时在教学水平和能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评上职称的没评上职称的,待遇相差太大,造成事实的同工不同酬,事实上的不平等。所以降低门槛,提高比例,以及在教龄达到的情况下,不受岗位结构限制,直接参评,不受指标限制,对广大乡村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全国在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方面在付出行动。相继有山东、河南省出台了具体措施,也希望全国其他省份也要跟上步伐,切实提高教师的待遇和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要再出现广西等省教师招聘出现报名不足和部分岗位无人报考的现象。 以上是我对此的看法,你们觉得是这样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