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曾是五代乱世的士人偶像,为何后来被误会为“疯子”?

 天然首选 2019-06-26

经公众号“菊斋”(ID:juzhai02)授权转载。

本       文       约  2419  字

阅       读       需       要

min

唐咸通十四年癸巳,清流大族杨涉的宅中,一个婴孩诞生了。

韭花帖 局部

晚唐的氛围里,这个孩子注定了是要靠文采拜相入阁的,然而在风雨飘摇里,这样一个本来必因文采而留名百世的人,却最终以疯子的名号被后人误解,批评和追捧。

韭花帖 罗振玉藏本见《百爵斋藏名人法书》(已佚)

先来讲讲为什么说他是疯子吧。

在《旧五代史》里边,不过是“时人以其纵诞,有“风子”之号焉”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而已,然而背后却是血腥的历史和凝式苟全性命于乱世的痛苦和孤独。

幸而还有《五代史补》向我们揭示凝式的苦痛内心。

凝式的父亲,是晚唐的宰相杨涉,他也曾是一个早登科名,意气风发的才子,而当晚唐的运祚已绝,神器更易的时候,他却不得不背负起把玉玺移交给梁太祖的屈辱使命。

梁太祖朱温画像(清人绘)

而这时凝式还是弱冠之年,还不懂得、也不愿意懂得政治的危险,对已经老去的父亲说,

“大人为宰相,而国家至此,不可谓之无过,而更手持天子印绶以付他人,保富贵,其如千载之后云何?其宜辞免之。”

《夏热帖》  纸本  手卷

这个时候,朱温的耳目也许就在杨府的墙角。

了解过韩熙载夜宴图背后故事的人,想必可以想见那个时代的人是怎样的命薄如纸。

杨涉惊恐地打断儿子的话——“汝灭吾族!”

其实杨涉心中又何尝没有存留儒家士大夫那舍生取义、杀身以成仁的想法,可是家族的荣耀,老母弱妻,还有幼稚年轻的儿子,逼迫着他陷于泥淖,面对着父亲的惊恐,凝式默然了,可是仅仅默然就足够么?

窃取权利过程中的人,神经往往敏感,凝式的一句话,有可能便是全家奔赴刑场的信号,于是凝式疯了,恰如其分的疯了,合乎统治者心意地疯了。

凝式内心存留着士大夫最高的理想,然而在五代的乱世,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在乎,像冯道那样的长乐公,成为了士人们的偶像。

长乐公 冯道画像

凝式虽然在五代一步步做到了太子太师,却没有一个君主愿意采纳他的意见,没有一个后生,了解他的孤独。只是吹捧他的书法,艳羡他的盛名和高位而已。

凝式的孤独,也存乎他书法的载体,他是多么的希望能在后世寻求自己的解人,他不想把自己的书法留在纸上,那是脆弱的,也许王羲之作品的散失给了他警醒吧,他在墙壁上写字,他在寺庙里挥毫,也许,他想着,墙壁总是比纸张坚固吧,就像是大地总是比士人坚强一样。然而讽刺的是,凝式现在留存着的书法,只有三四张他以为不会留下的薄纸,而那些墙壁和那时的荣耀和屈辱一起风流云散了。

《卢鸿草堂十志图跋》 纸本 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当他闲居伊、洛之间的时候,恣其狂逸,多所干忤,自居守以降,咸以俊才耆德,莫之责也。其实他是多么希望有人来责备他的放纵,来和他一起拯救这个世俗的颓废啊!然而他失望了。

现实已经令凝式失望,后人又能否理解他呢?

后人眼中的凝式,是一个在半空中的虚影,是一个书家,是一个疯子,是一个天才。

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黄庭坚的这首诗,成为了后世的定评,凝式取得了书法史上无上的地位和荣光,同时也就在正史中永久的消失了。

黄庭坚《自书松风阁诗卷》 (局部)

然而讽刺的是,即使我们否认凝式仅仅是一个书家,我们却也不得不到凝式存留下来的书法里寻找凝式。

透过薄薄的一张纸,透过当年杨凝式手触亲写的字迹,我们才能看到真实的一个活生生的痛苦的人。

日本语把书家真迹叫做“肉笔”,启功先生很喜欢这个称呼,认为比真迹来的温暖、可亲,仿佛我们可以和千载之前的书家前辈握手一样。那么我们和凝式握手又能在他手中感受到什么呢?

《神仙起居法》 纸本 手卷

《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夏热帖》、《神仙起居法》,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凝式不喜书于纸卷,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有这四张,不过好在都是无可置疑的真迹。

了解书法史的都晓得,凝式是唐宋书法承前启后的人物,我们看《卢鸿草堂十志图跋》和《夏热帖》,这里面的书风极类颜真卿和柳公权,十志图跋简直可以和鲁公真迹相抗横而无愧色。

无怪乎宋人对凝式顶礼膜拜到无可复加的地步,苏子瞻《东坡志林》中称“杨公凝式笔迹雄强往往与颜行相上下”。

《前赤壁赋》(局部)

黄庭坚作诗推崇他,还说:

杨少师书,无一字不造微入妙,当与吴生(吴道子)画为洛中二绝。

连挑剔的米芾也赞其“天真纵逸”、“如横风斜雨”等等。

要知道,米芾这人,可是连羲献都是讥讽过的。

《蜀素帖》米芾  局部

那么我们能从这“肉笔”之中体会到什么呢?尽人皆知,鲁公是一位人品和书法都可以垂范千古的忠臣典范,当禄山起兵于范阳,爪牙作乱于山东,鲁公身帅亲兵,柱东方半壁江山,毁家纾难,救百姓于丧乱流离,他的《祭侄文稿》更是书法史上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

《祭侄季明文稿》 颜真卿 局部

而柳公权“心正则笔正”的谏言则是书法家时刻提醒自己践履正义的座右铭。

玄秘塔碑 柳公权 局部

然而到了凝式的时代,鲁公为之献身的大唐已经水流云去,公权的心正则笔正也已经丧失在了冯道那群士大夫历经五朝反以为荣的苟且中。

凝式空然有着鲁公的书法,有着鲁公的志向,却只能混迹于僧侣和苟且之徒中,在鲁公似的笔墨后,满是一腔怨念和孤独啊。

《神仙起居法》、《韭花帖》这两帖因为有着更鲜明的个人风格,成为了后人了解凝式书法的标准。

韭花帖 清乾隆内府藏本 无锡博物院藏

(关于这两份韭花帖,是另一个传奇故事)

《神仙起居法》是草书,记叙古代医学上的一种按摩法,《韭花帖》是表示朋友送来的韭花好吃的感谢,当我们看了上面一段,不免疑惑了,凝式不是一个一腔悲愤的人么?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颓废、不思进取、仅仅追求眷恋一点点好吃的韭花,和养生的人呢?

一个本希望能够拯救黎民于泥淖的士人,一个本希望能够在青史上博得赞誉的人,却只能在纸上轻轻地写下“谢谢你的韭花”,以及,“怎样怎样的养生”。

且请读者细想,如椽巨笔却只能写韭花神仙,难道不是更痛苦、更孤独么?

本文材料和观点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