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最经典词作之一,很多人用作个性签名

 多收了三五斗68 2019-06-26

说起来,大陆曾经流行过台湾作家刘墉的书,有一段时间异常火爆,不但占据各大书店,还占据各大校园,尤其是中学生之间,一度很风行。现在看来,都是些鸡汤文。后来这类鸡汤文大盛网上,铺天盖地,这应该是始作俑者之一。这类文章有个典型的特点:小故事+大道理。好不好呢?反正很容易套路化。正因为如此,这类方法被广泛用到现在的自媒体写作教学。各大平台都有很多以此为付费模式售卖的,其实不必去学,把刘墉、于丹的畅销书多读几篇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各种程式化,里面都能找到。

其实这种写作方式,绝非今人所创,应该说,早被古人玩坏了。远的不说,蒲松龄写妖狐鬼怪的《聊斋志异》,不少就是用一个看似离奇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揭示某种现象。很多寓言故事都是类似笔法,但因为曲折隐晦,内涵意韵要丰富得多,属于高级版。除了这两个自版本之外,还有一个版本,我们姑且称之为精简版。因为这样的创作灵感,也可以用诗词这种十分短小的形式来反应。最突出的代表是苏轼。

苏轼有一首绝唱式的词《定风波》,从专家到读者,历来好评无数,可以说正是因为这阕词,人们记住了这个相比于其他词牌不那么有美感的词牌名,一首词成全一个词牌,总是不多见的。而苏东坡这阕词,就是“小故事+大道理”的典范,只是托之于词,含蓄蕴藉,千百年来,征服了一代代读者,咀嚼不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湖北黄冈)时,因为遭受之前“乌台诗案”的重大挫折,寂寞的诗人更加多产,佳作频出,被贬黄州是诗人创作力最丰沛、成果也最显著的阶段。这首《定风波》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苏东坡这首词有序言,如他的很多词一样,洗练精干,不枝不曼,既作了必要的情景交待,又不过多言语干扰,行文之优美,读来本身就是享受。这常常为他的诗词增添额外的精彩。南宋音律派词人姜夔喜欢词前插序,就是效仿东坡。

从词序可知,词人记的是一次淋雨的经历。半途遇雨本是生活中极平常极小的事,谁都在经历,谁也不会在乎它,但敏锐多感的诗人不但注意到了,还把切身感受以最美的文字书写下来,分享世人,趣意盎然,富于哲思。诗人总是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善于触感的心。大多数人忽视的日常,往往能成为他们创作的源泉。

以琐碎的生活日常为素材,通过诗词的文学形式,不仅使之具有了美学价值,同时兼顾了哲学思考,通篇如清泉甘露,玉液琼浆,极为滋养人心,飘逸的洒脱之气使人心灵如洗。行文谴词更是挥洒自如,与境界上的旷达互为表里。特别是其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为很多人喜爱,流传极广。对于浮躁的现代人,这首词能起到片刻的治愈作用。

但这首词也并非十全十美,她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谁怕”就很违和,上下句辞意上的不协导致押韵很不自然,或者是诗人找不到其他字压韵,勉强用了“怕”字,牵强为之。

这可能是这首词留下的一个瑕疵。你觉得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