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诗众家集评『 3 』原创: 乐府整理 乐府之妃豨谁和 2018-05-21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伯芻)三堂新題二十一詠 竹溪 題注:幷序。劉伯芻以元和八年出刺虢州。 序:虢州刺史宅連水池竹林,往往為亭臺島渚,目其處為三堂。劉兄自給事中出刺此州,在任餘歲,職修人治,州中稱無事,頗復增飾。從子弟而遊其間,又作二十一詩以詠其事,流行京師,文士爭和之。余與劉善,故亦同作。 藹藹溪流慢①,梢梢岸篠長。穿沙碧簳淨,落水紫苞香。 按:① 一作漫 集评: 《昌黎先生集注》: 少陵《竹》诗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前辈尝云:竹未尝有香,而少陵以香言之。岂知公亦有“落水紫苞香”之语乎? 《批韩诗》: 朱彝尊曰:工句(末二句下)。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伯芻)三堂新題二十一詠 柳巷 題注:幷序。劉伯芻以元和八年出刺虢州。 序:虢州刺史宅連水池竹林,往往為亭臺島渚,目其處為三堂。劉兄自給事中出刺此州,在任餘歲,職修人治,州中稱無事,頗復增飾。從子弟而遊其間,又作二十一詩以詠其事,流行京師,文士爭和之。余與劉善,故亦同作。 柳巷還飛絮,春餘幾許時。吏人休報事,公作送春詩。 集评: 《唐诗笺注》: 伤春心事,黯然入妙。下二句并觉风韵入俗。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伯芻)三堂新題二十一詠 花源 題注:幷序。劉伯芻以元和八年出刺虢州。 序:虢州刺史宅連水池竹林,往往為亭臺島渚,目其處為三堂。劉兄自給事中出刺此州,在任餘歲,職修人治,州中稱無事,頗復增飾。從子弟而遊其間,又作二十一詩以詠其事,流行京師,文士爭和之。余與劉善,故亦同作。 源上花初發,公應日日來。丁寧紅與紫,慎莫①一時開。 按:① 一作切勿 集评: 《竹庄诗话》: 《笔墨闲录》云:《三堂二十一咏》取韵精切,非复纵肆而作。随其题观之,其工可知也。 《馀师录》: 退之诗,惟《虢园二十一咏》为最工,语不过二十字,而意思含蓄过于数千百言者。 《桐江集·跋无名子诗》: 昌黎为刘给事赋《二十一咏》,乃刺史州宅也。然专道林泉间兴趣,于外务不毛发沾。“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此以见自无俗客,则自不必有锁钥。风致甚高,与夫用意以拒俗客者异矣。既曰:“朝游孤屿南,暮游孤屿北。所以孤屿鸟,与人尽相识。”又曰:“郡楼乘晓上,尽日不能回。”又“吏人休报事,公作送春诗。”苟如此,则郡事全废,簿书期会,一切不问可也。然必其道眼识诗法者,始知昌黎为善立言,譬之曾点舍瑟,异乎三子者之撰也。 《辑注唐韩昌黎集》: 王元美尝云:绝句固自难,五言尤难。离首即尾,离尾即首,而要腹亦自不可少。妙在愈小而大,愈促而婉。得此法者,仅太白一人。王摩诘亦具体而微。此退之《三堂二十一咏》,盖亦步武摩诘《辋川杂诗》而未逮者,已不免落宋人口吻矣。 《批韩诗》: 朱彝尊曰:首首出新意,与王、裴《辋川》诸绝颇相似,音调却不及彼之高雅。 《初白庵诗评》: 二十一章校王、裴《辋川》唱和,古渐远。 《韩诗臆说》: 五绝王、李之外,端推裴、王,老杜已非擅长。至昌黎诸作,多率意为之,实不足以见公本领。即求其好处,亦只平实说去,不矜张作意。后来文湖州与苏颍滨唱和诗,似祖此神。 題楚昭王廟 題注:襄州宜城縣驛東北有井,傳是昭王井。井東北數十步,有昭王廟。 丘墳①滿目衣冠盡,城闕連雲草樹荒。猶有國人懷舊德,一間茅屋祭昭王。 按:① 一作園 集评: 《爱日斋丛钞》: 昌黎《题楚昭王庙》……感慨深矣!苏《冷然炯金陵》诗:“龙光寺里只孤僧,玄武湖如掌样平。更上鸣笼山上望,一间茅屋晋诸陵。”末语惨然类韩公。 《唐诗品汇》: 刘(须溪)云:人评韩《曲江寄乐天》绝句胜白全集,此独谓唱酬可尔。若韩绝句,正在《楚昭王庙》一首,尽压晚唐。 《升庵诗话》: 宋人诗话取韩退之“一间茅屋祭昭王”一首,以为唐人万首之冠。今观其诗只平平,岂能冠唐人万首?而高棅《唐诗品汇》取其说。其矣,世人之有耳而无目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珽曰:此篇虽题美昭王,实规世主,当留德泽于民心也。与“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惟拜汉文陵”,同有言外远思。夫以“一间茅屋”形彼“连云城阙”,以彼“尽”、“荒”二字,转出“犹有”怀德意来,展读间觉花影零乱。宋人评为唐万許之冠,以此。 《批韩诗》: 朱彝尊曰:若草草然,却有风致,全在“一间茅屋”四字上。何焯曰:二语颠倒得妙,亦回鸾舞风格(首二句下)。意味深长,昌黎绝句中第一。 《义门读书记》: 近体即非公得意处,要之自是雅音。昭王欲用孔子,而为子西所沮。公之托意,或在于此欤? 《载酒园诗话》: 昔人你退之“一间茅屋祭昭王”为晚唐第一。余以不如许浑《经始皇墓》远甚:“龙蟠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韩原咏昭王庙,此则于题外相形,意味深长多矣。 《网师园唐诗笺》: 含蓄无尽(末二句下)。 《石遗室诗话》: 韩退之之“日照潼关四扇开”,不如其“一间茅屋祀昭王”。 《增评韩苏诗钞》: 三溪曰:俯仰感怆,咏史上乘。 《评注韩昌黎诗集》: 未是快调,却能以气势为风致,愈读则意愈绵,愈嚼则字愈香,此是绝句中杰作。 《韩诗臆说》: 自是唐绝,然亦没甚意思。 《诗式》: 首句伤古人之不见,犹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云“晋代衣冠成古丘”也。二句伤城郭之已非,犹刘禹锡《松滋渡望峡中》云“梦渚草长迷楚望”也。三句转入楚昭王。四句落到楚昭王庙。一种凭吊欷歔之概,俱在言外。[品]悲慨。 湘中酬張十一功曹 休垂絕徼千行淚,共泛清湘一葉舟。今日嶺猿兼越鳥,可憐同聽不知愁。 集评: 《辑注唐韩昌黎集》: 此谓同听不同情也。须如此结,首二句方振得起(末句下)。 《唐诗绝句类选》: 所值之累不殊,所感之情则异。 《批韩诗》: 朱彝尊曰:退之胸襟阔,自别有一种兴趣。此反用猿鸟意,亦唐人所未有。汪琬曰:今日“同听不知愁”,则他日之愁可知矣,“可怜”二字,无限低徊。 《秋窗随笔》: 昌黎古诗胜近体,而近体中惟《湘中酬张十一功曹》、《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及《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诸作,矫矫不群,可以颉颃老杜。……近体中得此,所谓已探鲡龙珠,馀皆长物矣。 《诗境浅说》: 诗言同是天涯薄宦,休嗟绝激之遥,且纵清游之乐。我与君打哀怨等于岭猿,飘泊侪于越鸟,扁舟同听,相顾惘然,彼无知之猿鸟,不自哀其蛮荒栖泊,安能知迁客之愁,只为单枕清宵,搅人乡梦耳。 題木居士二首 其一 題注:耒陽縣北沿流二三十里鼇口寺,退之所題木居士在焉。元豐初,以禱旱不應,爲邑令析而薪之。 火透波穿不計春,根如頭面榦如身。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 集评: 《䂬溪诗话》: 退之云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可谓切中时病。凡世之趋附权势,以图身利者,岂问其人贤否,宋能为国为民哉!及其败也,相推入祸门而已。聋俗无知,谄祭非鬼,无异也。 《批韩诗》: 朱彝尊曰:醒快。 《唐宋诗醇》: 道破世情。 《酌雅诗话》: 韩文公有诗云:“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寓意清刻矣。然谓之“木居十”,尚有题名,尚称为“士”。近世且有无名可题者,如“一顽石”、“一荆棘丛”之类,竟有无知人惑掐而祭之,而彼亦遂若真有灵焉者,大可怪矣。 《诗式》: 此种题目,羌无故实,全在烘托,庶有话头。第一章首句言木经剥蚀,有不能计其若干年者。二句言木已居人形。三句转到题位。四句用意从木居士生来。……愈著《原道》,谏迎佛骨,何等严正,而题木居士者,偶然游戏之笔。即如第一首曰“偶然”,曰“便有”,其借以为戏,可于言外悟之。读此可以助性灵,正不宜援《罗池神碑》而例之也。[品]性灵。 湘中 引用典故:汨羅 猿愁魚踊①水翻波,自古流傳是汨羅。蘋藻滿盤無處奠,空聞漁父扣舷歌。 按:① 一作躍 集评: 《批韩诗》: 朱彝尊曰:气劲有势。 《评注韩昌黎诗集》: 一往情深。 《诗式》: 首句写景兼抒情,二句点题。三句转变。四句题后摇曳。刘长卿《过贾谊宅》云:“湘水无情吊岂知!”等此意也。凡学为诗,宜分体与品者,如读《题木居士二首》,而知一种刻划手段,不宜尚也;读此一首,而知一神凭吊心情,不能假也。[品]凄婉。 題張十一旅舍三詠 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集评: 《批韩诗》: 两诗(按指《题张十一旅舍三咏》中之本诗与下首《井》)意调俱新,俱偏锋。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集评: 《批韩诗》: 朱彝尊曰:常套语,然调却流快。 《诗式》: 《文选》以谢惠连《雪赋》入物色类。雪于诸物色中最难赋,而赋春雪则须切“春”字,尤难于赋雪。此诗首句、二句从“春”字咀嚼而出,看似与雪无涉,而全为三句、四句作势,几于无处不切“雪”字。三句、四句兜转,备具雪意、雪景,不呆写雪,时雪字自见,不死做春,而春字白在。四句一气相生,以视寻常斧凿者,徒见雕斫之痕,其相去远矣。按昌黎赋春雪又有五言十韵。方氏虚谷谓“行天马度桥”一句为绝唱,刻划至此,洵臻绝妙,而视“故穿庭树作飞花”句,不拘拘于妆点,而有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之妙,似不及此也。[品]超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