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佬,没钱了!

 昵称46341144 2019-06-27

「做生意,简单一点」。

策划 | Kr Lab

大多数创业会失败。

其中,「资金链断裂」——是过去几年间最常见的企业死法。根据《2018年中小企业发展痛点调查报告白皮书》,有 85.1% 的受调查企业曾经历过资金方面的问题,其中创业启动资金、人员员工资金、融资资金是最突出的三大难题。

近年来,随着各类科技泡沫的破灭、金融市场的整顿,企业的融资通道大幅减少,融资难、融资慢的问题也随即出现。

多大佬在创业之初也曾为「没钱」和「找钱」焦头烂额过,马化腾扮女孩、刘强东一夜白头、张一鸣失声......但他们最后都挺过来了。

今天,kr Lab 整理了几位大佬的拿钱往事,看他们没钱的时候,是怎么解决的?

最初 QQ 的用户是我去学校地推出来的,当时没人陪用户聊天,我就自己陪聊,有时候还要换个头像,假扮女孩子,得显得社区很热闹。

后来,运营的费用和服务器托管费让公司入不敷出,也没办法凭「注册用户数量」办抵押贷款。我到香港弄些便宜的笔记本电脑,然后高价卖给内陆,赚些差价以解公司燃眉之急。

1999年下半年,我拿着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投资,但当时深圳不像北京有海归的圈子,他们找投资人比较容易,对于腾讯而言相当困难。期间我身体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做了两次腰椎手术,第二次手术后,我就平躺在床上举着笔记本办公。

最后,我拿着一个版本改了6次后的商业计划书,终于拿到融资。

故事结局:

2000年初,马化腾分别获得来自 IDG 和 盈科数码 的220万美元投资,这两家公司也各拿走了腾讯20%的股份。

1993年,我接下一个工程,为了一笔两千万的贷款,跑了银行55次。

那次贷款经历可谓受尽了鄙视,找人不让进院里,然后我就在门口等,等到某个人出来就赶快去说几句话,后来连人影都见不着了。

最后没办法,我只能半夜跑到别人家门口堵,守到第二天守到中午也没见人出来。后来才知道,那个人早就看到我在这,然后就绕道走了。

当时为了贷款我焦虑到吃多少安眠药都不好使,9天9夜没睡觉。员工形容我像精神病似的,说话布置事情都很奇怪。

故事结局:

最后王健林也没拿到那笔贷款。后来他通过在全国各地卖地,最终将这件事情圆满收工。这次经历也让王健林意识到,这次的坎挺过了,以后万达就没有什么挺不过的了。

在创立的前一年半,整个业界没有这么看好头条的模式。投资人通常会拿今日头条跟四大门户做对比,问我一些难以回答题,比如:

”个性化推荐这个方向好像前几年陆续有人探索,他们都不成功呀,那现在为什么能成功了呢?“

A轮数百万美元融资拿得非常艰辛,同样的问题又在 B 轮融资的时候出现了,当时我嫌华兴收费太贵就没找FA自己做,结果见了几十家美元基金都没投。

每次见完投资人后都会给 SIG 王琼发短信:

”今天发挥得不好,好像说的、问的都不能够对上口形。可能是我发挥得不好,回去再想想看,怎么才能跟他们讲清楚,我要做什么。”

后来由于说话太多了,我都失声了。

当时没人能够理解头条在做的事情,最后只有一个投了扎克伯格和雷军的俄罗斯人懂,也就是DST 的Yuri,他曾经在美国投过个性化推荐新闻阅读产品 Prismatic,他也认为头条就是中国版的Prismatic。

故事结局:

在 SIG 的帮助下,字节跳动拿到了 DST 的数千万美元 B 轮融资,此后字节跳动的发展一马平川。

2008年,由于自建仓储物流,京东刚花完第一轮融来的钱,金融危机就来了。京东资金链也随之断了,面临倒闭。

我陷入了极度的沮丧之中,梦见好几次倒闭时的场景,我把所有的兄弟召集起来说:

“兄弟们,我们公司要倒闭了,我只能给你们发一点工资,拿了2-3个月的补偿薪水,你们就走吧。”

当时盘算了一下,账上的钱还够还供应商的钱,以及给员工发N+3的补偿。但京东如果真倒闭了,我可能从此一辈子就活在一种耻辱和失败痛苦当中。

恐惧之下,我打起精神每天见投资人找融资,一个星期能见42个,同样的话都要说吐了,还是没人愿意要投京东。就这样长期压力加上失眠了好几个月,我额头上方生了一撮白发。

最后还是投资人徐新帮了忙找到了一个香港的投资人,巧妙安排了次偶遇,当时还有苏宁等竞争对手也在场,但最后还是被我给拿下了。

故事结局:

京东最终拿到了 B 轮 2100 万美元的融资,雄牛资本领投 1200 万美元,今日资本跟投800万美元。这笔钱被刘强东用在京东的物流平台、服务技术等方面。

大佬费心「找钱」的故事,不胜枚举,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没人敢说自己融资轻而易举。对于小微企业,「拿不到钱」更是不可想象的灭顶之灾。正如雷军所说:“在创业过程中其实只有一个风险­,所有的公司‘死’也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没钱了。”

大环境不容乐观。2019年,是中国互联网的转折年,五年来投融资最低点的现实,意味着理性回归到创业这件事上,钱的流动变得加谨慎了。对小微企业的投资策略也因此发生变化:“投保值资产”的逻辑可能会更流行,“博概率”的打法更适合少数资金充裕的基金。

为了活下去,小微企业主在「找钱」这件事上可谓心力交瘁。面对投资人,不得不画出更大的愿景,面对员工,不得不展现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从容,「没钱」带来的困苦和不得已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因此,Kr Lab 采访几位小微企业的创业者及参与过创业的人,关于「没钱」和「找钱」这两件事,他们也有话要说:

「泡面,是创业没钱时的最佳拍档」

@泽峰|机械零件批发

我是做机械零件批发的,今年是我创业的第三年。创立之初两个月赔了20多万,在找到明确定位后生意才有了起色,前两年的营收更高达200多万元,这对于很多创业者而言不是个小数目。

今年年初,因为和合伙人在经营理念上发生了分歧,导致合伙人离开了,他也带走了大部分业务客户,公司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连工人的工资也发不出来了。

我一边到处借钱,一边安抚工人情绪,告诉他们过一段时间钱就来了。同时为了让他们知道是真的没钱了,我天天在厂里吃泡面度日,除了为筹钱要出去,我基本都在厂里呆着。

然而过了两个月依旧没有拿到钱,工人也基本快走完了,就剩几个老师傅留着,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估计最后只能变卖这些机器了。

「年轻人不要谈钱,是老板熬得最好的鸡汤」

@阿东|社区团购

这家公司是去年年初创立的,当时「社区团购」正在风口之上,受到资本的追逐,我也是在那个时候加入的公司。

当时我刚入职场,对于老板交代的工作,我主动加班加点完成。我以为老板都会看在眼里,但他永远只是口头上表扬我,加班费、补贴啥的都没有。期间我也暗示过几次,老板都说:年轻人不要谈钱,而是要多看看以后的发展。

后来进入这个行业的公司太多了,光我们办公楼就好几家是做这个的。我们公司的钱很快就烧完了,老板虽然口头不说,但每天在办公室听他打电话,我们也知道的差不多。

人越来越少,但业务还是得继续。某个周末老板临时通知我来公司加班,我随口就问了加班费的事情,我本以为他会说现在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好,后面才能给。

没想到老板对我又说:“我这是在培养你,只要你好好干以后还怕赚不到钱吗,年轻人不要把总钱挂在嘴边,而是要多想想未来。“

我直接挂了电话,然后辞职了。

「我已经厌倦了自己一遍又一遍的谎言」

@易|无人货架

我感觉很厌倦,为了迎合投资人和资本市场的口味而不断变换故事的日子。

我是一家做无人值守货架的公司CEO,为了公司继续活下去,我用了半年的时间到处见投资人拿钱。创业中惯用套路是把自己的行业包装在当前创业的风口之中,先获得投资人的关注,然后再强调自己的商业模式具有可复制性,而且未来市场会更加广阔。

我也是这样讲「故事」,为了迎合投资人对于蓝海市场和增长快速的需求,我一开始用大数据来包装定位自己的公司,“我们不止是一家无人货架公司,还是一家不断积累和产生数据的大数据公司”。后来,我更夸张地说:“我们会把用户的数据模型应用到更广泛的场景,比如无人店。”

即使舌灿莲花,我这半年时间也到处碰壁,最终也没有拿到钱,真的累了。

「借钱创业,我花光了父母攒了一辈子的积蓄」

@Alex|外贸公司

2017年我刚刚离职,看着身边的朋友创业赚了不少钱,我也动了这个心思,觉得自己创业晚一天我就会后悔一天。于是决定创立一家外贸公司。

当时手上也没多少钱,向家里要,父母觉得我这事不靠谱,死活不松口。然后我就每天跟他们看各种创业成功的视频,最后在我的软磨硬泡之下给了40w ,这原本是给我付房子首付的。

这还不够,我开始四处找朋友借钱,但他们要么找各种借口不借我,要么就只借我小几万。后来找到了我几个大学室友,工作几年也有点积蓄,最后七七八八也就凑齐了。

公司创立之后正常运营,年底也小赚了一笔钱,但当时想着公司可能明年要扩招,所以只还了一部分人的钱。结果第二年因为大环境的原因,整个市场环境变得很糟糕,公司也因经营不善面临倒闭。

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思想斗争,我决定裁员,公司破产清算的钱也只够还几个室友的,父母的那40w已经没钱还了。后来父母知道后虽然口头上没怪我,但是心里肯定还是很难受,毕竟两个人攒了一辈子才给我攒个首付。

戏精老板、对投资人画大饼、找家人朋友借钱、对员工熬鸡汤......为了能让公司在「没钱」时能顺利「拿钱」,小微企业主可谓是「费尽心思」,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其实创业,何必这么多「套路」。

微众银行旗下业务微业贷」近日推出的全新品牌主张——「做生意,简单一点」。

一位企业主告诉36氪,「微业贷」从操作到手续办理等环节都很简单,客户从申请至提款全部在线完成,无需抵质押,额度最高300万,资金最快15分钟到账,日利率低至0.01%,随借随还,确实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临时性的紧急融资需求

在机场,微业贷此次也选择用了「极简海报」,传递全新的品牌主张「做生意,简单一点」

最后,祝福创业者们都能平稳度过「没钱」这一关,抛开套路,永葆真诚,做生意,其实可以很简单

参考资料:

《盘点:腾讯17年,一个帝国的成长史》刘旷

《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王健林》鲁豫

《对话——张一鸣》央视财经

《今日头条融资故事:得到的和错过的》潘乱

《遇见大咖——刘强东》央视财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