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成绩不理想,是复读还是将就?明白这点后,豁然开朗了

 山头大王 2019-06-27

前言:高考成绩出来后,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呀。有超常发挥的,也难免有发挥失常的,或对自己成绩不满意的。看到高考成绩不够理想时,究竟是再拼一年复读,还是将就呢?

采访了几个朋友,回忆起当年的高考,都是感慨良多,有选择将就,几年之后开始后悔的,也有复读一年,承受着无尽的压力,最后成绩还是没有达到理想目标的。

有个妈妈在后台留言咨询:孩子的分数只能上专科,孩子很想复读,但孩子的爸爸不太赞同,一是担心孩子的压力大,二是认为成绩提高不了多少。

孩子自己也说,拼一拼最多能冲到2A,父母觉得复读的意义不大,很纠结,不知是否该支持?

孩子能自己提出来复读,说明学习的积极性比较强,如果家里经济条件能支撑下去的话,我会建议支持孩子再复读一年。

即使复读一年成绩还是不够理想,但孩子就没有遗憾。因为他自己拼过,努力过,这是一种难得的经历。

当然,如果经济条件真的非常困难,那就需要另外考虑。因为无论上什么样的大学,最终检验的结果,都是需要工作,需要赚钱,养活自己,回馈父母。

如果为了一个不明朗的未知,而去拖累整个家庭,就要慎重。

明知道出来工作,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不如面对现实,不再浪费时间和金钱,在工作中保持勤奋的态度,在实践中学习,或许会更合适一些。

有孩子想复读,父母不支持的。也有父母想孩子复读,但孩子坚决不从的,怎么办呢?

表姐家的孩子,前年高考只考了200多分,成绩出来后,孩子表示坚决不复读,说自己不是读书的料。

表姐两夫妻做点小生意,虽然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好,但在现实的磨砺之下,他们深知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未来才能更有竞争力,所以非常希望孩子去复读,但孩子就是不从。

最后表姐选择了妥协,同意孩子去餐厅打工,去体验生活。孩子在餐厅工作20多天后,打电话给表姐,表示希望回去复读。

经过一年的努力,去年第二次高考分数下来是497分,达到了全家理想城市的优先投档线,皆大欢喜。

所以,如果孩子实在不想复读,逼迫都难以达成心愿,不如选择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去体验生活,或许他就回心转意了。生活的实践,好过父母的千言万语。

究竟是复读,还是将就,我们先弄明白这几点高考的意义之后,或许就豁然开朗了。

高考的意义:

经历一次全力以赴。

经历过高考的人,以后在工作中要加班加点,或承受各种压力时,经常喜欢开一句玩笑:再难也没有高考时那么难,就当是又经历了一次高考吧。

高考的意义,是一段终身难忘的记忆,是经历了一次全力以赴的拼搏。

通关后,还需继续升级。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通关游戏,那么高考只是其中的一次通关而已。通关后,还需继续完善装备,继续升级打怪。

即使未通关,只要不放弃努力,随时可以翻盘。

有个朋友,当年就差3分,最后不得已上了专科,但十多年他都非常努力,在实践中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最后做到外企高管,年薪百万。

回头看同期的一些同学,当年虽然上了本科,但大学后就放弃了学习,十多年来都没有明显的进步,现在无论是阅历,见识,还是财富都被这个朋友甩在身后。

总结:高考是一段经历,虽然是人生的一次窄门,但并不代表,通过了这道窄门,人生就从此功成名就,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始。

当然,即使没有通过窄门的,也不代表从此失败。

高考并不能决定未来,终身的学习能力,才能不断进步,才可持续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