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18年发布的《全国高血压控制状况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23.2%,也就是说3.2亿国人仍在高血压病的阴影下苦苦挣扎。 所以说,有智慧、有大爱的中医人一定要练好治疗高血压的本领。 小师妹为同学们整理出名老中医丁书文教授医案2则,章真如教授医案1则,5分钟通读文章,学透中医治高血压。 名医丁书文医案一 患者男,59岁 主诉及病史:头晕头痛5年,甚则眩晕欲仆。伴有失眠,畏寒肢冷,小便频且量多,余沥不尽,舌淡红,苔白厚腻,脉濡细。 血压200/99mmHg,平素口服硝苯地平、倍他乐克、卡托普利等药。血压降而不稳,且眩晕、头痛不能缓解。 辨证:肾阳不足,命门火衰 治法:温补肾阳 处方:二仙汤化加减 仙茅15g、淫羊藿30g、当归12g、知母10g、黄柏12g、泽泻30g、附子9g、肉桂6g。 日一剂,服药六剂,眩晕减轻,血压下降至162/95mmHg,诸症缓解。 按语:临诊表现为眩晕、畏寒肢冷、小便频数量多、余沥不尽等症。 诊断为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失于蒸腾气化,水湿停聚酿生痰浊,痰浊阻滞气机,清阳不升所致。 故用二仙汤化裁以温补肾阳,肾阳充足则阴霾自散,寒冷得除,痰湿得化,血压自平。 二仙汤为阴阳双补之剂,符合张景岳“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 之言 名医丁书文医案二 患者女,59岁 主诉及病史:间歇性头痛,头晕8年,伴胸闷2年,加重7天。 8年前查体发现高血压病,血压165/99 mmHg,间断服用西药。 2年前开始,头晕、头痛加重,伴心悸、失眠、胸闷、恶心、两下肢足踝部浮肿,7天前因劳累上述症状加重,舌质紫暗,苔薄白腻,脉弦滑,诊时血压169/109mmHg。 辨证:脉络瘀阻、痰湿困脾。 治法:活血祛瘀、化痰利湿。 处方:丹参30g,川牛膝15g,益母草30g,泽兰15g,泽泻30g,白术12g,车前子30g(包煎) ,汉防己12g,稀莶草30g。 日1剂,服药6剂后,血压144/95mmHg,诸症缓解。 按语:高血压病,病程较长者多伴有血瘀之象。古有“ 久病入络” 、“ 久病必瘀” 之说。 而瘀血阻滞气血的运行及水液代谢,导致水湿停聚,酿成痰湿。 而痰湿又阻滞气血运行,导致血瘀。 此类病人往往痰瘀互现,活血药配伍利湿化痰药物。 本例患者痰瘀互结之象较为明显,辨证准确,药证相符,故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即所谓“ 痰瘀互结” 、“ 痰瘀同治”。 名医章真如:资生清阳汤治愈肝阳上亢一例 患者刘某,男59岁。 主诉及病史:患高血压病三年,紧张或疲劳时发作,发作时头痛如裂、心烦面赤、烘热、耳赤,口苦咽干、睡眠不安、多梦、大便秘结。 诊察:就诊时,患者程极度兴奋状态,自述全身如火灼,状甚痛苦,脉弦数有力,舌赤,苔黄燥,血压200/110mmHg。 辨证:患者一派热象,由于操劳伤肾,肾水不足,不能濡养肝木,肝阳上亢,是因水亏太甚火热过猛,乃呈燎原之势。 治法:育阴清阳 处方:资生清阳汤加减 桑叶9g、丹皮9g、竹柴胡9g、玄参12g、白芍9g、白蒺藜9g、钩藤9g、石斛9g、薄荷3g、杭菊3g、石草60g、决明子60g。 二诊:服前方药三剂后,犹如浇水灭火之势,自觉上半身凉爽。 按原方增服药三剂,头不痛,心烦减轻,大便已解,脉仍弦数,舌红,苔薄黄,血压170/100mmHg。 原方去竹柴胡,薄荷,加青葙子15g,沙苑子15g,五剂。 三诊:面红耳赤现象消除,心不烦,口苦咽干消失,睡眠亦好转,脉弦细,舌红,苔薄黄,血压140/80mmHg。 仍按原方服药五剂,病情基本稳定,停止服药。 按语:本病为肾水不足、肝阳上亢导致的高血压病。 故在工作疲劳或情绪不佳时易引起阳亢症状,所谓水亏火旺也。 治宜滋肾水以涵肝木,资生清阳汤对此颇有成效,但不适用于其它原因引发的高血压病。 如今,6 成以上的冠心病人、8 成以上脑梗病人、9 成脑出血病人都有高血压史。 大家对高血压的治疗有点什么疑问? |
|
来自: 中医药方便 > 《心脑血管.血脂血压中风.脑中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