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说乐观比悲观好,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zopoba395 2019-06-27

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拜伦


 01-论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

读得书越是多,接触得思想越是广泛,我们越是会清晰地感受到,无论是过往还是现在,无论是否操持着相同的母语,那些贤士哲人们所崇尚的人生态度,大多都是乐观积极的。

人在决策过程中体现出的价值取向,我们称为意志特性。人的意志特性多种多样,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就是其中两种。

持有乐观主义态度的人,往往会认为他们有足够的行为能力来承受或掌控负向价值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使正向价值发挥出更大的积极向效果。

所以乐观主义者关注的常常是事物的正向价值,他们通常都会把正向价值的最大化作为自己行事决策的出发点。而悲观主义者则与之相反。

放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用通俗的语言来描述,就是比起不好的一面,乐观主义者更容易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凡事都倾向于往好了想


02-乐观的实质

今天,当被问及乐观好还是悲观好的时候,别说是大师们,我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都会是乐观比悲观要好。在开导他人时,我们也会不遗余力地规劝对方要乐观。

不知道有没有人可曾想过,为什么乐观就一定会好呢?

是不是和一部分人认为的乐观只是寻求心理安慰,无异于求神拜佛一样,是实质上并不能改变任何东西的“成功学”?

乐观并不是遇事只往好的方面想,更不是自欺欺人,它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及时止损,是在颓势之中寻求利益的最大化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吧,王者荣耀是一款风靡大江南北的经典实时对战游戏,这个游戏里头有时会有一个非常神奇的现象,就是玩着玩着队友都不见了。

那么这些队友都去哪儿了呢?

前面提到这是一个实时对战类的竞技游戏,在对抗中有人赢就会有人输。当己方的战况处于劣势时,有的队友会感到胜利无望,进而出现消极怠战的情绪。

这种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们就躲在基地里不出门以等待游戏结束,或者直接退出游戏。

但是同样是在劣势的情况下,也有不少人能扭转局势,反败为胜。

他们又是怎么做到的呢?局势对己方不利的时候,这一部分人会尽量避免和对方发生冲突,继续闷声壮大自己的实力,等待对方出现不理智的举动。

对方一旦犯错,他们便立马抓住这个机会一举击破。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反映出的正是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的价值倾向。

悲观的人在胜利的天平逐渐倾斜时,会认为胜出无望,继而心态崩塌,失去了冷静判断的能力,兵败如山倒;而乐观的人相信即使是在这样的劣势之下,对方也不是不可能战胜的,只要耐心地等待对方犯错即可,所以在此之前继续隐忍并提升自己的实力。

乐观之所以会让事情变得更好,不是因为它改变了环境,改变了事情的结果,而是它改变了我们自己,让我们在逆境中也能以饱满的姿态做出最好的应对,它改变的是因。


 03-如何保持乐观的心态与想法?

如此看来,保持乐观还是有一定的必要性。可是乐观哪里这么容易,想让自己乐观我们就能变得乐观吗?悲观的人有可能变得乐观吗?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建议对此抱有疑惑的朋友先来试试小才下面要给大家分享的办法,相信你会有自己的答案。

一、上帝视角法

这第一个方法,就是跳出问题本身,站在高位去分析乐观与悲观对自己的利与弊,我们称之为“上帝视角”,或者自我暗示

具体的表现就是常常在心里告诫自己:你这么悲观,对你又有什么好处呢?乐观的心态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所以你应该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待问题。

二、选择环境

许多时候,我们人就像一面镜子,世界怎样作用于你,你就会怎样反馈这个世界

经常和满口粗话的人交往,你也会慢慢变得容易讲脏话;在一个充满爱的氛围中长大,你也会对这个世界充满爱意。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将自己置身于乐观的环境中的方法,来达到逐渐让自己变得乐观的目的。为此,我们可以主动去结交一些乐观的朋友,多向身边这些乐观的人学习。

三、快速寻找反例

悲观的人在面对困境的时候,脑中一般都会出现许多悲观的想法。我们可以从这些悲观的想法入手,藉由证明它们是错误的来克服悲观的心态,积极乐观地去应对困境

大学阶段作为考取驾照的黄金时期,是不少人的不二选择。小才也不例外,是在大学阶段报考的驾照。

记得在考科目二的时候,可能是由于紧张的缘故,第一次考试没有通过。

这让当时的我有些乱了阵脚,脑中开始出现消极的想法:完蛋了,第一次都没过,第二次机会又会有什么不同,肯定也是凶多吉少。没过又要等好几个月,这可怎么办?

也许是求生欲发挥了作用,我突然想起了隔壁寝室一位同学的经历,他上个月考科目二的时候也是考了2次才过。谁说第一次没过第二次就一定过不了?他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

抱着这种想法,我最终以100分的成绩顺利通过考试。

四、寻找真相

有的时候,之所以我们会悲观,其实是出于对未知的恐惧,是身体保护自己的一种本能。

举个例子,五年级时的我,偶然在照镜子时发现自己小小年纪竟长出了胡子,联想到电视剧中的情节,以为是得了提前变老的不治之症,着实把自己吓了个半死。

后来才知道那叫青春期的前兆。

针对类似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者请教相关专业人员来弄清事物的本质,扫除悲观的想法。

五、思想可控理论

美国的励志大师拿破仑·希尔在他的代表作《思考致富》中曾提出过一种“想法可以被控制”的观点:你要把想法当成一种物质,它可以按照你的意志被引入或移出你的大脑。只要掌握了这个方法,我们就有可能掌控自己的价值取向

具体的操作步骤共分为以下3步:

1.找出你大脑中的消极想法

首先,我们得知道自己脑子里在想什么,并找出自己的消极想法,这应该不算很难。

静下心来,深吸一口气,对自己脑中翻涌的思绪做上一番整理,找出哪些是此刻令我们深陷其中的消极想法。

2.把消极的想法请出你的大脑

之后,我们要把自己和这些刚刚找到的消极想法分开,这里也为大家提供两种思路:

①代币法

这个方法是伟大的华人武术家李小龙在信心不足时经常使用的:把我们内心的消极想法写在一张纸上,把这张纸当成是我们此刻的消极想法,然后付之一炬,让它们化为灰烬。

②具象化法

具象化法是指把我们内心的消极想法当成是一个喜欢调皮捣蛋的熊孩子,他可能会捉弄我们,也可能会来扰乱我们。对付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无视他,越理他反而越来劲。

3.放入积极的想法

人的大脑就像一张闲不下来的嘴,它总得嚼点什么,思考是永远都不会停止的。把消极的想法请出去之后,我们必须找点别的想法来代替,否则我们闲不住的大脑又会去把它找回来

找什么样的想法替代好呢?最好的选择就是用一个与我们的消极想法截然相反的积极想法来填充大脑,既乐观又省去了不必要的思考。


 最后

乐观,它不是无脑的自我安慰,而是一种可以策略化的及时止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