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汽车人】试驾VS5:从捷达到捷达的底气和挑战

 全能的苏苏 2019-06-28

压力很大,但产品力够强。越来越识货的中国消费者,是捷达能够成功的保障。但如何从车标到产品,从LOGO到品牌,建立起市场的感性认知,并且与一汽-大众实现无缝连接,才是捷达真正的挑战。

重庆业之峰装饰

文/《汽车人》卢山

6月22日,最后一辆捷达在长春下线,以28年/4418287(441万)辆的成就,正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3天之后,作为捷达品牌首款车型VS5的首批试驾媒体,《汽车人》在延安见证了这个品牌“从捷达,到捷达”的蝶变新生。

合资品牌为了覆盖更大市场,导入一个全新品牌的做法司空见惯。但是,将一款车型升级成为一个独立品牌,捷达是第一个。

从“中国人的第一辆家轿”,到“年轻人的第一辆SUV”。今天的捷达(参数|图片)VS5(参数|图片)扮演着和1991年第一辆下线的捷达一样的角色。捷达开疆破土的全新历史,将由此开始。

捷达VS5,能担当得起这份重任吗?

年轻、主流,捷达的关键词

地点选择在延安,这不是一个常见的试驾地。

一汽-大众捷达品牌公关负责人侯春昭告诉《汽车人》,选择延安别有用意——老城新生,延安不再是那个传统印象里的革命老区,它已经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就像捷达,新生的捷达也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火柴盒式的捷达,捷达也在新生。

这种新生首先是外在的。捷达VS5整辆车的设计语言有着鲜明的时代标记,年轻化的设计思路由内向外延续。

整个车身的线条流畅并且保持克制。有人说侧面看起来像探岳(参数|图片),但我认为并不是像或不像的问题,这本身就是符合大多数人的SUV审美。

捷达VS5的外观由于前期的亮相,现在来看已不陌生。前脸有大众最新的X设计语言元素,但铠甲的造型非常独特,除了很有辨识度以外也和大众VW品牌有了明确的区隔。

尾部的设计没有前脸那么激进,但是整体的设计紧凑,Y型尾灯看起来很时髦。从白色日间行车灯、白色大灯到红色尾灯,VS5整车的光源设计都十分年轻耐看。

值得一提的是,捷达VS5是全系标配LED光源的。对于捷达品牌的定位来说,这个标配十分厚道。

内饰上,捷达VS5的设计十分主流,还是以略微向驾驶者侧倾的大屏作为视觉中心。在边缘上做了很多钢琴漆处理来增加整体的高级感。同时在饰面上做了一些花纹,也增强了内饰整体的设计感。

VS5的座椅舒适度很高,无论是座椅的厚度、长度都设计合理,不像有些小车通过缩短座椅长度“偷空间”。而且,VS5高配车型驾驶侧使用了电动调节,同时还延续了大众四窗一键升降的优良传统,非常值得表扬。

骨子里,这仍是一辆大众车

试驾之前,对一汽-大众产品线非常熟悉的《汽车人》,对捷达VS5这款车已经是似曾相识。

出自大众最新的MQB-A1平台,采用EA211的1.4T发动机,短悬长轴设计。这些产品特征,都与一汽-大众的探歌(参数|图片)不谋而合。

在整个试驾过程中,给《汽车人》很强烈的一个感受是,无论这款车挂着捷达标还是大众标,这款车的骨子里都仍然是一辆原汁原味的大众车。

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有三点。

第一,底盘表现与“双探”看齐

尽管还不清楚捷达VS5的最终定价,但这个品牌的定位已经很清晰,价格区间也在十万元附近八九不离十。

所以,在这个心里价位下,体验到这种品质的底盘表现还是令人有些意外的。整个驾驶感受一如大众车型一样,转向稳重、过减速带滤震和弹性恰到好处。

捷达VS5能有这个表现,主要是因为它和一汽-大众的探岳、探歌采用了相同的底盘悬架设计,都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同时,前悬增加了横向稳定设计,提高悬架横向刚度,所以整个驾驶品质是和“双探”看齐的。

第二,NVH超过很多合资车

这是另外一个很大的意外。试驾路线非常多变,城镇道路和高速反复切换。但是捷达VS5首先是没有出现同级车很常见的异响,其次是时速达到100-120km的情况下,整车的静谧程度始终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

胎噪轻微,仅有一定的风噪。车内正常音量说话即可。这个表现,不仅超过了很多同价位的合资车,甚至和豪华品牌的同级车相比也不逊色。

第三,空间和配置都是高配

因为采用的同样是“短悬长轴”,所以在捷达VS5的空间上我是有预期的。但如前文所说,在前排座椅保证了足够舒适度的情况下,后排乘坐身高超过180cm的乘客,仍然能保证非常足够的腿部空间,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惊喜。

另外在配置上,捷达VS5也表现出一辆德系车该有的水准。比如第三代ACC自适应巡航系统、KESSY智能无钥匙进入系统+第5C代智能在线防盗系统、车联网WeLink功能、8英寸720p大屏、智能防疲劳系统等等,保证了VS5在舒适性上的优势。

总体而言,除了车标不同以外,捷达VS5的体验感受无限接近大众。事实上,在生产制造方面捷达VS5出自一汽-大众成都工厂,四大工艺完全与VW品牌对齐,激光焊接、空腔灌蜡等大众工艺都一样应用在VS5身上。加上康采恩生产体系和奥迪特评审体系的把控,保证了捷达VS5的大众品质和纯正德味儿。

真正的德系品质和更低的价格,是捷达VS5打动目标消费者的地方。看得出来,这是一款给懂车,也懂大众的消费者准备的产品。在全面竞争的市场里,这样的产品不多见,堪称“捡漏之选”!

因父之名,二次创业的时机挑战

从2月在德国狼堡正式发布捷达品牌,到4月上海车展VS5正式亮相,再到6月此次试驾活动,以及9月计划的正式上市,捷达品牌的布局速度相当高效。高效的背后,是大众急需全新品牌市场助力的迫切心态。

中国消费者喜欢大众,喜欢一汽-大众。在显而易见的优势之下,如何在不降低品牌溢价的前提下,最大化的进行市场渗透,是大众对于中国市场的大战略思路。

捷达品牌在这样的思路下应运而生。尽管有着28年“国民车”的美誉,但独挑大梁的捷达对于一汽-大众来说,都无异于一次二次创业。

然而与VW品牌和奥迪品牌相比,捷达创业的时代环境已经截然不同。今天的中国市场,还会给一个新品牌二次创业的机会吗?

大众浸淫中国市场30年,对这个市场的深刻洞察,有能力设计出符合这个市场喜好的产品。所以对于VS5和捷达品牌而言,产品力并不是最大的困难。

一个全新品牌,如何从车标到产品,从LOGO到品牌,建立起市场的感性认知,并且与一汽-大众实现无缝连接,才是捷达真正的挑战。

这需要时间。即使有着“捷达”的背书,但市场和消费者对于这个陌生的车标仍然需要时间去消化理解。

因父之名,既是优势,也是掣肘。

据了解,预计9月上市的捷达VS5,年内的销量目标超过4万辆,这个数字意味着这款全新品牌的全新车型上市销量就要过万才行。一个值得参考的信息是,探岳上市半年多后销量才爬坡过万辆。

为了能够实现激进的销售目标,同时也为了平衡多方的利益,捷达品牌也同步建设了独立于一汽-大众的销售网络。到VS5上市时,将有超过200家不同规模体量的经销店与之配合。

中国汽车市场的下行趋势并未有放缓的迹象,一汽-大众VW品牌在市场份额提升的同时,绝对销量也在下跌。选择此时上市捷达品牌,应该说并非最佳时机。

压力很大,但产品力够强。越来越识货的中国消费者,是捷达能够成功的保障,但这需要时间。比较令人担心的是,德方过于强势和急功近利的目标,是否会给这个新生儿带来不可预期的影响。(文/《汽车人》卢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