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露地栽培大樱桃坐果率低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文心雕龙方 2019-06-28

大樱桃坐果率低对于大樱桃种植户来说,会造成种植收益的下降。因此,要找出大樱桃坐果率低的原,提高大樱桃坐果率。下面内容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大樱桃坐果率低的原因,以及提高大樱桃坐果率的方法:

露地栽培大樱桃坐果率低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一、大樱桃坐果率低的原因

1、需水临界期遇干旱

分一大樱桃谢花后形成的幼果,其生长发育要经过3个时期。在这3个时期内均需要土壤持有不同的含水量才能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特别是第2个时期,是其需水临界期。但往往因水分供应不到位,造成幼果旱黄落果(果皮皱缩、果柄黄化,一触即落)现象发生。尤其长势弱、花束状果枝多的树,其树冠内更容易发生。这也是缺水的山地果园或遇上干旱少雨年份坐果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胚发育时期遇高温

大樱桃果实发育的第2个时期正是胚发育、核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胚的发育与核的硬化。调查发现,这一时期若气温长时间超过25℃,必然会制约胚的发育,使胚失去了产生大量生长素、赤霉素的作用,有碍于幼果细胞分裂。同时,丧失了调运大量营养物质进入幼果的功能,直接阻碍了果实的生长发育而大大降低了坐果率。

3、缺乏某些中微量元素导致种子发育不正常

种子的正常发育是大樱桃坐果的最终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形成了种子,大樱桃才能坐住果。授粉受精则是形成种子的第一步。 当缺乏某些中微量元素时,授粉受精受阻,不能真正形成种子而落果。如缺钙素时,花粉管则不能顺利进入胚囊。缺硼素时,花粉不发芽,开花不坐果。

4、过量使用生长调节剂

为防止树体生长过旺,促其提早成花坐果,不少种植者片面、过量地使用生长调节剂(P33、PBO、九二O)或含有生长调节剂的农药、化肥。过旺生长得到控制,但也产生了不少柱头明显低于花药的畸形花。这样的花不能有效地进行授粉受精,根本不能坐果。

露地栽培大樱桃坐果率低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5、营养不良

由于立地条件、天气状况及不能科学地施用肥水等原因造成了树体营养亏缺,长势不旺。这种树不仅形成花芽少、质量低,而且这些花芽开放后,有不少花柱头萎缩在萼中,花瓣还没脱落,柱头就已发黄枯死(雌蕊退化),根本无法受精坐果。

6、修剪过重

由于不了解大樱桃的生长结果习性,盲目地套用苹果、梨的修剪方法来对待大樱桃,这在生产中司空见惯。突出表现在疏枝过多、短截过重、错时修剪、强求树形;重视休眠期修剪,轻视生长期修剪等方面。这些不科学的习惯修剪方法往往加大或加重了大樱桃的修剪量,致使后期枝叶旺长、营养生长过度尤其花后旺长的枝叶消耗了大量有限的储藏营养,直接减少了对幼果的营养供应,最终造成落果加重、坐果率低。另外,过多地施用氮肥、花后大量浇水也刺激了坐果期新梢旺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樱桃的生殖生长

7、花期前后天气异常

近几年,受拉尼娜现象影响,极端天气发生频繁。调查发现,大樱桃花期前后平均最高气温达28.1℃,大大超出其此时的适宜温度(12-22℃)。这样的高温发生在花前,可造成雄蕊败育,形成没有花粉或低质量花粉的花药;发生在花期,可使花药破裂,失去或降低其授粉受精能力;发生在花后,尤其在果实发育第二时期,不但可造成胚败育,同时可引发枝叶旺长加重落果。除此之外,花期大风、降雨、低温伤害均可明显影响授粉受精,降低坐果率。

8、授粉树配置不科学

由于不了解某些大樱桃品种具有单向授粉、自花不孕的特性,在建园时将花期不相近、含有同一个“S”基因的同种异名的2-3个品种种植在一起,因而起不到授粉树的作用,加之授粉品种数量少,定植不科学等造成了授粉受精不良,坐果率低下。

9、病毒树处理不果断

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加之管理技术不规范,大樱桃病毒的发生日趋严重。不少种植者缺乏对病毒的了解,致使日常管理中产生不少误区:一是对病毒症状已蔓延、没有保留价值的树(枝),舍不得刨(锯)掉,而且还在费工费力地进行改接、更换品种;二是用剪(锯)过病毒树的剪(锯)去处理不带病毒的树;三是摘取病毒树上的花朵进行授粉。这些错误的做法,实际上起到了传播病毒的作用。多年实践发现,只要树体(枝)一旦感染病毒,花量再大,也几乎一果不坐。

露地栽培大樱桃坐果率低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二、防治方法

1、及时浇水

大樱桃对水的依赖性强,反应敏感,既不抗旱,又不耐涝。为保证其正常生长,在适时浇好花前、花后、采收前、封冻前4次水的基础上,重点要浇好花后10-15天(花芽苞片开始脱落时)这次关键水。此时是其需水临界期,浇水量要大,一般10-40厘米土壤田间持水量以60-70%(一握成团,一触即散)为宜。浇好这次水,不但可有效地防止旱黄落果,而且可缓解或防止后期因水分骤变引起的裂果。

2、改善果园小气候

为避免或减轻大樱桃花期前后的高温天气对其开花坐果造成的伤害,在选址建园时就要设计和建好防风林带。利用防风林带可明显降低风速、春季提高地温、夏季降低气温的优势来改善果园小气候,创造一个有利于大樱桃开花坐果的适宜环境。与此同时,要注意收听当地的天气预报,在高温来临前后,解决采取各种应对措施:花前可往树上喷水,花期可在树冠上方30-50厘米处支撑遮阳网(可降温5-6℃),花后进行浇水。千方百计降低气温,使园内温度维持或接近其适宜范围,努力减轻伤害,促进正常开花坐果。

露地栽培大樱桃坐果率低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3、合理施肥

抓紧抓好大樱桃花前及采收后追肥和“秋分”后到落叶前的施基肥,是保证其开花坐果、花芽分化及提高产量与品质的重要措施。花前追肥要早,土壤解冻后立即进行,以促进当年的开花、坐果采收后1个月左右是花芽分化期,应立即追肥,这样可提高成花率33.6%,降低花期受冻率11.48%,发育不正常花减少9.76%,增产达30%。“秋分”后开沟施基肥,最迟不能晚于落叶期,这样既可强壮树体、提高花芽分化质量,又能保证树体安全越冬,为翌年丰收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要适量地补充钙、硼等中微量元素。在目前情况下,可选用钙镁磷肥、硅钙肥、金龟二代等弱碱性肥料补充钙素,一般按100公斤果实补2-3公斤为宜。硼素可结合秋季施基肥时,按每亩3-5公斤硼砂施入,连用2-3年后可停用1-2年。另外,也可在盛花期喷0.2%-0.3%硼砂或利用放蜂来提高坐果率。

4、适量使用生长调节剂

为防止或减轻树势生长过旺而造成坐果率低的弊端,必须迅速走出单靠生长调节剂来控制树势的怪圈。一方面要减少土壤中N素的含量,合理施用磷、钾肥及中微量元素,从源头上控制旺长。另一方面对树冠稠密处在果实采收后立即疏除。对有利用价值的旺枝进行拉枝开角、甩放轻截、缓和长势、及早成花。对种植面积大、劳力不充裕的果园需要使用时,也要适时适量,千万不能盲目提高浓度、过量使用。

5、果断处理病毒树

病毒树的发生蔓延是影响大樱桃坐果的一个主要障碍,一旦发现,必须及时处理,整株发病者要刨除,并彻底清理树穴内的根系。对局部发病的大枝(组)要彻底除掉,不能改接,更不能采花传粉。若要重新栽植,增施生物有机肥或种植其他作物2-3年后再进行。

6、合理搭配授粉组合

几乎所有的大樱桃都表现为自花不结实。虽然他们具有有效花粉,但不是所有的授粉组合都能结实。不少品种异交不亲合,光开花不结实。因此,在栽培大樱桃时,一定要选2个以上与主栽品种花期相近、不含同一“S”基因、产量和品质较好的授粉品种,而且其比例要达30%左右。实践证明,红蜜、拉宾斯、雷尼、美早、早大果可作为大多数主栽品种的授粉品种,其花粉量大、授粉效果好,而且其果个大小、品质产量也很受种植者欢迎。

7、科学修剪

大樱桃木质部松软、导管粗、剪口处易流胶死树(枝),是区别于其他果树的重要特征。因此,对其修剪一是要抓住关键时期。芽萌动前(芽顶变绿时)进行修剪;谢花后10-15天和采收后10天左右进行生长期修剪。在这两个时期内修剪,剪口不易流胶或少流胶。尤其在生长期修剪,其光合产物形成多交流快、剪口易愈合,是调整树形、改善光照的最佳时期。二是要讲究方法。根据大樱桃生长结果习性,要巧用剪、多动手。以夏剪为主,冬剪为辅。适时 对背上枝摘心、扭梢、拉枝,稳定树势,及早成花。同时,剪口芽要留在叶芽段上2-3个芽,以防结果后流胶力争在短时间内形成低干矮冠、树势中庸、骨干枝级次少、结果枝组多而且分布合理、角度开张、透风通光、高产优质的丰产树形。(作者:张志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