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人是颜值超高的匈奴人,佳作很多却生平不详,诗作凄美冠绝千年

 文化点心铺 2019-06-28

在古代,虽然很多女子不能作主自己的人生,但是多数人出嫁以后,只要品性尚可,素心不改,一生一世都不会太过于担忧离去。即使不幸遭遇灾难病痛,那也是人之常情。清贫自守,自耕自足,岁月安好。如果有幸生在豪门之家,自小锦衣玉食,不管人间冷暖,这一生或许就没有太多的变故,和一个爱或不爱的人,相约白头,平淡一世。

她们中,最悲情的就莫过于那深宫中的女子。一生被命运摆弄,看似华丽,其实就像受了诅咒一般,在空虚寂寥中,熬过青春年华,直到整个人生。所以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都将宫女作为他们表现的题材,为宫女们悲剧的人生掬一把同情泪,其中不乏优秀的经典之作。

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首宫怨诗《春怨》。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位颜值超高的匈奴人,他有很多佳作流传后世。但奇怪的是,史料关于此人的记载非常的少,他无字无号,生平事迹皆不详。而这首《春怨》也因为其中的一句“寂寞空庭春欲晚”凄美无比而流传后世艳冠千年。

春怨 刘方平 (唐)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这是一首宫怨诗。诗的第二句“金屋无人见泪痕”点出了主题。提到“金屋”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汉武帝的“金屋藏娇”典故。自此典故之后,“金屋”便成了与世隔绝的深宫的代名词,而诗中的主人公也必定是幽闭在宫内的宫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旧纱窗外的日光缓缓淡去,又一个黄昏行将来临。自入宫以来,这些宫女们已经不知经历了多少春秋?经历了多少日落?看过了多少繁华?虽然她们居住在锦绣华丽的宫殿里,衣食无忧,但却没有人能够看见她们内心深处的悲哀,更没有人看见她们脸上的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宫墙里空旷寂寞,春天的景色也即将结束,让人倍感凄凉落寞。满树的梨花飞落,就像雪一样落了满地。宫女们愁绪满怀,孤独落寞,他们知道没有人来访,只有把重门深掩。这句诗中的“寂寞空庭春欲晚”是诗中的名句,寥寥几个字就道尽了一个深宫女子多年来无尽的哀愁与柔肠。

整首诗意境凄美,令人哀叹。诗句中,日落,黄昏,春晚,繁花落地,金屋无人,寂寞空庭等意象的重叠渲染,把宫女们与世隔绝的悲惨处境推向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刻画出了一个无比凄凉寂寞的境界。而且诗句中的女子似乎有美人迟暮的感觉,这其中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韵华易逝,岁月无情,诗人自己的命运不就像这些迟暮的深宫女子一样吗?

人生一世,或灿烂,或平淡,或喧嚣,或寂寞,皆身不由己。不要说那些被禁锢在深宫中的女子,即使是生于俗世平凡世界中的女子,其实也不能尽遂人意。所有人都会匆匆地过完一生。但是,我们却可以选择以哪种方式过完一生。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