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良知与仁义礼智

 阳光满城6536 2019-06-29
               致良知与仁义礼智
       良知就是天命赋予人的本性,也叫本心,是天道在人的层面的呈现,它是善的最高境界,称之为至善。致良知就是人的本性的自然舒展,自然流淌,自然呈现。这就好比太阳天天升起就是自然呈现,而不是为了照耀万物一样。如果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本性思考和做事,那他就一定能够成为圣人。那么,现实中为什么转凡至圣如此之艰难呢?
       人的本性的实现往往有私欲相阻隔,人与外界事物接触的时候,就会产生“意”,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果发出的意是“诚”的,合乎本心,合乎良知,呈现出来就是致良知。发出的意不合乎本心,不合乎良知就是私欲。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存天理(良知)而去私欲,就是正心,修身。
       因此,诚意、正心就是修身的功夫,意诚了,心正了,身也正了,良知就会自然舒展,自然流淌,自然呈现。修身的功夫应该在一念发动处,存天理而去私欲。
      《中庸》讲,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地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段话的意思是,良知没有呈现出来的时候,它本来就是中正的,自然呈现就表现为平和,因此说致良知就是致中和
      良知呈现出来的样态应该是平和的,平和的样态就是仁义礼智,仁义礼智的最初样态就是四端之心,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平和表现为仁义礼智,仁义礼智的起点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如果不断涵养自己的四端之心,就会不断向仁义礼智迈进,实现转凡至圣。
       从“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喜怒哀乐是从情感的角度谈仁义礼智的,如果你做到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当哀则哀,当乐则乐,就是符合内心的中正,表现出来的就是中和,也就是说,喜怒哀乐如果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就是仁义礼智,就是致良知,就是致中和。反之,过或者不及就是私欲,就偏离了中正和良知,应该克除。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致良知就是本性的自然呈现,就是致中和,就是格出物欲。良知内表现为中正,外表现为中和,中和表现为仁义礼智,仁义礼智最初表现为四端之心,我们涵养四端之心便是诚意,正心,修身的过程,喜怒哀乐如果恰到好处便是良知的自然呈现,过或者不及便是私欲。
        致良知与仁义礼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