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讲,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地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段话的意思是,良知没有呈现出来的时候,它本来就是中正的,自然呈现就表现为平和,因此说致良知就是致中和。
良知呈现出来的样态应该是平和的,平和的样态就是仁义礼智,仁义礼智的最初样态就是四端之心,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平和表现为仁义礼智,仁义礼智的起点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如果不断涵养自己的四端之心,就会不断向仁义礼智迈进,实现转凡至圣。
从“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喜怒哀乐是从情感的角度谈仁义礼智的,如果你做到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当哀则哀,当乐则乐,就是符合内心的中正,表现出来的就是中和,也就是说,喜怒哀乐如果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就是仁义礼智,就是致良知,就是致中和。反之,过或者不及就是私欲,就偏离了中正和良知,应该克除。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致良知就是本性的自然呈现,就是致中和,就是格出物欲。良知内表现为中正,外表现为中和,中和表现为仁义礼智,仁义礼智最初表现为四端之心,我们涵养四端之心便是诚意,正心,修身的过程,喜怒哀乐如果恰到好处便是良知的自然呈现,过或者不及便是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