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落的王权——葵的前世今生/安迪斯晨风

 zqbxi 2019-06-29


在大吃货帝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历史中,有一个它,被人们传颂为“菜中之王”。它高贵冷艳,让诗人不禁使出洪荒之力,为它写下一首又一首不朽诗篇;它如此多娇,引无数忠臣烈士竞折腰,宣称要像它一样效忠帝王;农夫们更是用比跪着抽符更虔诚的态度来种植它,以祈求一个好收成;它更是成功引起了霸道君王的注意,将它作为珍贵的食物来祭祀先祖。
 
但是仿佛一夕之间,它被开除出菜谱,慢慢淡出了吃货星人的餐桌,甚至现在大多数人提起它时第一反应都变成了X度搜图里各种不可描述的香艳女性。【百文君按:搜了一下试试,场面吓得小生赶紧给关了。】曾经的王者沦为野草,只有少数地方还残存着一丝足迹,诉说着它那传奇一般的过往……
 
——它,就是葵。


传说中的葵,不是野原新之助的妹妹,也不是岛国各种香艳美貌的艺人老师,它是一种可以带领我们重归三千多年前饭桌上的古老蔬菜。
 
葵之重要,就连古代约炮大全《诗经》中都能瞥见一席之地,《国风·豳(bīn)风·七月》中就有一句是“七月烹葵及菽(shū)”,菽呢,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大豆,作为“五谷”之一,它的地位不论古今都无比重要(你能想象水煮鱼不放豆芽,吃麻婆豆腐没有豆腐的生活吗)。葵可以跟菽并称,可见周代早期,葵就已经是我们祖先最重要的蔬菜之一了。
 
实际上,葵是一种比小学门口的辣条还要坚挺的食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葵都是华夏民族的主要蔬菜之一。成书于大约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素问》中讲到养生时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一句,唐代的王冰注释说:“五菜者,谓葵、藿、薤(xiè)、葱、韭也。”葱和韭菜不需要多做解释,解释多了容易撕逼。藿,这个字乍一看就让人联想到某种味道不可描述的药品,但其实就是豆类的嫩叶,现在已经基本不吃了。薤,是一种长得有点像小蒜的蔬菜,南方人用来腌制藠( jiào)头。那么,名列五菜之首的“葵”到底是什么来头?鬼知道葵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这种曾经大名鼎鼎的蔬菜在我们生活中消失了呢?

(薤做成的藠头,只有南方能吃到,味道有点像蒜)
 
不只是我们现代人已经很少吃到葵,古人也不例外,众里寻葵千百度,蓦然回首,那葵却在草类图谱中。明代末年的李时珍就这样心口不一地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古者,葵为五菜之主”,但却十分狠心地把它归类到了草类中,而不称作蔬菜了。因为:“今人不复食之,亦无种者。”到了清代中后期,植物学家吴其濬需要经过无数个通宵的详尽考证才能确定,古书中的葵就是一种名叫“冬苋(xiàn)菜”的野草,已经只在南方的四川、湖南等少数几个省还有种植了。
 
有点心疼。

(葵开一种小白花,有一点点小清新的感觉。)
 
有些朋友可能会葵和向日葵傻傻分不清楚,毕竟有一个成语叫“葵藿向日”,意思是葵和藿两种植物总是向着太阳生长,古代更是以此比喻臣子的忠心耿耿。七步成诗的曹植十分喜好以食物打比方,不光把自己比作豆子,也在《求通亲亲表》中也用“葵藿”来象征忠贞之士:“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向之者诚也。窃自比于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实在陛下。”唐代大诗人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也说:“葵霍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葵这种习性,听起来跟花盘会跟随太阳转动的向日葵十分类似呢。然而向日葵原产于北美洲,明代才传入我国,若说曹植和杜甫咏唱向日葵,必须妥妥儿的穿越神剧。这里提到的葵,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还是我们当蔬菜吃的那种葵。
 
而且葵菜的叶子会朝着阳光照射的方向生长,还会主动把自己的根茎遮盖起来。脑洞大破天的古人看见了,泣涕横流,当场就强行赋予了它“忠心护主”的特性。成书于战国早期的《左传》中记载了一段孔子的话,里面就提到了葵:“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然而葵只是一种无知无觉的植物,只能一脸“Excuse me???”地静静看着你们装逼。

( “葵心倾日”这个词其实跟上面这货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讲了这么多,各位看官们的筷子都扒光了,重头戏还没来?关于葵菜的味道,那可真真儿是一言难尽。笔者出差到湖南的时候,有幸在一家小饭店里吃到过一次清炒的冬苋菜,口感有种谜之滑感,也不太容易嚼烂,说实话并不好吃,但拿来做汤倒还有救,毕竟葵有一种清香的气味,所以不难理解机智的古人大多数时候其实都用葵来做羹汤。
 
有一首十分动人的古诗,它描写的是一位少年从军的战士,在年老后回到家乡时看到的凄惨景象。呃……不是“少小离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雄雌”,而是《十五从军征》,其中最感人的一句莫过于“舂(chōng)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那些曾经和自己一同吃糙米饭、喝葵菜汤的亲人们,现在都到哪里去了呢?

(这一碗“葵羹”,看上去并不怎么好吃啊……)
 
除了制羹汤,其他葵菜的料理方式或许和美味挂不上钩,但我们巧手的先祖怎能轻易放过这种食材?腌制就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精明方式,将葵和其它咸菜一起储备起来,用以帮助祖先们度过漫长的冬天。你可别嫌弃,在遥远的周代,葵菜制成的咸菜还曾经是祭祀先祖的神圣食物。《周礼·天官》中说“醢(hǎi)人”(周代官名,负责供应豆类食具所盛的各种酱制食物。)要负责准备用来祭祀的“五齐、七醢、七菹(zū)、三臡(ní)”, 菹,就是腌制的咸菜,七菹即七种腌菜。哪七种呢?东汉末年的经学家郑玄解释说,就是韭菹、茆(máo)(莼菜)菹、葵菹、箈(tái)(嫩竹笋)菹、笋菹、菁(蔓菁)菹、芹菹啦。
    
突如其来地,被一波幸福感击昏了头,因为这么看来,先祖们吃到的蔬菜还真是相当乏味啊……

(腌制好的葵菜可以拿来炒肉吃,很香)
 
然而古人不这么想,身为“五菜之主”的葵对于古人而言,曾经的喜爱和珍惜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如今酸奶盖上厚厚的一层奶皮。汉乐府中的名篇《长歌行》中开篇就说“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西晋文学家陆机在《园葵诗》中也写道“种葵北园中,葵生郁萋萋。朝荣东北倾,夕颖西南稀。”大概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心目中,在自家院子里长得郁郁青青的葵菜,就像现在集齐了YSL方圆管上百个色号的化妆品包,满满的,都是富足和丰饶感带来的精神愉悦吧。
 
那么葵菜究竟是什么时候变成过气园红的呢?理应不早于唐代,毕竟大家的语文高考老熟人,唐代大诗人王维就在《积雨辋(wǎng)川庄作》中写过“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的诗句,说明至少在当时葵还是犹如大宝天天见的家常蔬菜。不过,它的竞争者们已经开始出现并且蚕食它的统治领域,正如今天的“淘宝村”到“全球购”,随着与西域各国的交往日渐密切,菠菜、莴苣、茭白等一大批“进口原装”的新兴蔬菜开始占据人们的餐桌。再加上“菘(sōng)”这种葵的老对手也开始在选育中进化,“菜中之王”的美誉很快就要易主了。

(新鲜嫩绿的菠菜是葵遇到的一大敌手)
 
唐代中期,人们选育出了一种味道脆甜、食后无渣、营养丰富又产量惊人的新型蔬菜——白菘,好了啦……就是北方冬天最爱的大白菜。不过要到宋代以后,白菜才基本长成了我们今天盘中桌上的样子,白菜半路杀出,迅速风靡,逐渐变成了菜园中的扛把子。更有了著名吃货诗人苏东坡在《雨后行菜圃》诗中“脆美牙颊向,白菘类羔豚。”的buff加成,大约从这时开始,古老的葵菜就已沦为“昨天上餐桌,你还叫人家小甜甜,现在新菜换旧菜,你叫人家作野草”的凄惨境况了。
 
然而风水轮流转,早些年失宠并被打入冷宫的葵菜,却借着近些年“纯天然无污染”的东风,又突然获得了城市踏青人群的喜爱,偶尔在菜市场上也能见到有小贩在摆摊叫卖,价格早已不复当年的单纯,令大白菜之流恨不得赶紧给自己染个绿头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另一种因祸得福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