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是山东西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东与临沂接壤,南与徐州相邻,西北两面被济宁相围,下辖五个市辖区和一个县级市,人口超过230万。 枣庄,顾名思义,因其地枣树众多而得名。乍一看,这名字有些土气,实际上枣庄也算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 夏、商和西周时期,枣庄一直分属于鄫国、滕国、郳国和薛国等诸侯国,小国寡民,自给自足,虽小有摩擦,日子过得还算风平浪静。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开始了抢地盘的游戏,枣庄大部被纳入鲁国的版图。战国时期,楚国势力北上,侵夺鲁国地盘,枣庄全境属于楚国。 秦朝统一天下后,枣庄大部划入薛郡,西南部纳入泗水郡。两汉时期,枣庄大部划入东海郡,西北部分属于沛国和鲁国,直到三国时期并入魏国,区划大体未变。 西晋时期,枣庄南部属于徐州治下的东海郡,北部属于豫州治下的鲁国。 八王之乱后,淮河以北陷入四分五裂状态,陆续建立了十六国割据政权。平静了几百年的枣庄未能幸免,先后成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的地盘。 公元395年,北魏在参合陂大败后燕,后燕从此一蹶不振。慕容垂逝世后,后燕大部被北魏占领,余部分裂成北燕和南燕,东晋趁机夺取了南部地带,枣庄重归司马氏。 南北朝时期,枣庄成为南北对峙的前线,刘宋时尚属于南方政权,北齐时落入北魏之手。北魏灭亡后,枣庄先后成为东魏、北齐和北周的领地。 隋朝统一天下后,枣庄隶属于彭城郡,位于最北部。唐朝时,枣庄北部划入徐州,置滕县;南部划入沂州,置氶县。纷乱数百年,枣庄迎来了一段太平盛世。 五代十国时期,枣庄先后成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的领地。不过,虽处于战乱年代,枣庄却不是边境地带,情况要远好于南北朝。 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后,枣庄的区划和唐朝时基本一致。北部隶属于京东西路的徐州,置滕县;南部隶属于京东东路的沂州,置氶县。 靖康之变后,中原大部沦为金国领地,枣庄也未能幸免,京东路改名山东路,氶县从京东东路划入山东西路,枣庄正式纳入同一个行政区。 元朝统一天下后,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行省,枣庄被划入中书省治下的益都路,北部滕县改为滕州,南部氶县改为峄州。 明朝取代元朝后,全国行政区划进行了大改。枣庄被纳入山东的兖州府,北部依然是滕县,南部改名为峄县,清朝大致沿袭不变。 民国初期,枣庄区划维持不变,后由于日军侵略,枣庄建制不复存在。建国初,滕县属尼山专区,峄县属台枣专区,后曾短暂划入滕县专区和济宁专署。 1958年,峄县机关迁至枣庄镇;1960年,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这是枣庄市之名首次出现,第二年升为地级市;1979年,滕县划入枣庄市,形成现在的区划。 总而言之,枣庄长期分属于不同行政区,直到金灭北宋才纳入同一个行政区,建制成市不过几十年历史,枣庄之名更是后来居上的逆袭典范,堪称一个全新的城市。 (参考资料:《中国历史地图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