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岱“跳动穴”与陆飚“扎跳”的区别

 兵书战策 2019-07-01

针会天下的铁粉都可能留意到了,我们差不多有一个月没有正常更新了,是不是在憋大招?答案是肯定的,一定是在憋大招!但是现在不能说。


在接下来的半年左右,我们也不能保证每日更新,但能保证的是会时常更新,多谢各位铁粉的关注。


此刻,我要表达的是一个本人近期的学习所得,通过分别听王岱教授和陆飚教授的讲课感悟到的,不一定正确,算是抛砖引玉吧。


首先我们看一张郑氏针灸流派的传承图。


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


从这个传承谱里我们可以看出,王岱是郑毓琳的徒弟,跟郑魁山是师兄弟,而陆飚是郑魁山的徒弟,他们同是出自郑氏流派。王岱提出的“跳动穴”和陆飚提出的“扎跳”,应该并不是偶然的,也许都受到了郑氏针法的影响,但是不是同一个东西呢?我认为不是。


首先,王岱提出的“跳动穴”,重点是穴位,就是针刺以后可以引起肢体跳动的穴位。而陆飚提出的穴位“扎跳”,重点是扎跳技术,就是能将穴位针刺后引起肌肉跳动的技术。


其次,王岱说的“跳”跟陆飚说的“跳”也有所不同。王岱说的'跳',主要是指肢体的跳动,如针刺环跳穴导致下肢整个儿出现跳动,针刺曲池穴导致前臂跳动。陆飚说的'跳',主要是指肌肉的跳动,如针刺血海穴出现血海附近的肌肉收缩跳动而下肢并没有跳动,如针刺曲池穴出现曲池附近的肌肉收缩跳动而前臂并没有跳动。当然,陆飚所说的跳也包括部分肢体的跳动,比如针刺合谷穴出现食指或者拇指的跳动,针刺太冲穴出现脚趾的跳动等,但是一般不包括针刺环跳出现下肢的跳动,而是针刺环跳穴的浅层引起局部的肌肉收缩跳动。


最后,王岱说的“跳动穴”数量有限,能引起肢体抽动的穴位一定有大神经的分布,所以多集中在肢体的大神经分布处。陆飚说的“扎跳”技术是针刺得气的客观标准之一,所以能够扎跳的点位非常之多,几乎任何肌肉丰厚之处均可扎跳,并不依赖于刺激大神经。



有视频有真相,下面是我珍藏多年的王岱教授的讲课视频,是我在北中医亲自录制的,这也是首次网上发布。


王岱教授在北中医讲跳动穴



下面是陆飚教授的扎跳视频,针会天下之前发布过多次,从视频里可以清晰地看到肌肉的跳动。


陆飚教授扎跳视频


可惜的是没有录制王岱教授针刺的视频,不过从他的讲述中就可以看出,针刺“跳动穴”是肢体的“突突突”跳动。上面两个视频一比较,不同之处就显而易见了。


你有什么见解呢?欢迎文后留言。


作者:江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