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注芳 笔法亦称“用笔”。元赵孟頫说:“用笔干古不易”,现代书家启功也说:“书法用笔为上”,可见用笔之重要。 书法是一种线条艺术,正确的笔法才能写出艺术的线条,笔法是初学者的一道难关,也是书法教学中的一个难题,下面着重淡淡我在教学中体会较深的几个问题。 一、用笔的要求。 用笔要求从低到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准确(最基本的技法)。2、有力(写出的线条有力度、有厚度、有弹性)。3、流畅(熟练、贯通自然)。4、生动(线条有变化、有韵味、有感情)。 有的教科书把第一条称为笔法,后三条称为笔力、笔势和笔意。而对初学者来说只能先做到用笔的准确即把笔拿稳,培养对笔毫的驾驭能力,这时来谈用笔的有力流畅、生动为时尚早。 用笔准确包括运笔的路线(水平运动)、提按的程度(上下运动)、点画的形状大小、点画的位置。而要想达到这些要求就要进行大量的执笔、运笔、用锋的技巧训练。不可急于求成,需要数月至整年的长期训练。 二、执笔与运腕。 执笔是手段,运腕才是目的。执笔无定法,有五指执笔法、撮管法、族管法、提斗法等。但是不论什么法都应该保证手臂所有关节的自由灵活和便于发挥腕部力量,这一条是不可违背的原则。 “指不主运”,手指的主要任务是把笔拿住不会掉下就行了,而运腕应以腕为主,良好的运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手和笔的功能,使线条中产生粗细、轻重、曲直、刚柔、虚实、隐显等丰富多彩的变化,以及干变万化的节奏和韵律。可以这样说,掌握运腕的技巧等于进入自由王国的一个特殊通行证。 许多教科书都提到执笔的一个原则是“指实掌虚“,但是有人把指实和掌虚对立起来,一提到指实就紧握住笔管,使手腕处于僵硬的状态,这样肌肉容易疲劳,写出的字生硬无神。 而强调掌虚则执笔过松,身体之力无法通过笔杆、笔毫传至纸面,写出的笔画一定是绵弱无力。以为要指实就不能掌虚,其实指实不等于指紧,指实应该是五个手指的分工,各司其职,拇指“擫”,食指“押”,中指“钩”,无名指“格”,小指“抵”,指端握笔,指关节外突,握笔灵活,以笔管能正反方向捻转为度。 掌虚也是为了更好地运腕,做到掌心空虚能容下个小球,手指不可贴近掌心。有首毛笔执笔歌:“虎口若月半,掌虚可藏卵,五指相协力,运笔在于腕。” 至于执笔的松紧,有的人说不要过紧也不要过松,这样讲太含糊了。我认为执笔应该时紧时松,即运笔前松,运笔时紧,运笔后松,这样比较有利发挥腕部力量。从而影响到笔力的获得与提高。如果始终紧执则会“直僵”、“执死”,字必板滞,如果始终松执,字则绵弱无力,而一张一弛的用笔之道能使笔画有力度地变化,有生气。 三、以篆入楷,练习中锋。 不可否认唐楷为楷书之高峰,楷书的笔法全面,学习书法可以从唐楷入门。 但是如果在学习楷书基本笔画之前,先用篆书的笔法来锻炼中锋运笔,可以更好地理解与掌握中锋(这样的练习我称为先学会“开车”)。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了一开始就让学生学习楷书的基本笔画,容易出现线条的中空。楷书的笔画(尤其是唐楷)过于偏重几个点上(端部、折处),提按动作过于程序化,这很不利于初学者对中锋运笔的领会。 而中锋运笔乃是学习书法初期最为重要的基本笔法,中锋运笔可以使写出来的点画线条敦厚圆润,气势饱满,而中锋运笔应该是对所有线条、所有段落、所有过程都有良好的驾驭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以篆书的线条(如石鼓文)来训练中锋运笔就更为合适些。 篆法中实笔法也比较简单易学,但控制的意识均匀贯彻于所有部位(整段线条),在这种笔法的基础上容易加入其它的内容,如转笔、折笔、提按等,可以比较顺利地进入楷书的基本笔画阶段。 在具体的训练时应注意所写的线条宜长(20厘米以上),运笔的速度宜慢(约每秒1厘米),先练直线,再练弧线,在改变线条方向时要注意手腕对笔的控制,注意调整笔锋,保持中锋运笔。一开始就要求要悬肘悬腕,姿势正确,注意力集中,坐式、站式都要练,要强调动作的协调。 起初线条会比较松弛,手会发抖,手臂会酸,但坚持下去就会好,先把笔拿稳,再逐渐加大运笔的力度。在练习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耐性、沉稳,只有“心静”才能达到“笔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