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与人民生活休戚相关,传统民居则又是凝固了的历史。 平遥古城地势平坦街道规整,四合院的横向联合或纵向扩展都有良好的地理条件。多种多样的四合院群体,为居民的合家聚居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产生于古代宗法和礼教制度下的平遥古民居,以“礼”为本,讲求方正,纵轴强烈,均衡对称。在房舍的配置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所有民居,都是外观封闭的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三合院、四合院及其组群。 平遥人尚文好古,珍爱传统文化,平遥古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随金融业兴起而繁荣的城市。15世纪初,中国农业、手工业走向全面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此时,平遥古城作坊四起,商贾云集。城市经济的繁荣,促成建筑业的发展和建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清代中叶以后,平遥票号、典当业的大量出现,更丰富了城市的建筑内容。新兴的商家要兴建具有新功能的、富有竞争力的新店铺,发家致富了的居民又大兴土木,重振家园,从而使民用建筑的制式和质量迈上了新的台阶,处处精巧的匠心融于繁华的市面上和齐楚的街巷里。 平遥古民居在古代礼教的严苛中,在“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支配下,承袭着中国古代早期建筑的营造手法,加上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等诸多因素,建树了自己独有的形象,呈现出了对传统的敬畏以及浓郁的地方店铺和宅院特色。 ———题记 王荩廷旧居 王荩廷旧居位于平遥古城城内仓巷街35号院。创建时间不晚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其平面布局有“风凰双展翅”之说。 宅院,“风凰面临米粮市街,尾甩贺兰仙桥(平遥八景之一)之水塘,是谓生机勃勃,吉庆吉祥宝地。” 此院原为官邸,清光绪年间,抵债于从事票号业发迹的赵氏兄弟。现房主为王荩廷之孙辈。 王荩廷(1859—1938),名全仪,字荩廷,西张赵村人。年少时习贾于天成亨票号, 后曾任天成亨票号汉口分号经理。 票号倒闭后,被两广总督陆荣廷荐入广西银行任协理。 王于民国13年(1924)置得此院,并包括花园(今仓巷街29号)和西偏院(今仓巷31号)。 王宅坐北向南,门辟于八卦中“巽”字方位,建筑极为讲究 。 由主院、西偏院、东跨院、后院组成,占地面积3797平方米。共有房屋18栋70余间。 纵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南厅5间,双坡硬山顶、过道厅和堂窑。 堂窑5间,加前檐,建楼房5间,正房面阔五间,下窑上楼,双坡硬山瓦顶,前檐用通天柱筑出深 深的前廊,气势雄伟。 柱间雀替上的镂空木雕刻云龙图案以及石鼓,石栏板上雕刻的奇灵 异兽,均栩栩如生,其民俗内涵非常丰富。 里外院东西厢房各3间,皆单坡瓦顶全院一座座开间大,入步深。 举架高的单体建筑,在宽雍的空间里构成拥有三截两院过道厅的深宅大院。 精雕细刻的工艺品,在木、石、砖各种构件上随处可见。 各种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尽显官邸韵味。 题材丰富的民俗吉祥图案,布满在挂落、雀替、门窗、砖墙和石构件上。 石雕栏杆的花饰陶制烟囱的造型,都维妙维肖。 东梢间辟为院门,门匾题刻“祥开吉第”。 王宅院内建筑独特,配套讲究,遵循古代玄易风水易。 宅门内一座风格独特的砖雕挂山影壁,名为“米颠拜石”,影壁上的砖雕人物故事“米颠拜石”又有一番高雅而脱俗的情趣,表现了北宋官至“礼 部员外郎”的画家米芾面对奇状怪石躬身作揖的趣事。 庭院内各种独特的建筑体材 显示出院 主人与众不同的温文尔雅。 王宅,大富之家的大排场充斥了庭院的每个角落。 窗间现存的民国初年的剔花玻璃,乃是研究建筑发展史不可缺少的实物资料。 王荩廷旧居,于1994年12月被平遥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第一批被政府公布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古民居。 平遥民俗影像,自2015年5月创办以来,立足平遥、秉持以保护、传承平遥传统文化为己任,运用摄影的方式,对平遥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搜集、纪录、整理、保护、传承。彰显摄影人“记录时代,用光用影用情怀;聚焦人民,见物见人见精神”独特的摄影人风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