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的落后源于闭关锁国,这个是不可否认的现实,即使清朝统治者是汉人,如果采用闭关锁国的政策,那么依然避免不了挨打的命运,不过对于闭关锁国是源于清朝还是明朝,史学界争论不休,有观点称,明朝的闭关锁国比清朝还要厉害,这才导致了清朝也延续了这样的政策,当然也有观点称,明朝并没有闭关锁国,闭关锁国是清朝才有的政策。 这两派观点可以说是针锋相对,谁也不服谁,到了最后演变成明粉和清粉的对骂,那么到底是清朝还是明朝开始闭关锁国?今天就一起探讨下。 海禁与闭关锁国 首先大家要清楚一点,海禁和闭关锁国是两码事,海禁是闭关锁国的手段,但闭关锁国不等于海禁,很多读者的争论也源于此,把闭关锁国和海禁混为一谈。 海禁, 又称为洋禁, 指的是未经官方允许, 民间被禁止私自出海同外国进行贸易, 谓之 “片帆不得下海”。而闭关锁国,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孤立主义,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
通过定义我们就可以发现,海禁只是禁止贸易,而闭关锁国则是不与外界接触,也不交流,根据这两个定义,明朝有海禁吗?有的,当然有,时间还不短,那么明朝是闭关锁国吗?当然没有!而对于清朝来说,既有海禁也有闭关锁国。 明朝的禁海并未闭关锁国 不可否认,明朝是有禁海的,而且断断续续的持续到了明朝末年,不过明朝的禁海随着周围大环境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有着不同的政策重点, 时松时紧,更为严谨的说,明朝的禁海只是在明朝初年实行过,其他时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禁海。 明朝刚刚建立时,北方还有蒙元的势力,在朱元璋看来,只有把元朝的残余势力彻底打垮,才能确定明朝在中国的正统地位,所以,虽然南方的倭寇侵犯频繁,但是相比北方的元朝残余势力,肯定不受重视,于是朱元璋才采取了禁海措施,洪武四年明朝颁布 “海禁令”, 规定所有官民严禁私自出海与外国互市, 同时也开始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
请注意,这里是禁止出海互市,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但是其他的文化交流可以进行嘛?当然可以,朝贡体系还在,跟中亚及南亚的陆上贸易也还存在,所以明朝虽然进行了海禁,但是其他的交流并未中断,对世界的了解也没有减少。
到了永乐年间,雄才大略的朱棣,迁都北京以后,开始了国力宣扬,不仅派郑和下西洋,还派陈诚出使西域,跟中亚的国家进行交流,而且在永乐初年就开设了浙江、福建、广州三处市舶司,开始与南洋及西方国家进行贸易,永乐以后,尤其是土木堡之变以后,明朝由盛转衰,倭寇之乱再次危害大明王朝,这个时候又加强了海禁,直到戚继光平定倭寇,明朝又一次开海,而且非常明确支持民间的海外贸易,这就是著名的隆庆开关,从此明朝再也没有朱元璋和嘉靖时期的禁海政策,也逐渐融入到世界贸易体系中,尤其是是明朝的中后期,与西方的来往更加密切。
尤其是在崇祯年间,明朝已经内忧外患,但是崇祯依然支持徐光启开设西局,翻译西方的著作,加强对西方的研究和吸收。徐光启说:“今之建贼,果化为虎豹矣,若真虎豹者,则今之闽海寇夷是也”。也就是说徐光启认为女真只是拥有像虎豹一样的实力,而真正的虎豹则是欧洲诸国,在明朝有这份认识比清朝的很多统治者和官员要强很多。 而且明朝跟西方的多次海战中也是胜多输少,在战争中改进了火炮技术,航海技术虽说比不上郑和时期,但也不至于落后西方很多,总体而言,在与西方的贸易中也基本属于平等地位。 清朝的禁海又闭关锁国 相比明朝,清朝的统治者则自大的多,康熙时期,虽然实行了海禁,不过那个时候是为了对付明郑,“禁海令”和“迁海令”使沿海居民流离失所,谋生无路,并严重地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以致沿海三十至五十里内,渺无人烟,这种政策恐怕明朝没有干过吧。 清朝收复台湾以后,康熙皇帝也下令开海,不过清朝的开海跟明朝可就不一样了,首先就是沿海的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渔民,如果要去捕鱼或者贸易,那么必须在五百石以下,而且需要进行备案,另外在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四省设海关,管理来往船只,并征收税银。这是康熙时期,还算开明。
到了乾隆时期,颁布了《防范外夷规条》将外国商人严格的限制起来,来到中国只允许在特定的地方活动,不得与中国人交流,也不能在清朝过冬,所有的贸易都与商行进行,也就是著名的广东十三行,而对外通商的口岸也只剩下广州一处。 此外,乾隆还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为由拒绝了英国马嘎尔尼通商的要求,从此清朝进入到了一个自我陶醉的状态,不仅对外的贸易由官方垄断,就是跟外面的文化交流也中断,清朝上下从皇帝到黎民百姓都不知道世界的发展情况。
鸦片战争的时候,道光皇帝不知道英吉利在哪里,一直问大臣是否跟俄罗斯接壤,号称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不知道冰棍,看到冰棍冒白气还以为是热的,吹了吹,而普通老百姓见到西方人还以为见到了鬼,这一切在明朝是不可想象的,可见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明朝和清朝的外交部门 其实通过明朝和清朝的外交事务部门也可以看出对世界的态度,明朝负责外交和朝贡的是礼部,礼部下有四夷馆和鸿胪寺,四夷馆是专门翻译的机构,而鸿胪寺掌管“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对外贸易则有市舶司,可以说分工明确,条理清晰,虽然也有用到夷之类的字眼,至少对外是重视的。 而清朝就不一样了,清朝没有专门的外交机构,但设置了理藩院,理藩院是清朝政府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外交机构,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认为同外国关系仅是“理藩而已,无所谓外交也”。俄国使臣来华,沿例由理藩院接待,其他各国均由礼部接待办理。 直到咸丰年间,才有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算是有了外交部门,而对外贸易,则只有广州十三行了。
外交部门的差异也能反应清朝对外的态度,那就是蛮夷。 明朝和清朝到底哪个朝代在闭关锁国已经很明显了,清朝基本断绝民间与世界的交流,而明朝的海禁时断时续,但是跟世界的交流始终在进行,至于说清朝最终打败了明朝,这个是能时也命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