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园林植物常见锈病都在这里了!

 深海之星ccpsl0 2019-07-04

园林植物常见锈病都在这里了!

     夏季是园林植物病害高发季节,有时我们在植物叶片部位看到黄褐色粉状物,有时还会在叶背面看到一丛丛的灰黄色毛状物,形状可怖,原来,这是锈病危害的特征,锈病是园林植物常见病害之一,范围广,危害重,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园林植物锈病的相关知识吧!

【1】锈病的病害特征:

     病株因大量出现锈色孢子堆而得名,在叶、茎等部位,先出现淡绿色小斑点,后扩大成锈褐色疱斑, 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状物,为夏孢子堆;有的成橘红色到黑色小粉堆,为冬孢子堆;也有生蜜黄色到暗褐色点或粒状,为性孢子器;还有的生许多淡黄色、灰黄色到灰褐色稍隆起或刺毛状物,为锈子器、枝干上生肿瘤、丛枝和粗皮或造成落叶、焦梢、生长不良等。严重时孢子堆密集成片,植株因体内水分大量蒸发而迅速枯死。

【2】危害植物:

     1.锈病种类很多,在园林方面主要危害蔷薇科、豆科、百合科、禾本科、松科、柏科和杨柳科等近百种花木。
     2.该病冬季寄生危害桧柏嫩枝,其中以蜀桧、龙柏发生较重,花柏、刺柏次之。
     3.夏季寄生主要危害苹果、梨、各类海棠、山楂等的叶果和嫩枝,其中以梨树危害最重。

山楂锈病

海棠锈病


苹果锈病

梨锈病

鸡蛋花锈病

龙柏锈病

松瘤锈病

【3】传播途径:

     有些锈菌的夏孢子可借气流远距离传播,这在锈病循环上有重要作用。通常锈菌以冬孢子越冬,初次侵染来源是担孢子或夏孢子,而后以锈孢子或夏孢子在作物生长期间靠气流传播继续为害。在亚热带和热带,不少锈菌不产生冬孢子,靠夏孢子或由病菌直接在自生苗或冬季作物上越冬。在有些地区,转主寄主在病害循环中不起作用,如中国东北的阿穆耳小檗展叶期的气候不适宜小麦秆锈病菌冬孢子的萌发,而夏孢子虽在当地不能越冬,都可由东南沿海地区借气流长距离从南向北吹来成为初次侵染源。此外,有些锈菌侵染循环中的主要问题不是越冬而是越夏。
 


【4】发生规律:

      1.发病最适温度为18-2l℃。
      2.植株大多4月下旬开始发病,6-8月发病严重。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发病较轻;温暖、多雨或多雾病害发生较严重。
      3.偏施氮肥能加重病害的发生。

【5】综合防治技术:

      1.  合理栽植,防治转主寄生的锈病:
     (1)将观赏植物与转主植物严格隔离,如海棠、苹果、梨等锈病与转主寄主柏树要相隔5公里;
     (2)杜鹃与云杉、铁杉、紫菀等与二针松、三针松等都不能混值;
     (3)如已经混栽,要彻底清除转主寄生,如难以清除,应加强转主寄生病害防治。为减少孢子飞入传病,将被传病的植物种在传病植物的上风口处,以减轻发病。
     2.防治单主寄生锈病,在秋末到次年早春或植物休眠期,彻底清扫园内落叶、落果和枯枝等病虫潜伏的植物残体,生长季经常除去病枝叶集中处理,可减少菌源。
     3.加强养护管理
     加强栽培管理,植株要种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段。选用健壮无病虫枝作插条、接穗等无性繁殖材料,严格除去病菌;控制种植密度,不宜过密;及时排除积水;科学施肥,多施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不偏施氮肥;经常修剪整枝,除病虫弱枝,使园内通风透光良好;设施栽培要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棚室内湿度。
     4.药剂防治:淇林田钧配合植大壮喷施

淇林田钧

    产品特性:本品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效,杀菌谱广、活性高、内吸性强,可治疗多种真菌性病害,持效期长、省工省时。环保剂型、安全性高,不易产生药害,耐雨水冲刷、药剂利用率高。

    防治对象草坪、苗木、绿篱、藤本等各种园林植物上发生的白粉病、锈病。

    使用方法:在病害发生前期或初期,在无风晴天选用本品1瓶兑水100-150公斤喷施全株。配合“植大壮”使用效果更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