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刷掉85%!资本市场为何去“散户化”?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19-07-05

 最新的研究报告出炉,由报告中可以看出A股中“散户”程度明显下降。这究竟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散户减少的话题吧。

回归理性,散户减少 来自极速评 04:37

音频丨季平平

撰稿丨季平平

编辑丨大橙子

中金公司最新研报出炉,在这份研报中,它们估算,A股总市值中个人投资者持股的比例已经从2014年的28%下降到2018年的21%,而“自由流通市值”中个人投资者持股的比例已经从2014年的72%下降到2018年的53%。

由此得出一个结论,A股的“散户化”程度已经明显下降。

在这篇文章后面的跟评,有股民稍显愤愤地说,那是当然,现在资本市场似乎对散户越来越不友好了,就拿眼前的注册制——科创板来说,不是你想投资就可以的,你要有五十万在证券账户或者资金账户里,同时你还需要在股市里出道至少两年。

反正这么一刷吧,大约85%的散户投资者都被刷掉啦!

1

其实,决策层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

不是说改革进入深水区了嘛?

以前搞改革,发行股票,建立上证所,深交所,这就是大刀破釜在搞改革。

现在搞改革,你想让股市看上去没那么行政化,可以要注册制,但是搞之前,你先要让退市制度完善,过去一搞退市,大家都反对,不死鸟传奇屡屡上演。

除了退市制度,你还要有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但是像獐子岛扇贝去旅行的公告还真不少,更关键的是,有人胆子大到还敢接着买。

这里面能看出很多问题,比如市场不成熟,交易制度不完备,监管不完善,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散户太多。

散户专业性和理性都和机构投资不能比,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在证券知识和投资经验上,受调查散户们整体证券知识掌握程度一般,近七成属于新手上路或仅仅具备基础的投资知识,年龄越小的投资者知识程度越低。

结果呢,在充斥着散户的股市里,一万个人有一个万个想法,很多想法完全不符合理性的标准,股市的风格就是难以捉摸,脾气古怪,健康成长几乎是奢望。

还记得当初的熔断机制嘛,这项意在保护市场平稳的制度,在成熟市场,也就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里,表现一直挺正常的,到了咱们这儿就水土不服啦,动不动来一个开盘即熔断的闹剧,不仅没有让市场更平稳,简直是让市场更波涛汹涌。

所以这一次A股市场中散户们在减少的消息令人欣慰,所以科创板严格限制投资者,也就非常能理解啦!

2

然而虽然我们资本市场中,散户持有的市值在下降,但是散户的绝对数量还是很惊人的。

截至2018年8月31号,全国股票投资者数量达1.42亿,其中自然人投资者占比99.77%。

这句话的通俗解释就是散户占据了股票投资者中的绝大绝大多数,比例超过了99%。虽然A股市场上散户们掌握的市值不高,但是却是交易的主角。

按专家的话说,占到市场投资者99%的散户,持有着21%的市值,完成了8成以上的交易,这是一个什么市场,是一个不太理性,短线资金来回跑,长期持有很难看到的散户市场。

现在散户在减少的趋势足以令人欣慰和期待。对散户渐渐在减少,我们乐见其成,这也是成熟市场的标志,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离这个目标,距离还是蛮远的,道路还是蛮险阻的。

不过我们有信心,因为连国际资本也越来越看好我们啦,外资可是2015年以来A股市场最重要的增量资金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