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讨嫌的几类老人,赶紧记住,不要被贴上标签。

 动车组911 2019-07-05

如何避免儿女不孝与讨人嫌?

这几个特点赶紧记住,不要被贴上标签!

一、最讨嫌的几类老人,都有这3个特点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是在晚辈眼里,有一些老人很讨嫌。

1、贪婪,没素质

近期新闻出现了一个“中国内陆有几套房产的老人在美国领救济”的事儿,一边是国内房子收租并拿着养老金,一边是在美国那边也享受着津贴,遇到救济的时候,还开着车去领粮油和食品。

无不透露着中国大爷大妈的精明和强悍。不得不道一句服!

国内这样的事儿也不少见,今天刚看到一则,一位老人不小心被车碰了一下倒地,当时没事,当事人都给了100慰问费,接着也陪着去医院检查了,没有任何问题。可是第二天老人家就上门,又找人索要了6500的住院费,说是要住院观察,当时还签下协议说这次过了再也不来要钱了。

过不了几天,老人的儿女出现,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勒索”,并有人持刀上门威胁,索要20万,无可奈何之下,这家的顶梁柱大哥,草草写下遗言,喝下敌敌畏···

做事这么过的老人,无疑是让人生厌。可能有不少老人想着,自己已经七老八十了,脸面无所谓了,为了子女们,豁出去也要在入土为安之前给孩子们“贡献”一笔,让自己死而无憾。

但是这样真的无憾吗?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善念和慈悲,是老人最珍贵的品德。如果不“善”,如何用言行为子女后代做为人处世的表率?而那些过分的行为让子女看在眼里,难道不会有样学样?

实际上,这样做的老人不少都经过了子女的同意。而如若子女也学着这样做,甚至哪天针对老人自己,老人们也不担心后果吗?精明算计而枉顾人情,如何让人尊敬、如何领受得了周遭的资源与友善?

2、倚老卖老

这种就比较常见了。不管是不分青红皂白,就开口“教育”别人,还是公众场合仗着“老年人”身份对他人颐指气使,都会让人生厌。社会上,除了老年人是需要额外关照的“弱势群体”,孕妇和孩子,残疾人也是。而如果有人仰仗着这个身份认为别人把公共资源让给自己是理所当然,倚老卖乖甚至无法无天,相信同龄人也看不下去。

公交车上这种事情最常见了。其实还是相互理解一下,老年人纵然也有老年人的权利,但天天疲于奔命的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辛苦。虽说座位的公认秩序是首先要针对老年专座,其次要挑选非弱势群体,而要人家给自己让座的时候也应尽量礼貌。

既然是老年人,就要体现出来老年人的风度,不然何来“老年专座”这个名词。社会给老年人以方便和福利,大家也愿意去帮助老年人,是这个社会的友善,但是老年人不可以因为这样就认为年轻人欠你什么,在年轻人给你让座之后,还是应该说谢谢。

3、过度插手下一辈的婚恋

如果说上面两种是对社会影响不好,那最后这种就容易引发家庭危机了。

邻居淼淼就因为跟公婆不合而考虑离婚、万分纠结:一方面舍不得丈夫,因为一直以来跟丈夫感情很好;但是另一方面,又实在受不了公婆。她和公婆相处,总是出现矛盾,离得远一点倒还好,只是婆婆却上赶着要一起住,住一起就是处处控制。

让老公做个家务,婆婆会一直指责淼淼,吃个水果,为了备孕,婆婆非要用开水烫了才允许淼淼吃···倒不是婆婆不疼爱她,只是真的相处不惯,并且婆婆“穷追猛打”又让她躲不开、心惊胆战。

淼淼家的经济条件也比婆家要好许多,底气十足,自然不会逆来顺受,委屈自己。用淼淼的话说就是:离婚和感情破裂是两码事,要离婚纯粹是受不了婆婆了。

淼淼这样的算是比较干脆,有些长期“阵地战”的女人,因为家庭矛盾最后闹得跟另一半也从恩爱到反目成仇,其中家长的肆意插足也占有很大比例。

老人干涉下一辈的婚恋可以,一则婚前帮忙参考,给予建议,二则婚后在他们吵架后帮忙劝解和说和。而日常生活琐事因为两代人的生活环境与习惯差异太多,还是要少参与,这样自己省心,孩子们也过得好。

上面三个特点,你身上有吗?如果有,得赶紧试着改改,不然后辈也会慢慢远离你!

二、儿女不孝的老人,都有这三个特点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对老人年事已高,没有生活来源,也没有退休金,每天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走进了解,却发现他们有儿有女、并非孤寡老人,而他们的儿女不愿意赡养他们。

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大家都会痛心疾首愤慨:他们的儿女不孝顺,丧尽天良。可等大家情绪平静下来之后就会思考:为什么老人养出来的儿女会是这番模样?难道这一切都只是儿女的问题吗?

当然不是,儿女成长成什么样子,跟父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有些家庭父慈子孝,有些家庭去一地鸡毛,其中差异如此之大,跟老人本身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通常情况之下,儿女不孝的老人,都有以下三个特点。

1、偏心

偏心分为很多种,有的人是重男轻女,眼睛里面只有儿子,从来没有替女儿真正着想过;有的人家里面有几个儿子,却也不能一视同仁。

做父母的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子女自然心有怨言。在子女看来,既然你那么偏心于他,那将来老了就找他好了。

于是,没有得到父母爱的孩子,就不想去负赡养父母这个重担;而被父母宠爱的孩子,因为被宠坏了,变得极度自私,只想获取,不想付出,也不会想着赡养父母。

2、太作

在说到这个问题时,大家可以参考电视剧当中的苏大强,他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

他的儿女还是很孝顺的,尤其是大儿子,对他百依百顺,可是作为父亲,他却总是特别作。看过那部电视剧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他把儿女折腾的够呛。

幸亏他的儿女都是有出息的,能够赚大钱,且事业有成,如果是一般家庭遇到这种父母,子女恐怕就只有脱离关系来自保了。

3、一味溺爱

这种情况是很多父母想不到的。很多父母并不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儿女,他们一味溺爱,将他们当成手中之宝,以为现在对他们溺爱就是最好的照顾方式、他们将来长大了也会如此爱自己。

父母爱孩子并没有什么错误,但如果过了度,结果就会变成另外一番模样,大家试想一下,你们的孩子从小就被你们给宠坏了,他们只知道索取,但从来不会回报,那么等你们老了以后,他们又如何会想着赡养你们呢?更何况“溺子如杀子”,从小被溺爱的孩子长大了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很容易适应不了、难以做出大事。

结语:

很多老人只会抱怨儿女不够孝顺听话,但却从来没有从自己身上找过原因。所有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因为凡事都有两面性,儿女的不孝顺肯定也有父母教导的责任。

如果不想老来无依,那就一定要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什么样的父母才是最合格的呢?

首先的一点就是:对待孩子要一视同仁,让他们都能感受到你们的爱。特别是二胎来临,年轻的父母也有注意。

其次,要多替子女着想。不能只顾自己,不要仗着自己老了就对儿女提出一些荒唐的条件,你们这样做,只会让他们离你们越来越远。

最后一点非常重要,在孩子长大之前,请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感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