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名医课 《凤凰大健康》主持人 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王成钢 给大家讲述 只有医生才知道的秘密 谈起阿司匹林,救命药,预防中风、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预防心梗、抗癌、治疗糖尿病……似乎成了万能药。 那么阿司匹林究竟能治疗什么病?哪些人能吃?最正确的服药方式是什么?高血压患者怎么吃?支架后患者怎么吃?选什么剂型?最佳服药时间是何时?…… 王成钢: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认真看完这篇文章! 作为世界三大经典药物之一,阿司匹林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其目前已知确切的作用就包含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预防心梗,预防中风;而被寄予无限希望的领域还包括:抗癌,抗高血压,肾脏保护,某些眼病的治疗,糖尿病的辅助治疗……。 王成钢 吃阿司匹林可不是想吃就吃,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的!下面先给大家讲讲,阿司匹林这么多年的使用中,究竟哪些观点是错误的!咱们也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患者! 阿司匹林使用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耶!阿司匹林是救命神药 “所有怀疑心脏病发作的人都需要立即服用阿司匹林救命”?NO! 在心肌梗死发作时,阿司匹林确实对对延缓疾病发展有一定作用。对心肌梗死急救时,服用阿司匹林可使死亡率下降20~30%。 但非专业人士对心脏病缺乏鉴别知识,消化道疾病或主动脉夹层情况服用阿司匹林反而有害,建议怀疑心脏病发作时首先呼叫急救,在急救专业人员指导下用药。 王成钢: 急救时,剂量不能太小应达到300 mg,应嚼碎服用,吸收迅速尽快发挥药效。 误区二:阿司匹林是个“百搭款”,可以与其他药物任意搭 这个怎么听起来感觉阿司匹林是一位“博爱”份子呢! 阿司匹林虽然是“国宝”级药物,但是它可不是“百搭款”! 事实上,阿司匹林与有些药物搭配使用不仅不能为患者带来获益,更会增加额外的风险!
王成钢: 对以上这些药物搭配使用一定要慎重,联合应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误区三: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既往,阿司匹林作为“心脑血管”领域的明星药物,确实一直被心血管疾病低危和高危人群作为预防性药物而长期服用。 但是,近几年,阿司匹林的一级预防(一级预防,即患者存在危险因素,但还未发病)的地位已经有所降低。 也就是说,吃阿司匹林并不能确保你一定不会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况且它还有包括胃肠道症状和出血风险等很多副作用呢。 王成钢: 2014 年日本一级预防项目研究发现,每日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并不能使心血管疾病的低危和中危人群明显获益。美国 FDA 综合了大量的研究数据后,也不推荐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即阿司匹林不用于治疗「未病」。 那么,谁适合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呢?一定是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 符合下列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没错,4选3),建议服用: 1)男性超过 50 岁或女性绝经后;2)高血压;3)早发心脑血管病家族史;4)吸烟者。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 ![]() 经医生评估 10 年内心血管疾病风险大于 20%。 误区四:阿司匹林可以强身健体,想吃就吃,想停就停 阿司匹林是药品,而非保健品,这毋庸置疑! 我们能够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畏死之心,这也是保健品“大行其道”之源! 但事实上,别说强身健体,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一级预防的地位近几年也有所降低。并且阿司匹林有很多副作用,绝对不能随意吃。 另外,想吃就吃,想停就停,则更不可取。 服用阿司匹林需要经过专业的医生评估,否则不可长时间服用。疾病往往动态多变,心脏病和卒中风险有很多是未知的,医生尚且有时候无法准确评估风险,更何况患者本人呢。所以想吃就吃这条路是断了! 那吃了以后想停就停行吗?也不行! 阿司匹林在减少心血管事件、避免梗死的同时,它有一个明确的副作用就是出血的风险,所以停药这件事也要经过咨询专业医生再做决定! ![]() 王成钢: 谁需要慎服阿司匹林? 1)没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普通老年朋友; 2)哮喘患者; 3)有胃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病史者; 4)需要拔牙或手术的人,在术前一周也应该停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使用的十项注意 ![]() ![]() 王成钢: 阿司匹林确实是一个好药,但使用它的过程中却有一些注意事项,必须要清楚,避免阿司匹林服用不当,造成不良后果。 1、阿司匹林早上服还是晚上服? 虽尚有争议,但目前结论是:没区别! 从药效来讲,目前专家们的共识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就能获得持续的血小板抑制效果,早晚没有多大区别,关键是坚持。 2、阿司匹林的应用剂量 不同时间建议剂量不同!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早期:尽快嚼服300毫克阿司匹林,可使患者死亡风险减少23%;如果能与早期溶栓药合用,可使死亡率下降40%~50%。病情稳定后,患者应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每日75~150毫克。 ![]() 王成钢: 65岁以下的心房颤动患者:如果无器质性心脏病,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为了预防脑卒中,可以服用阿司匹林,剂量为每日300毫克。 而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或有上述高血压等危险因素者,阿司匹林的有效性不如新型口服抗凝药,并且可导致较多的出血副作用。 3、阿司匹林药效,男女不同 可帮女性预防中风,可为男人保护心脏。 阿司匹林能大大减低男性心脏病和中风发生卒的双重效果,但对45岁—65岁的中年女性而言,阿司匹林能帮助女性预防中风,却不能起到预防心脏病的作用。 只有那些超过65岁的女性,阿司匹林才有明显的双重预防效果。服用后发生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可分别降低30%和34%。 ![]() 王成钢: 绝经期前,没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血脂异常的女性,无需服用阿司匹林。 4、高血压患者需注意服用阿司匹林的时机 高血压患者应在通过使用降血压药物,使血压下降至140/90mmHg以下时,再开始使用阿司匹林。 否则,如果血压未得到控制时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5、做过支架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时机 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12个月后,停用氯吡格雷,单服阿司匹林。 如果患者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或者阿司匹林过敏,可以用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 6、阿司匹林肠溶片是餐前还是餐后服? 空腹服用,即餐前服! 空腹服用可缩短胃内停留时间,顺利到达吸收部位小肠,建议阿司匹林肠溶片最好在空腹服用,但是前提条件是选用肠包衣好的肠溶阿司匹林片。 ![]() 王成钢: 如在餐中或餐后服,阿司匹林会与食物中碱性物质混合延长胃内停留时间,释放阿司匹林药物会产生胃肠道副作用。。 7、避免与其他抗血栓药或致消化性溃疡药合用 包括布洛芬和萘普生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华法林等血液稀释药物以及氯吡格雷(波立维)或噻氯匹定(抵克立得)等抗血小板药物。 8、牢记阿司匹林出血风险 生活中一定要时刻牢记阿司匹林的出血症状:呕出鲜红血(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呈暗红色(上消化道出血减缓或停止)以及黑便(肠道出血)等。 ![]() 王成钢: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可引起皮下出血。表现为皮肤青紫或有出血点,甚至牙龈出血或鼻出血,老年女性较为常见。由于阿司匹林具有抗凝血作用,会使手术出血风险加大。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再注意! 9、服药前和服药期间进行检查 在服用阿司匹林前最好先查血,如红细胞、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期间如有上腹不适,应及时检查,或停药。 ![]() 王成钢: 阿司匹林服药后12个月内为消化道损伤的多发阶段,3个月时达高峰。患者应每1~3个月定期检查粪便潜血及血常规。 一旦出现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下降或血红蛋白降低应即停药。 另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能引起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和视力减退等症状。长期服药的患者一定要注意! 10、老年人预防服用抑酸药物和胃粘膜保护剂合用 老年人胃粘膜对损害因素的适应能力减退更易引起胃粘膜损伤,为预防服药所致的胃肠出血并发症,可同时服用预防胃粘膜损伤的药物,采取预防性抑酸药物和胃粘膜保护剂合用。 ![]() 生命无小事,用药需谨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