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实施小规模食品经营新政,谁受益?

 冬城溪酒之秦文 2019-07-06

北京实施小规模食品经营新政,谁受益?

中国商网 唐砚/摄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冉隆楠)目前,北京街边的餐饮“小门脸儿”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随着相关食品监管规定的正式实施,北京市民将告别在无资质的路边摊选购凉菜、散装熟食的历史,资质齐全的便利店将成为家常用餐的销售主渠道。

自7月1日起,《北京市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管理规定》和《北京市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开始实施。根据规定,北京市对小规模生产经营活动将实施清单管理,小作坊不得生产加工食品品种目录以外的食品;小食杂店不得从事食品现场制售活动;食品摊贩不得经营冷荤凉菜、裱花蛋糕、散装熟食、婴幼儿配方食品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底上述新规发布后,“煎饼果子、鸡蛋灌饼全没了”的担忧一度在朋友圈、微博上刷屏。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就此作出解释,无论是煎饼店还是包子铺,只要合规经营都可以现场制售。

来自市场监管部门的权威解释打消了市民对于“街边小吃彻底没了”的担忧,不过食品安全监管收紧却是不争的趋势。随着相关规定的严格实施,势必将有一批不合规的街边小餐饮调整经营范围,甚至被取缔。不过,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此次的规定在要求上虽然严格,但对连锁经营的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却“网开一面”。更重要的是,随着近两年便利店在北京零售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日常用餐需求早已有了更好的替代,便利店也因此成为本次新规执行后最大的受益者。

以本次规定明确禁止食品摊贩售卖的冷荤冷菜、散装熟食、蛋糕等为例,这些商品在各大便利店均有售卖,而且全程冷链运输,无论是口味还是食品安全相对更有保证。

据记者从便利蜂处获得的数据显示,在新规执行首日,便利蜂包装卤制品和凉菜在北京的销量较前一天增长了17%,其中销量排名靠前的有久久丫毛豆双拼、便利蜂香辣牛板筋、周黑鸭鸭脖等。

据便利蜂方面分析,近期北京气温明显上升是包装熟食销量增长的一大原因。同时,便利蜂也在密切关注餐饮治理新规的后续影响,其自动订货系统已提高了相关商品的订购,以匹配不断上升的消费需求。

不可否认,自6月底全国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后,便利店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政策红利。本次北京对小规模餐饮业态的严格治理,将为便利店发展提供新的助力。从政策导向看,压缩、治理无证照小餐饮,扶持品牌便利店将成为北京便民商业发展的新风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