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按摩是我国传统疗法之一,也是传统医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始于民间,源于实践。它既有科学内容,又有实用价值,其操作方法简单易学,安全有效,便与普及推广,掌握后可强身保健,治病祛病,是一种立足局部,调整整体,及预防保健与治疗为一体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节 概论 一、含义: 人体各脏腑器官在足部都有其相应的反射区,运用按摩的方法,刺激这些反射区,起到调节脏腑器官的作用,取得防病治病自我保健的效果。 这里指的“足部”,包括足底、足内侧,足外侧及足背,还延伸到膝以下的小腿。“反射区”是指一个区域,指一个面,而不是一个点,不是经络中的一个“穴”。 二、起源: 足部按摩在我国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产生于日常的劳动和生活过程中,远古时期人们赤足行走,当有病时,足部在碰触地面或其他物体中,足的某一部位产生疼痛,使病症减轻乃至痊愈。经过许多代人的传授,交流和总结,人们发现了足部的某一部位和人体某一器官病症有着密切联系,认识到按摩足部能使人恢复健康,从而产生和发展了足部按摩法。 据《史记》记载:我国上古黄帝时期,有一位足部按摩名医俞跗,医术十分高明,连春秋战国时期的神医扁鹊也非常崇拜,称他治病不以“汤液醴酒”而“一拨见病之应”。可见,足部按摩在战国时已颇为流行。 古代中医经典著作 中关于足部按摩论述甚丰,如《黄帝内经·足心篇》,东汉名医华佗《华佗秘笈》中的足心道等等。可惜这些高名医疗技术和书籍,都散时而渐失传。 足部按摩约于公元六一七年传到日本、朝鲜,约于十七世纪传到欧洲。在人们不断地实践、交流和总结下,逐渐发展为足部反射区按摩健康法,这一古老而年轻的方法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为广大人们掌握运用。 三、特点:
四、功效: 1.促进血液循环: 双脚处在人体最低的部位,与心脏距离最远,很容易出现末梢循环障碍,供血不足,静脉回流不畅,一些新陈代谢的废物可能在足部积存下来,特别当器官机能有病和患病时,由于病理反射的影响,是相对应的足部反射区部位的末梢循环障碍更为不良,产生某种毒素后,使某末稍循环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型循环,通过对足部的按摩,使足部的血液循环通畅,同时使相应的器官部位同时得到改善,致所呈现的病理现象消失,由于循环改善,将代谢产物运到肾脏处理后排出体外,由于双足血液循环的改善,促使全身的血液循环处于良好的状态。 2.加强各脏器官的功能: 人体机能是一个协调运转的整体,某一脏腑功能失常而不能及时康复,则影响其他器官,是整体失去平衡,削弱了抗病能力。对足部反射区按摩刺激,通过神经反射的作用,能调整相对应的脏腑器官的功能,延缓这些器官的衰过程,使处于紊乱失调状态转为正常,而其他脏腑器官的机能亦能得到加强。 足部按摩是一种良性刺激,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和产生副作用。通过神经调节使机体由非平衡进入平衡,足部按摩只能是脏腑器官功能由不正常恢复为正常,不会使正常的脏腑器官变为不正常,也就是说足部按摩只会产生正效应不会产生负效应,所以在按摩正常的脏腑器官,则起到了保健作用。 3.增强内分泌系统: 对足部各腺体反射区的按摩,能有效地调节增强各内分泌腺的功能,促使内分泌腺体分泌各种激素,由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部位,起到调节全身机能的作用,因此对全身可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例如对足的垂体反射区的按摩刺激,可增强垂体功能,分泌出对人体机能起到重要作用的种种刺激,经常按摩垂体反射区,对人体的健康,特别对调整更年期的内分泌紊乱以及对少年儿童的发育,起到良好作用。 4.提高自我防御能力: 人体本来具备着一定的自我防御能力,如果免疫系统功能存在着缺陷,或者由于衰老而降低了自身的抗病能力,就很容易得病,足部按摩能改善免疫系统功能。如对足部的脾反射区及淋巴系统反射区的按摩刺激,可双向调节人体的免疫机能。对免疫功能低下或变态反应病(如过敏性疾病中的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5.消除心理紧张,身心愉快放松: 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可避免地受到精神上,心理上的刺激,这亦能引起人体的生理变化,影响到人体生理机能。有很多疾病往往由心理刺激引起生理机能失调,削弱机体的抵抗力而引起各种疾病。几十分钟的足部按摩(不论是他人或自己按摩)都可从紧张的生活节奏或被病痛的煎熬中解脱出来,得到充分地放松休息,按摩后,一般能有良好的睡眠和食欲,大小便畅通,许多临床症状缓解,减轻精神上肉体上的痛苦,从而使人精神焕发,自我感觉良好,身心轻松,对保健或治病都极有裨益。 五、禁忌症: 1.各种炎症出血者,如吐血、呕血、便血、脑溢血、胃出血、子宫出血或其他脏腑器官出血等。因为足部按摩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按摩可能会引起更大的出血。 2.心肌梗塞急性期或由其他并发症者。 3.各种危重病症者。如心、肺、肝、胃等功能严重衰竭着。 4.眼中的细菌或病毒感染(各种传染病)者。 5.急性中毒抢救期。 6.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腹膜炎。 7.严重外伤、烧伤急救期。 8.严重失水和电介质紊乱。 9.月经期、妊娠期。 六、注意事项 1.按摩前应详细了解被按摩着的健康状况,病情和既往病史,尤其应了解其有否禁忌症。 2.应向被按摩者说明,按摩后可能产生轻微不适的反应,以便双方更好地合作。 3.若足部有外伤、感染或癣症,应治愈后再按摩。 4.按摩前足部置于热水中浸泡20~30分钟,使足部温暖,血液畅通,则能增强效果。 5.按摩期间不应将正在服用药物停止,待病情减轻时逐渐减量或医嘱减量。 6.按摩时室温不宜过低,风向不应直接吹向足部(如电扇、空调、过堂风等),按摩后不应立即用冷水洗脚,脚应注意保暖。 7.一般每次按摩需操作30~40分钟。但病重体弱,大手术后、幼儿等不宜超过10~20分钟。 8.每人所需的按摩力度不同。应以肾、肾上腺、腹腔神经丛三个反射区产生轻度疼痛所需力度的平均值为宜。 9.按摩施力应先轻后重,切勿一开始即突然重力,按摩施力应有节律,不应过快地加力或减力。对心反射区的按摩不宜过重,应先用轻力度,逐步加力,直至心反射区有舒适感即可,切忌治病心切重力按摩或用压强较大的工具按摩。 10.被按摩的个别人,可能会出现低烧、发冷、疲倦、腹泻等不适症状,或是原有的症状加重,这是正常反应,可以继续按摩,数日后症状会自然消失。有的人按摩后尿液颜色变深,气味加重,这是因为“排毒”所致,乃可坚持按摩治疗。 11.为了解足部提供的信息,按摩中应主动了解有否痛感或同其他感觉,观察被按摩者的表情、情绪。 12.饭后一小时方能按摩,按摩后半小时方能进餐。 13.足部有损伤软组织、骨折、红肿、瘀血等现象则不应再按摩,治愈后方可治疗保健。 14.按摩中或按摩后半小时内应喝温开水300~500毫升。不应喝茶、酒、牛奶或其他饮料。肾病者、儿童则应酌情减量。操作者在按摩2~4人也许因温开水250毫升。按摩后不要马上用冷水洗手,而应休息几分钟后用温水洗手。 第二节按摩手法及工具的运用 一、准备:
二、手法 足部按摩是中国传统按摩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手法要有劲、持久、均匀而有渗透力。按摩时应根据病情、部位选用几种手法配合按摩。由于在实践中,名家名人的手法各不相同,这里介绍几种手法供借鉴。 1.推法:用手指的某一部分着力于足部施力部位后作单方向直线或弧形推进,不作往返推动。操作时要紧贴体表,用力稳健,缓慢均匀,沿骨骼走向施行,且在同一层次上推动。整个动作要贯穿一个“松”字,即将肩、肘、腕等个部分放松,才能将力集中于手指。 1/指端推法:用拇指端、指间关节屈曲,指端垂直于接触面,着力点是拇指的顶端(图3-1)。用于额窦、颈项、小脑脑干、甲状腺纵段等。 2/指腹推法:着力点是拇指腹(土-2)。用于肩胛骨、前列腺、子宫、胸椎、腰椎、胸、肋骨等。 3/指侧推法:着力点是是食指的尺侧或桡侧。一般应用于跖骨间狭窄而深凹的部位(图3-3)。用于胸淋巴腺、内耳迷路等。 4/屈指推法:常用的是食指第一间关节曲为着力点(图3-4)。用于肾、输尿管、膀胱、胃、胰、十二指肠、肺、脾、肝、小肠、结肠、大脑、额窦、斜方肌等。 2、点法:一般用食指第一间关节屈曲为着力点,施力部位小,力度较强,用于面积较小的反射区。在操作时作垂直点压,按压时压一次提一次,用力均匀,有渗透力(图3-5)。用于肾上腺、垂体、上下身淋巴腺等。 3、按压法:手指某一部分固定于足的部位,垂直按压,在按压中可逐渐达至所需力度,在减力时可立即或保持数秒后逐渐减力。减力时着力点乃应紧贴施力部位,不应脱离表面或移动。按压时由轻而重,稳而持续,使刺激充分渗透到组织深部,切忌用力迅猛的爆发力,以免产生反作用。但需注意就用此法,拇指、是指关节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易患腱鞘炎,所以要用其他手法交替使用。 1/指腹按压法:着力点于拇指腹(图3-6)。用于脊椎、腹股沟、肋骨、胸、肩胛骨、腕等。 2/食指屈指按压法:着力点于食指第一指间关节屈曲。用于肾上腺、垂体、胆囊、胰、脾、生殖腺等。 4、揉法:手指某一部分吸附于足的施力部位,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做轻柔缓和的回转揉动,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应避免触动或跳动,适合于按摩较大的区域(图3-7)。揉法与按压法相结合,形成按揉复合手法。揉法可用指腹、指关节、用于扁桃腺、肋骨、胸、肩胛骨、脾、胆囊等。 5、挟法:两指相挟起固定作用。(p8) 1/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向挟于足的施力部位。 2/用拇指端加压于食指第一指节侧,在加压中拇指端略移动施力,用力可轻可重(图3-8)。用于颈椎、颈项、甲状旁腺、肘等。 6、捏法:拇指、食指相向施力,着力点为两指端或指腹(图3-9)。用于眼、耳、颈项、额窦等。 7、复合手法:含两种手法以上的按摩法。如按揉复合法,挟推复合复合手法,捏揉复合手法等等。 三、工具的应用 足部按摩主要以徒手直接按摩,为了省力加强刺激,达到治疗效果,可使用按摩棒进行操作,特别对老年由于疾病所致运动障碍或身体僵硬不灵活等原因,自行躬身有一定困难时尤为必要。若按摩棒运用娴熟自如,其舒适感可与手按摩相仿,所以,运用工具操作很有必要。
第三节足部反射区的定位 足部反射区的划分与定位是人类长期实践的结晶,是能够经得住临床检验的。目前通用的足部反射区约六十多个,这些反射区包括了身体主要的脏腑器官。由于足部反射区排列是有一定规律性的,所以,只要掌握这些规律,就能帮助记忆便于运用。 一、足部反射区的划分与定位(p10) 首先把双脚并拢在一起,展现出人体脏腑器官示意图(图3-10),其规律是足部反射区中脏腑器官的分布式与人体脏腑器官排列相仿。
1/头部各器官的反射区都在足趾上。大脑、小脑、脑干、垂体、三叉神经、鼻、眼、耳在脚拇指上。颅顶在脚趾的顶端部。但是左侧头部器官的反射区在右脚,右侧的头部器官反射区在左脚。 2/胸部各脏腑起的反射区在脚掌前半部。左斜方肌、左肺、心等反射区在左脚。右斜方肌、右肺、肝、胆等反射区在右脚。 3/腹部各脏腑器官的发射区在脚掌中部。出在正中线的胃、胰、十二指肠、小肠、大肠在左、右脚上都有其反射区、而左肾、左输尿管、脾、降结肠、直肠、肛门的反射区在左脚、右肾、右输尿管和盲肠、回盲瓣、升结肠的反射区均在右脚。 4/盆腔部各器官的反射区在脚跟上。生殖系统器官子宫、卵巢、前列腺、睾丸、膀胱、尿道、阴道等反射区,在两只脚跟都有其反射区。 5/脚的内侧相当于人的正中线,是人的脊椎。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的反射区在两脚的内侧。 6/脚的外侧相当于人的外侧。自上而下是肩、肘、膝、腿等反射区。 7/脚背相当于人的正面。有鼻、上下颌、扁桃腺、喉、气管、食道、胸(乳腺)、膈、肋骨等组织的反射区。 二、按摩治疗中选取反射区原则 在治疗中按摩反射区的原则是采用“模糊选取反射区”即根据病变部位,而不是以具体病症。所以,同一系统的各种疾病,按摩大致相同的反射区。反之,同一反射区可以治疗同一系统不同的疾病。如有各种胃的病症,在治疗中都要按摩胃反射区。又如便秘、腹泻等都是消化道病症,应按摩大小肠、直肠、肛门反射区等。 三、全足按摩与重点按摩 “全足按摩,重点加强”能起到保健、治病的最佳效果。全足按摩就把全足所有的反射区都按摩一定的量,其作用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全身机能。重点加强就是针对具体的病症选取某反射区,再按摩次数上、力度上加强刺激。 慢性病宜用弱刺激,采用全足按摩、重点加强的方式。 急性病宜用较强刺激,可选用重点反射区进行重手法按摩,其他反射区可采用中等刺激,突出重点,收效甚速,待急性期过后,可采用全足按摩,重点按摩。 在按摩中所选的反射区有三部分: 1.基本反射区:肾、输尿管、膀胱。这三个反射区能增强排泄功能。将体内的“毒素”或代谢产物排出体外。是最重要的反射区,在每次足部按摩中的开始与结束都要反复按摩数十次。 2.主要反射区:与病变器官或系统相对应的反射区。如胃及十二指肠---胃、十二指肠、腹腔神经丛、甲状旁腺、生殖腺、肾上腺等反射区。 3.相关反射区:与病因性有关的反射区。选择得越正确,治疗效果越佳。在关联反射区类型有五种:①症状关联反射区,与症状有关的病因性的反射区。如各种疼痛,牙痛,直接反射区是上、下颌,关联反射区是脑干、大脑。②解剖关联反射区,与直接反射区有解剖关系的反射区。如失眠与大脑直接有关,关联反射区是额窦、三叉神经、颈椎等反射区。③脏腑关联反射区,根据中医理论,阴阳五行,脏腑表里关系来选配相关反射区。如心肌梗塞症,补心、泻小肠。④根据病情性质来选择相关反射区,如免疫系统反射区,上下身淋巴腺、胸部淋巴腺、脾、扁桃腺等。内分泌系统反射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子宫、卵巢、前列腺、睾丸、乳腺、肾上腺。⑤上下肢关联反射区:在足部反射区中髋、膝到趾的反射区,可应用于手足相关法治疗。 四、关键是找准敏感点 敏感点在足部反射区中,既是发现病理征候,起诊断作用,同时按摩病理敏感点,使之对病变器官起到良性刺激,又起到治疗作用,在按摩治疗过程中又可从敏感点的反应中,不断感受到病情的变化,从而调整治疗方案。关键是找准敏感点,一旦找准了敏感点,可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减少患者很多痛苦。在寻找敏感点时,用轻手法仔细寻找,直至解除病痛。所以,在按摩中先轻后重、面中找点,按到痛点、事半功倍。 五、按摩的顺序(p17)(丁元根) 按摩先左脚后右脚,顺序是: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脚掌(从脚趾到脚跟)→脚内侧→脚外侧→脚背→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 从上述按摩顺序概括为:起终足中,先左后右、自上而下,先内后外、先足底后足背。 起终足中,是指在足底中部的肾、输尿管、膀胱的反射区,在按摩开始和结束时,都要反复按摩至少十遍左右,这样能促进血液循环,将脚上和全身积存下的新陈代谢和有害物质送至肾脏,从尿液中排出体外。 先左后右,先按摩左脚再按摩右脚。因为左脚上有心脏和脾等反射区。特别是心脏,如果严重心脏病不能接受强烈刺激,首先要掌握轻重问题,在先轻后重慢慢地加强力度中,看心脏的承受能力,决定在按摩中的力度。脾是重要的免疫脏器,在按摩中如发现脾反射区有病理体征,这就提示在身体其他部位存在有问题,在按摩其他反射区时加以留意。 自上而下,这是针对足底反射区来说的,先头部、再到胸部、腹部、然后到盆腔部分。也就是先按摩脚拇趾,四个脚趾,然后脚掌前半部、中部、最后脚跟。 先内后外,先按摩足内侧(脚拇趾一边)后按摩足的外侧(脚小趾一边)。 先足底后足背,这就是说足背最后按摩。 全足按摩的顺序是: 脚底部分: 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腹腔神经丛→额窦→垂体→小脑、脑干→三叉神经→鼻→大脑→颈项→颈椎→甲状旁腺→甲状腺→眼→斜方肌→肺→气管(左右两脚)→心、脾(左脚)→肝、胆(右脚)→胃→胰→十二指肠→小肠(左右两脚)→盲肠(阑尾)→回盲瓣→升结肠→横结肠(右脚)→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肛门(左脚)→生殖腺(两脚都有)。 内侧部分: 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子宫(前列腺)→尿道(阴道)→髋关节→直肠肛门→坐骨神经。 外侧部分: 卵巢(睾丸)→尾骨→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肩胛骨→髋关节→下腹部→坐骨神经。 脚背部分: 上颌→下颌→扁桃腺→胸部淋巴腺→气管、食管、咽喉→内耳迷路→胸→横膈膜→肋骨→上下身淋巴腺→腹股沟。 在按摩中每人都有自己的习惯顺序,不强求完全一致,只要在全足按摩中不要漏掉重要的反射区就可以了。 六、按摩的力度要适当: 按摩中能起到治病保健的效果,主要是通过刺激反射区使体内产生自然治愈力。对多数反射区来说,刺激适当强一些,痛觉略感重一点,治疗效果也较好。但是,力度大小要适当,所谓适当,就是要该重就重、该轻就轻,患者有酸痛感为原则,以患者能承受为宜,绝不是越重越好。力度大小要均匀,就是按摩腰有渗透力,有一定的节奏、不能忽快忽慢,时重时轻。 七、按摩中泻与补的关系(p18)(丁元根) 实者泻之,虚者补之。对某些急性病症,中医认为的“实证”,宜用较强的刺激,体质较好的患者也可用较强的手法,对某些慢性病人,中医认为的“虚证”,宜用弱刺激,病重体弱的患者用弱刺激手法,延长疗程、使体内机能逐渐恢复。如严重心脏病、肝炎、肾衰竭等等。 八、按摩中的轻与重的关系(p18)(丁元根) 对同一被按摩者,在皮脂层较薄的反射区,力度要轻;对皮脂层较厚的反射区,则要用较强的力度。在按摩骨骼系统的疾病,刺激可适当强一些,但不要用力过重,防止损伤骨膜。 在为他人按摩时,身体放松、善施巧轻、力从手出,变换手法,这样可减轻自身疲劳。 九、按摩的时间(p19)(丁元根) 按摩时间一般要以病种、病症、体质来确定。保健治疗按摩一般是每次40分钟,每天可按1~2次。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对治疗疾病,强身保健有较好的效果。对重症病患者每次按10~20分钟,每日一次。对慢性病或康复期可隔日一次或每周二次。在治疗中以十次为一疗程,每按摩完一疗程后可休息1~2天,在进行下一次疗程。 对主要反射区治疗按摩来说,一般为2~5分钟,其中大多数反射区只需要2~3分钟。但是对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只要按摩5分钟左右,以加强泌尿功能,以利体内有害物质顺畅排出体外。 心脏反射区在按摩中不能有痛感,只要感到有力度感、舒适感为宜,千万不能用锥状形的工具棒刺激心脏。对严重的心脏病患者每一次按摩1分钟即可。若无不适感的可略延长按摩时间。对于一般心脏病患者,心反射区可按摩2~5分钟,与其他关联反射区共按摩时间不超过十分钟。 对患有严重糖尿病、肾病者,按摩主要反射区3分钟,与其他关联反射区共按摩十分钟左右。 脊椎各反射区在按摩中一般不超过3分钟。 在按摩中可采取间歇按摩法。就是说按摩某反射区不要再小范围固定不变地进行,要在主要和反射区中回复、轮流地间歇地揉按。 第四节 足部骨骼(p19) 足部按摩操作的主要要求之一是定位准确。熟悉足部的骨骼结构将有助于准确定位。 足部骨骼(背面)图3-11(p20) 足部骨骼(底面观)图3-12(p21) 足部骨骼(内侧观)图3-13(p22) 足部骨骼(外侧观)图3-14(p22) 足趾部分:趾骨(14节):第一节趾骨、第二节趾骨、第三节趾骨。 足前掌部分:跖骨(5节) 足后弓部分:骰骨(外侧)、楔骨(内侧、中间)、舟骨(内侧、后面)、(楔骨:第一楔 骨、第二楔骨、第三楔骨)、足后跟:跟骨(外侧)、距骨(内侧)。 足骨分为跗骨、跖骨和趾骨,共计26块。足的内缘为直线,外缘斜形,终于足跟。若将足的内缘中点到外缘中点连一线,其后为跗骨,其前为趾骨和趾骨。 跗骨由七块骨组成,距骨、根骨、舟骨、骰骨和楔骨。它们约占足部的后1/2、按它们的排列位置可分为近侧列和远侧列。前者包括距骨和根骨。后者包括其他五块跗骨;舟骨、第1~3楔骨和骰骨。距骨最突出并靠向近侧。它与小腿骨相连构成踝关节。距骨下方是根骨。根骨是最大的一块跗骨,形成足跟。舟骨位于距骨前方靠内侧。骰骨位于根骨前方靠外侧。第一至第三楔骨由内往外排列,顺次逐渐减小,位于舟骨的前方和骰骨的内侧。 跖骨和趾骨构成足的前半部。跖骨有五块。有内侧开始计数。第一跖骨最短最粗。其余四块跖骨则长而细。至近端膨大,呈楔状,称为底。中间是体。远端为头。它们都是下凹上凸。第五跖骨底张开形成粗隆,向外方突出,是足外侧的一个明显标志。 趾骨十四块,与手的情况类似。足拇趾两节。其余四趾为三节。从近端开始计数,称为第一至第三趾骨,也有人称为近节、中节和远节趾骨。每节趾骨由近端到远端都分底、体和滑车三部分。近节趾骨窄细,下凸下凹。远节趾骨比较短小而扁平。第五指的第二、三节趾骨常愈合为一骨(3-11、 3-12、 3-13、 3-14) 人的足底不是全部接触地面。跗骨和跖骨借韧带、关节连接而成足弓,使足成为凸起向上的穹隆。足弓是人类特有的结构,是人体采取直立姿势的产物。它似一弹簧装置,在站立和行走时有减震、弹拨和缓冲等作用。当足着地时能减少对人体其它部位的震荡,避免或减少对器官的损伤,并能保护足底的血管、神经免受压迫。 在人类的足上有两个纵弓和三个横弓。 内纵弓在足底内侧,自远端至近端由第一跖骨、第一楔骨、舟骨、距骨和根骨五块骨排列而成。距骨是弓骨。根骨是弓的后支柱。其他是弓的前支柱。其距离底面约15-18毫米。外纵弓较低,有第五跖骨、骰骨和根骨组成。弓的前端着地点是第五跖骨头,后端着地点是跟骨结节。骰骨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3-5毫米。 远端的横弓位于跖骨头平面,即由第一---第五跖骨骨头组成。第一和跖骨头为横弓的内、外侧着地点。第二跖骨头离地面最高。此横弓较为软弱。负重时横弓变平,所有跖骨头都贴近地面。 中间的横弓位于楔骨平面,有第一---第三楔骨和骰骨组成。第二楔骨最高,为弓顶。横弓外侧的骰骨着地。此横弓较强,负重时乃能维持弓状。 近端的横弓在舟骨和骰骨平面。骰骨与地面接触,舟骨离地。此横弓弧度最大,舟骨离地面最高。 第五节 足部诊断疾病(P24) 运用足部反射区健康法检查器官或脏腑是否正常,判断是否有异常变化,是一种简单易行法, 诊断涉及到有痛诊断和无痛诊断两种方法。 一、有痛诊断: 有痛诊断“痛者不通,通则不痛”这是中医经络学理论之一。双足是人体全身血液循环下肢通 道的终端回转段,而且远距心脏承受体重的压力。当脏腑、器官有病变时,会长生大量结晶 体,由于地球引力将某脏腑中引于脚底某反射区中沉积,这样造成血流阻滞,当按压到血流不 畅的反射区会感觉到疼痛,这就给检查诊断提供了信息。而反射区的对痛觉的敏感程度强弱, 表明其脏腑病情的轻重。但是,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及对痛觉敏感程度不同,所以在检查中要根 据不同对象调整按压的力度,才能得出比较为正确的诊断。例如脚部表皮层粗厚,对痛感不敏 显,则可施力重些;病情较重、妇女、儿童对痛敏感,施力要轻些;有的反射区位于肌肉层和 骨缝中,施力可重些;对皮肤较嫩处,皮下脂肪较薄而易及到骨骼处,施力可轻些。总之,要 因人而异、因部位而已。掌握适当的力度,就能较正确地诊断疾病。 有痛诊断的顺序是先左足后右足、先足底后内侧、外侧、最后是足背。 在诊断中首先要寻找个体的正确力度。也就是在肾上腺、肾和腹腔神经丛三个反射区的痛感平 均值,作为有痛诊断的平均力度。具体操作是:在按压肾上腺反射区时必须集中注意力,细心 体会,从轻手法逐次加力,摸索到胀痛、舒适的感觉。用类似的手法摸索出肾、腹腔神经丛反 射区的感觉。然后取三个平均粒度作为有痛诊断的平均力度。但是,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很 多患者由于处在新发病、潜在病或久病难确诊的情况下,自己也说不清疼痛感部位、程度。这 对诊断带来不少难度,但是在有痛诊断中通过筛选痛点进行确诊。所以在检查按压的同时,要 运用望闻问切的方法,耐心的逐一询问有无疼痛或不适感,同时要全神贯注患者的反应,注意 面色,血压的变化,不可疏忽大意,不断根据患者反应而调整检查力度,经过综合分析、判断 作出较为正确的诊断。 心脏反射区也是有痛诊断的重要部位。在从肾上腺、肾、腹腔神经丛三个反射区摸索平均力度 的同时,要检查心脏反射区的情况、确定有否病变、才能确定足部总的平均力度。若有心脏病 的人,在其他反射区的力度也要相应减弱。不可施力过重过猛。心脏的有痛诊断有三种手法: ①轻手法;②中手法;③重手法。一定要先轻后重,逐一加重,寻找到最佳力度。 足部有痛感的诊断病史记录,在记录中对异常反射区显示痛的敏感度用“﹢、﹢﹢、﹢﹢﹢、 ﹢﹢﹢﹢”符号表示。(﹢)表示不明显痛感;(﹢﹢)明显痛感;(﹢﹢﹢)很疼痛,还能 忍受;(﹢﹢﹢﹢)剧烈疼痛,在按压时患者会迅速躲缩。在病史记录中无痛或微痛(﹢)均 不作记录。具体记录:反射区名称的右上角记录左脚痛感符号;右下角记录右脚痛感符号。例 如胃痛﹢﹢、﹢﹢﹢则表示左脚痛感明显,右脚痛感到疼痛程度,心反射区只在左脚上,纪录 也只有在右上角(心﹢﹢),肝反射区在右脚上,纪录也只有在右下角(肝﹢﹢)。 经过一定时期的按摩,会出现反射区不敏感了,痛感也消失了,如果病还未痊愈,还需判断个 反射区的情况,可采取双足浸泡在热淡盐水中,(在40ºC±热水中,放一小把盐)浸泡10—15 分钟,经过多次浸泡可恢复痛感反应。 二、无痛诊断: 无痛诊断在操作上要求较高,除具备中西医专业知识外,更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经过长期的临 床实践去的丰富的经验,准确地进行反射区定位,熟悉脏腑不同病患在主要反射区可能出现的 常见和少见的表现,并在操作中细心观察、反复比较,才能做出较为准确诊断。 在具体操作中,主要靠手感和观察足部的气色形态、触摸各反射区的异常变化,关节灵活程 度。 足部的气、色、形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对临床辩证有着独特的意义。 气:主要是观察足部皮肤的光泽程度如何,一般来说皮肤明亮、润泽为“有气”; 晦暗枯槁为”无气”。 “有气”反应人体气血通畅,使脏腑机能旺盛的表现。 “无气”则提示人体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身体素质差。在望气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足部整体 和脏器的反射区“有气”“无气”。如果整个足部发暗无光泽,仿佛笼罩一层黑雾,提示机体 免疫功能低下,会出现全身位反应的疾病。如病毒性感冒、高热、肾炎等等。若某反射区出现 晦暗枯槁,则表示与某反射区相应的脏腑功能失常或有病变。 ”色”:是指通过对足部颜色及其变化的观察,已作出对人体健康及疾病情况的判断。 在中医中,将“色”分辨为五色,即青色为肝,红色为心、白色为肺、黄色为脾、黑 色为肾, 其判断疾病是: ①青色:为厥阴风木之色,肝胆之色。主寒症、风证、痛证、瘀血和惊风。 寒凝则气滞血瘀,经脉拘急收引,故色发青,甚至青紫;经脉瘀阻,不通则痛;血不养筋,肝 风内动则抽搐惊风。 痛证一般色青而脉紧或弦;寒证则脉紧;瘀血一般脉涩。 总之色情主肝病,可能见到两肋下痛到小腹,令人善怒,耳无所闻,善恐,气逆则头痛颊肿等 症。 ②红色:为暑热之色,手少阴经之色。心手厥阴、小肠之色。主热证,赤甚为甚热, 微赤为虚 热。 气血得热则行,热身而血脉充盈,血色上荣,故色赤红。 若满足通红,多为外感发热,或脏腑实热,若局部发红,为对应脏腑有热证。 总之,色赤主心病,可能见到胸中痛,肋下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肋下与腰相引而痛。 ③白色:为燥金之色,手太阴经之色,肺与大肠之色。主寒症、虚症、脱血、夺气。 白为气血不荣之候。阳气虚衰,气血行迟,或耗气失血,气血不充,或寒凝血涩,经脉收缩, 皆可导致足成白色。 颜色淡白而稍显暗淡,一般是虚寒证。若晄白虚浮,或苍白,或晦暗,多为久病阳虚,或气血 俱虚。白而色偏青,多见里寒实证。色白少泽,多为气虚,或气血俱虚。白而淡黄、或白如鸡 皮者,皆为失血、血脱。晄白浅淡,非脱血即心不主血。 总之,白乃肺与大肠病之色,可见咳喘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痛。虚则少气 不能投息,耳聋嗌干,肠中切痛,当脐而痛,不能久之立等症。 ④黄色:为湿土之色,脾胃之色。主虚症、湿症。 黄色乃为脾虚湿蕴之象征。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气血不充,故皮肤发黄。 一身俱黄,属“黄疸”,黄而明亮,属“阳黄;”黄而晦暗,属“阴黄”。 黄而枯燥不暗为热伤津液;黄而肌肉消瘦,多是胃病虚热。黄而色淡,多是胃病虚寒。黄而兼 白,脾胃虚寒。黄而兼青,多脾虚泄泻。黄白无泽,多脾虚气虚。黄色淡,枯槁无光,称 为“萎黄”,多是脾胃气虚,气血不足。 总之,黄色主脾胃病,可见身重,肌肉萎缩,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餮泄。食不化,腹瞋 胀,胃脘当心而痛,饮食不下等。 ⑤黑色:为寒水之色,足少阴之色,肾与膀胱之色,主肾虚,寒症、痛症,水饮和瘀血。 黑色为阴寒水盛之色。由于肾阳虚衰,水饮不化,阴寒内盛,血失温养,经脉拘急,气血不 畅,故色黧黑。 色惨然青黑,多为中寒。若惨黑带紫色者,多为时疫邪盛;黑如烟煤者;多为中恶腹痛。 总之,黑色为肾与膀胱之病,可见腹大,胫肿,喘咳,身重,盗汗、恶风、虚则胸中痛,大腹 小腹痛,清厥,意不乐;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为胀,小腹扁肿而痛。 据足部诊断经验,依据中医理论归纳如下:(p28) ①青色:表示痛症,血液循环差。 在某反射区上出现青色,表示该处有痛症或是血液循环差。青紫色大多是血液循环差。蓝或绿色多是肠道功能障碍。 ②红色:红浓淡的不同,可代表不同的病症。 浅红:一般是指低热。 深红:表示该处有较重的病症,一般是炎症。 鲜红:表示相应脏器有出血点,但要排除朱砂痣。 暗红:多呈条状,一般表示外伤或刀口愈合期。 棕红色:表示病愈不久,或手术后刀口已封口。 绛红色:提示心火旺盛。(p28) ③白色:表示炎症、贫血、失血。 局部有白点:表示慢性炎症;偏红是急性或急性发作,偏黄则病程更长。红白相间的一般是较重的炎症,可能是有发热,血压升高的情况。区域有白点,如头部反射区有,就代表头痛、腰反射区代表腰痛。若整个足部呈白或偏黄,一般是失血、贫血症。 ④黄色:主黄疸病、慢性病、免疫力功能低下。 足部俱呈黄色一般是黄疸病,某反射区有黄色,说明该区部位有慢性病。 ⑤黑色:多见于危、重症、或色素沉着。 黑色点:多表示相应部位有危症、重症、若枯槁无泽,则更要引起重视。 个别老年人的老年斑或色素沉着,也表示相应脏腑功能较差。 形态是指足部反射区在皮肤上显露的视觉形态与状态。主要八种:凸、 凹、 浮、 沉、 微、 甚、 散、 抟。 1.凸:在足部某反射区上,皮肤呈略硬或硬形态较周围皮肤凸起。表示相对脏腑器官有病变。由于高于周围皮肤,故经常受摩擦,形成“老茧”。若是白色凸起是较重的炎症或良性占位性病变。黄色凸起是慢性疾病,或是疾病的遗留痕迹。若是青紫色凸起点,且边缘不清,有恶性病变的可能,要立即采取西医检查手段检查。 2.凹:某反射区上皮肤较周围皮肤低凹。一般表示相应脏腑萎缩,或相应部位脏腑器官做手术摘除。 3.浮:某反射区气泡状物显于皮肤之下,比较浅,称为浮。表示病变部位表浅,病程短,病危浅、病情轻,预后良好。 4.沉:表示气泡状物显现于皮肤之内。位置较深,表示病变部位较深。表明病程长、病位深、病情重、予后稍差。 5.微:是指某反射区气色斑点颜色较浅淡的一种征象。说明人体对应部位正气虚,所为虚症,有阴、阳、气、血虚损的区分。 6.甚:是指某反射区气色斑点颜色较深浓的一种征象。说明邪气过盛,所谓实证。临床表现很复杂,如发热,胸闷、便秘、小便黄、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 7.散:是指某反射区气的气色团中,其色点距离较远,比较疏散的一种征象。说明病情轻。病向愈。 8.抟:是指某反射区气色团中,其色点密集的一种征象。说明病情逐渐加深,无缓解的趋势。 凸、 凹、 浮、 沉、 微、 甚、 散、 抟是八种主要形态。这八种形态是主要形态。这八种形态是相互可以变化的。观察这些形态的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如气色有浮转沉,说明病情在发展,有散转抟,则病情在加剧,反之则好转。系统地观察这八种形态,可以了解疾病的病情轻重,病位深浅,予后良差等。 气、色、形态是一个完整的观察过程,是以色为中心的,气是指的“色之气”,形态也是“色的形态”。三者有着综合观察过程,若经过长期实践,不断总结,就可以对疾病做出一个较为完整的诊断,则可达“望而知之”的境界。 在无痛诊断中,要注意各反射区有否小丘疹,小硬块、颗粒、气泡物,这些都是病理沉积物,被称为阳性反应物。阳性反应物分为四种异常现象---气泡物、颗粒、条索状物、块状物。(p30)
2.颗粒:有代谢产物中的酸类或结晶物质沉积在局部所致。手感与气体不一样,气体是时有时无,轻压可感觉到,重压则无。颗粒是有实物感,越重越明显。与有颗粒,表示相应器官有炎症、钙化或结石等变化,多为器质性变化。 3.条索状物:手感喂不规整的长条物质。轻重压都可感觉到,多表示相应的器官有陈旧性变化,或表示相应部位曾经做过手术或有外伤。 4.块状物:块状大小不一,软硬不一。块状程度大的如蚕豆,小的比黄豆还小;软硬程度软的如新鲜的纯鱼肉样,硬的如鲨鱼的软骨样。根据不同的反射区,有的属于功能性变化,如在肛门直肠反射区的块状物。如果是占位性则为器质性变化。 四种手感在某种反射区有时单独存在,也有时有两种存在。在检查时所遇到的异常感觉,分别以(1)(2)(3)(4)来表示。“1”表示气感,“2”表示颗粒,“3”表示条索状物“4”表示块状物。左脚四种手感编号写在反射区的右上角,右脚的四种手感编号写在右下角。(p30) 摘自《足部反射区按摩法---丁元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