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杰丨对疾病的“认同感”

 沁一心理成长 2019-07-07
学习不是模仿,而是超越

林杰: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不要拘泥于自己会不会,其实大家都会的。我说了那么多,你们都频频点头,这说明你原来就有,只不过我引起了你的共鸣。

一个人的技术与其说是教给他的,不如说是触动了他的某一个灵感,激发了他某一种技能,把他原来就有的东西表达出来。所以要以师应心,这是榜样的力量。你每一次学习的时候都要想到:老师为什么能够做这样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能做?你只要一明白这个道理,马上你就会了。我们有个词叫见贤思齐,就是说你看到一个人比你高明,你就很想马上成为他那样。

也有人会说,他的修为很高,我无法成为他。其实不是,当你看到一个比你高明的思想,比你高明的方法的时候你与之同步就是了。如果你告诉我一个正确的观点,我马上接受了,那你的观点就是我的观点。如果一个方法,你在做的时候,我充分感受到了,那你的方法就是我的方法。所以当你放下这一层隔膜的时候,你就可以和我们一样。这就是以师应心,这样子学起来,你马上就可以成为他。而不是说去模仿,模仿是没有意义的,你一辈子都无法成为他,但是你可以超越这个状态。

没有病是被“治”好的

林杰:痰、湿、淤,这些是不是气血?这是个很重要的概念。能够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叫做气血,也就是营养。当营养进入身体后,不能被吸收和利用,它就会变成垃圾和负担,也就是痰、湿、淤。而我们一定要清楚痰、湿、淤也是气血。气血是构成人体的主要基础,也是提供我们人体营养的主要基础,身体内部充盈的无非是气血。气血在被有效利用的时候,叫做精华,没有办法被利用的时候,就叫痰、湿、淤。这很重要,因为,你一旦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拘泥于我要怎样去祛痰、湿、淤。

我们治疗疾病,不外乎二个,一个是开源,一个叫节流。一个人,他气血够不够用就是收支之间平不平衡。当你知道,他的收支是否平衡的时候,这个病就好治了。可能一个病很难治,但你可以调节它的收支平衡,按需分配。所有的病,只有二种:一种就是不够,一种是堆积。你如果知道这个道理之后,就懂得如何调节病人的收支平衡,并且有效去分配,这就够了。

同学:那虚实夹杂的情况该怎么分?

林杰:其实,所有症状都不是孤立的,所以也不存在虚实夹杂。你把他的开源节流和有效分配做完,就好了。没有单纯的虚,也没有单纯的实。虚了以后没有动力去运东西,那东西肯定堆在路上,堆在路上以后,更加阻碍了运输,这不是一个恶性循环吗?

我们只是为了说起来方便,而真正的情况,很多都是虚实夹杂。所以,你只要去注意这两点就可以了。一个是动力的问题,一个是通路的问题。我在带学生的时候,一般只给他这四个字,让他自己去想。这个病,有没有动力?有没有通路?他如果想明白了,那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没有想明白的时候,大家再一起讨论,最后都会有方法。

我给大家讲的,是一个捷径。在此基础上,大家不断地训练,就慢慢地会了。这么多年,因为大家约定俗成,叫治病,所以,我也叫它治病。但是我一直对大家说:没有病是被“治”好的,有的只是你调节了病人的体质,让他的通路、动力改变了。那所有的症状,就消失了。我们并不是在治病。所有的病,都是你对它的认同感。

疾病存在的条件

林杰:古人创造了两个字,一个叫,一个叫,是指外来的伤害。因为外力让我们损伤,叫。因为自己的认同感,感觉自己被伤害,叫

疾,它里面是一个矢。矢,是古代的投掷器物的弓箭。疾,也代表一种快速的意思。如果说我在这里放一支笔,你不会感觉它是危险的。如果我拿起笔,对着你,要扔的时候,你就感觉有危险了,因为它有了速度。一个石头放在地上,你肯定不怕。石头拿在我手上,你才怕。所以,快速的、外来的冲击,造成的损伤,叫疾。再看看病字,里面有一个内部的内。像不像一个人,掉到一个井里面,上面还被盖了个盖子?他出不去,他内心是恐惧和痛苦的。丙这个字,在中医里面,叫丙火。丙火就是心,所以它也是心的感受。所以病,代表着个人的一种认同感,是主观感觉。而疾是指外界对你的损害,客观存在。如果被外界损伤以后,他内心就形成了认同感,那疾病都存在。所以并不是我们在治病,而是我们改变了它存在的条件。我们只要改变一个病存在的条件,那么它就不存在了。

那存在的条件有什么呢?打个比方,我现在能看见你,是因为你在,我在。有空间,有光线,我们两个视力都没问题。如果缺乏一个条件,比如没有光线,漆黑的夜晚,我就看不见你了。或者,我视力有障碍,那我也看不见你。只要改变一个条件,情况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治病,无非就是增加一个条件,或减少一个条件。并不是说,针对这个病,而是在针对病存在的条件里面去做文章

大家知道,一颗苹果的种子,会长成一个苹果树。这是自然规律。但是,这个种子,从它发芽,到长成一颗树,这里面要需要多少个条件参与?而你只要改变了其中任何一个条件,或者任何一个因素,这个种子,一定不会长成苹果树。如果某个人有癌症基因,那这个基因会不会变成癌症呢?并不知道。如果肿块已经形成,那肿块会不会消失呢?也是未知。但是,我知道,一颗树在那里,你不给它浇水,它慢慢地就枯死了。所以,只要你有思路,就会有方法。不要说我治不治得了它,就是要想方法而已。增加条件,或者减少条件,就是我们的一个思路。

— 未完待续 —

转载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