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雁专访|第二届书法兰亭佳作奖谈——初学要先专后博!

 墨逸軒主人 2019-07-09

书法丨文房丨字帖

99原创专访

翰墨晋风

 本期专访

  张雁老师 

张 雁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河北美院特聘教授

四川省书法家协会正书委员会副秘书长

四川省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青少年文联书法专委会主席

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成都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四川当代油画院书法篆刻院专职书法家

人物专访

1

张老师您好,请问您平时的日课,是一种怎样的练习方式呢?

我平时写篆隶书较多,今年尤其是袁安碑,线条是诸多书体的生命线,所以我觉得引篆隶入楷行是我书法修习的不二法门。

2

书法对于您来说,是有着怎样的意义?

书法的学习是书法人的本分,所以书法的意义很大,是我的立命之本。

3

请问张老师,古代书家中,您最喜欢哪位呢?他都给您怎样的艺术滋养?

没有最喜欢,我觉得的二王一脉承传有序,在这里面,汉魏书风是我最钟爱的。它给我营养巨大,滋养着我而不入俗格。

4

在现在这么浮躁的社会,是怎样做到沉下心来潜心书法学习的呢?

因为,书法的学习开始是一种坚持,如果有名师指路,和正确方法会使人找到快乐,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突破点一生探索。

5

阅读能为我们提供精神修养,而书法的临摹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创作素材,平日里,张老师您更钟意于哪些碑帖呢?

《兰亭集序》《袁安碑》《元氏墓志铭》等等,都是我最为关注的。

6

临帖初有心得后,是否就可以创作了呢?我们在临创之间应当注意些什么呢?

在临帖中,熟知古人笔法 字法体系,建立自己的字库依托后可以创作,用创作来检验自己所学,不时的归零,回到临帖中去补课,“检修”自己的缺漏。

7

当代有一个普遍问题,就是临创难以转化。学书必须临帖,要临像它,同时又要发现、重塑自我,这是一对矛盾。很多人往往一不小心就完全被法帖套牢了,或进入不了传统,请问怎么调整这种状态呢?

临帖,分为,对临,背临,和缩放临,快慢临,如果真正入帖了就不太可能和创作脱节,更没有被法帖套住一说,如果有,就是他还没有被帖套牢,没有真正进入古帖的世界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