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悟!管仲终于找到了齐国称霸的钥匙,原来是它

 苍海一文 2019-07-09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齐国的北杏举办了一次诸侯大会。在这个大会上,齐桓公打的是平宋国动乱的旗号来召开的。最后,会议达成了盟约,齐桓公正式被推举为伯主。

但是,这个诸侯大会最大的缺点是郑国、鲁国、卫国三个中原地区的传统大国没有来参加。这样一来,齐桓公和管仲就摸不着这三个大国对齐国称霸是什么态度,因此,齐国的霸业就处在一个迷茫期了。

北杏之盟

后来,齐桓公觉得齐国不能打出霸主的威风,就直接把旁边的小国遂国给灭掉了。但是虽然灭掉了遂国,可是,在当时的诸侯国上却没有太大的反应,不要说掌声响起了,连喝倒彩声都没有。奇怪了,怎么回事呢?管仲苦思冥想着原因。

鉴于这种情况,齐桓公就跟管仲说,要不我们打个大国吧,看看效果如何,干脆就打鲁国吧。

结果在攻打鲁国的过程中,由于鲁国有大臣曹刿的出谋划策,用一招以身犯险,险中求胜的招数制服了齐桓公(类似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情节),让齐桓公不得不同意将以前抢走的鲁国土地还给鲁国,这就是有名的柯邑之盟。

柯邑之盟

管仲在这次鲁国的威胁中,发现这是一次将危机转化为让齐国取信于诸侯的机遇,他让齐桓公如约地将鲁国的土地还给鲁国,一时就博得了众多诸侯国的一致赞扬,包括威胁齐桓公的鲁国,也对齐桓公的信义推崇备至。

从这一次事件,让管仲灵光一闪,似乎看到了齐国争霸的曙光。

正当管仲为齐国的霸业谋取新发展的时候,机会来了。北杏之盟的重要参与国宋国撕毁协议,宣布不再奉齐桓公为伯主。

鉴于北杏之盟是齐桓公召开的第一次诸侯会议,大会盟约的落实是为齐国霸业打下基调的。如果一开始就有参与国背盟不纠的话,以后大家可能都不会把齐桓公当一回事了,这样齐国的霸业就会难上加难。

于是,齐桓公和管仲决定这个宋国必须打。

进攻宋国

公元前680年,齐国、陈国、曹国三国大军联合进攻宋国。

但遗憾的是这一次的联合军事行动只是大夫级的行动,各国的国君并没有参加,感觉有点雷声大雨声小了,比起当年齐桓公老爸齐僖公组织鲁国、郑国三国进攻宋国级别要差很多,齐桓公有点失望了。

这时候管仲悄悄地跟齐桓公说:国君,不要着急,好戏在后头。

就在进攻宋国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只对于中原战场来说十分陌生的军队,他们是谁呢?

一打听,原来是周王室派卿士单伯率领天子之军来参加到攻打宋国的阵营里,而这些大军是管仲请来的。

天子之军

这是什么情况?羸弱的周王室怎么会派军队来参加攻打宋国呢?齐桓公奇怪管仲为什么会这么做?

管仲是什么人啊!他可是齐国霸业的掌舵人,通过北杏诸侯大会和柯邑之盟,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并赋予实践之中。

当时周朝的周王是周僖王,自从平王东迁以来,周王室的声望,可是越一年不如一年了,据史书记载,周王室经常拉下脸皮跟诸侯国要钱要物的。

三年前齐桓公娶了周王室的公主,加上之前齐桓公老爸齐僖公也经常主动朝见天子,本来关系就不错了,就这样齐桓公和周王室的关系更密切了。于是,管仲就请周王室来参战。

能被人邀请参战,证明还有人记得周王室,这可是好事啊,周僖王高兴的不得了,马上派大夫率军参战,绝不放过这次展示天子风采的机会。

天子之军

虽然这次周王室参战的人数不是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有王室的参与,因为他有独特的力量,那就是王旗~天子威仪。

当知礼的宋国国君宋桓公知道周王室派兵来攻打宋国的时候,就知道自己遇到了最大的抵抗阻碍,因为天子威仪,谁也不可触犯。

宋桓公放弃了继续抵抗,齐国联军取得全胜。

最后重点来了:同年冬天,在卫国的鄄地,齐桓公再一次就宋国的事情召开了一次诸侯会盟。

这次会盟,齐桓公在管仲的建议下转变了策略。齐桓公首先赞扬了天子不辞劳苦,派兵平定宋国动乱,居功甚伟,宋国的事情能够圆满解决,完全是天子之功,普天之下天子最伟大。

这次会盟是天子的诸侯大会,不是齐桓公的伯主之会,齐桓公只是承当了周王室的会务工作。

齐桓公与管仲

管仲的高明之处就是将功劳全部归之于周王室,所以,这一次取得国际影响效果比北杏之盟不知好了多少倍。

这一次,管仲通过借用周天子的力量,轻松摆平了宋国,以致他终于找到了齐国称霸的的钥匙:要称霸,必须奉王令,也就是要“尊王”

管仲的做法给了我们一些在职场上的启迪。具体要怎么做,就要看个人的实际情况和领悟了。

参考资料:

《管子》

《史记·齐太公世家》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苍海一文》,请多多指教。(声明: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

版权注明:本文系作者“苍海一文”原创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