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口收缩地区的规划路径

 秦淮明月河畔升 2019-07-10

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加入“产业地产交流群”,了解每日最新产城资讯、获取干货报告、与行业同仁交流学习。

来源 | 城市规划

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正在经历减速过程。近年来,我国新出生人口出现减少,有分析认为,由于生育观念改变和育龄人口较大幅度减少,未来我国人口数量增长将减缓,人口数量减少甚至也可能提前到来。同时,近年我国东中西部人口流动形势发生变化,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流动人口质量提升的速度在加快,其中一些地区新增人口数量正在减少,而中西部地区随着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等,人口流出为主的形势也正在改变。于是,在人口数量减少、质量提升的背景下,“收缩规划”便有可能在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出现。

文章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合庆镇为实证对象,希望揭示我国特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出现的人口收缩现象及其成因和发展机制。合庆镇为典型的收缩型城镇,本地户籍人口(特别是年轻一代)大部分已经转移至上海中心城居住,过去质量不高的就地工业化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外来人口占常驻人口约六成。从2010年开始,随着低端产业的关停及外迁,外来人口开始逐步减少。随着未来对城市开发边界外零散低效工业用地的进一步整治,这种人口减少趋势仍将持续。同时,合庆镇还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这进一步使得传统的增长型规划路径难以为继。

论文探索了“收缩型规划”研究和编制的特征和要点,即通过 “两个减量”(发展规模减量化、环境影响减量化)、“两个提升”(效率提升、品质提升)引领镇区整体转型;以“收缩情景下的精明发展”为规划愿景,对镇村体系进行精明重构,对产业区进行瘦身转型,进一步锚固生态空间和生态屏障,并对镇域国土空间布局进行相应调整,使其顺应收缩情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保持良性增长,从而提升城镇开发效率和发展品质。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两个减量”的规划理念。首先是人口规模的减量,2014年合庆镇常住人口规模为12.68万,城镇人口规模为10.71万;考虑到本地人口向镇区及上海中心城区的迁移以及外来人口的回流和减少,规划确定2020年常住人口和城镇人口分别为10.68万和9.1万,2030年常住人口和城镇人口分别为8.0万和7.5万。其次是环境影响减量,通过环境综合整治和郊野公园建设打造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通过城市更新(老镇区、产业区)、公共服务与公共空间提升打造城镇化模式转型示范区。

(2)“集聚发展、特色引导”的村庄布点思路。考虑到本地农民较强的城镇化意愿,以及遵循节约集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和乡土文化特色的原则,23个行政村的农民进镇区居住;5个行政村保留整治(含1个特色村)。城市开发边界内规划人口7.5万,外围农村大幅减少至0.5万人,整体实现城镇化率93.75%。保留村注重保护、延续原有的乡土风情、风貌、文化,适当修复,持续更新。

(3)用地规模与城市开发边界的“瘦身”。结合合庆镇空间布局、未来发展需求,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城市开发边界范围内为城镇工矿用地区,面积为1926公顷。在开发边界外拆除建设用地腾挪指标中,302公顷指标用于满足城市开发边界内新增建设需求,87公顷指标用于城市开发边界外新增建设需求,剩余指标由浦东新区统筹使用。

(4)生态红线划定与线内建设用地减量。规划将城市开发边界外区域全部划定为二级生态红线保护区,面积共计2357公顷,主要包括永久基本农田、市级生态间隔带、市级近郊绿环、滩涂。二级生态红线保护区内应逐步实现工业用地减量、零星农村宅基地搬迁,其他建设用地相应进行减量,至规划期末实现减量化959公顷。新增建设用地项目应为资源消耗低、环境影响小的用途,并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和用地功能,避免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以上为文章中收缩型规划内容的主要创新之处。可以看出,在规划人口控制目标、建设用地配置、产业安排和生态用地布局等方面,收缩型规划不同于增长型规划,前者更着重于人口变化趋势的客观判断、用地的高效集约使用和生态空间的保障。

《从被动衰退到精明收缩——论特大城市郊区小城镇的“收缩型规划”转型趋势及路径》一文选题前沿,结构清晰,分析深入,对于探索新发展时期规划的新类型具有显著的启发意义。目前探讨农村精明收缩话题的理论学术讨论已经展开,由于发展理念和体制改革滞后等原因,各地应对城乡收缩新情景的规划研究较为缺乏,而聚焦收缩的实际规划案例则更加少,文章不仅分析了国外收缩型规划类型特征,也呈现了上海郊区“收缩型规划”的技术要点,建议广大规划从业者关注这篇文章。

 图1  1950—2007年匹兹堡和扬斯敦的人口收缩情况

Fig.1 The population shrinkage in Pittsburgh and Youngstown (1950—2007)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